1. 首頁
  2. 教師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1

閱讀是學生重要的語言實踐活動,只有加強閱讀實踐,才能真正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積累和說寫表達,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

小學閱讀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

我認為自己在這節課中較為成功的是:

1、注重閱讀感悟。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讀”貫穿始終。

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等,做到了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說”。

既培養了朗讀的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2、引導學生拓展想像。

寓言故事留有豐富的想像空間,教學課文時,我指導學生想象種田人當時的心理活動、表情、動作、語言。教學課文結尾時,引導學生想象禾苗會對種田人說些什麼?作為一個懂得科學知識的小學生,你會對種田人說些什麼?在學生奇妙的想像中賦予故事新結尾,揭示故事所反映的道理。

不足之處:

上完課之後,聽了劉教授的話,很多我原本沒有意識到的錯誤讓我嚇了一大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劉教授說我沒有關注所有學生,應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進步。說實話這點可能使大多數老師在上公開課時的通病,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專門找優秀的學生回答問題,那些差生不管不問,只要教學過程順暢、好看就行了。今天我明白了:不管什麼課,我們都是在為學生講,而不是其他人。今後講課時,一些容易理解的問題要留給差生,不能把課堂變成好學生表現的專場。

其次,在出示朗讀的方法時,順序不太合理,課文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讀通,特別是文言文,暴露出自己對文言文的教材沒有研究透,暴露出自己的備課有些飄,這一點是今後教學文言文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本節課教學還有其它一些不足之處:設計不夠新穎,部分學生的朗讀不夠入情入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強化浮於表面,本來應有練習背誦這一環節,但由於時間限制,沒能如期完成。今後要努力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使課堂教學亮點頻現,精彩紛呈。

教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在教育這條路上我才剛剛起步,就好象是蹣跚學路的小馬,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需要進行的磨練還有很多很多,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夠有所成長。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2

《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它展現了一個急於求成而揠苗助長的可笑而滑稽的農夫形象,讓學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過急,違反規律的道理。

本課教學中,利用重點詞句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夫那可笑而又發人深思的形象,如抓“巴望、天天、好像”等品味農夫的“急”,抓“好像”在不同句中的作用體會語言文字的妙用,抓“一棵一棵、一直”體會農夫的“傻”。

同時我十分注重對學生思維的發散訓練,因為寓言故事留有豐富的想像空間,教學課文時,指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地方想象,如:教學課文結尾時,引導學生想象兒子看到禾苗枯死會對爸爸說些什麼?農夫會說些什麼?你會對種田人說寫什麼?在學生在想像中發表自己對寓言故事的領悟、見解,說出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3

學校雙高課比賽中,我選擇了揠苗助長這個教學內容,同一年級的老師好心提醒我:

這篇課文是一篇老課文,有好多老師都上得比較精彩。

我想也許這樣挑戰的對我來說是一種進步。

於是我還是選擇了這一課,上完之後,有老師跟我說:

“你在低段的教學中已經有所進步。”

我覺得這就是對我的最大得肯定。

我也深深懂得反思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進步。以下是我本節課中幾個自我感覺成敗的地方。

教學中,我從朗讀入手,讓學生透過朗讀來體會寓意。

在朗讀方我採用了,多種朗讀方式,如男女生分讀、小組、同桌等多種形式,學生透過朗讀,都能很好的領會到寓意,另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和動作演示去體會種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長高的那種急切的心情。

如:

理解他在天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我讓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加上動作。

學生的表演非常到位,正是因為學生能夠體會到那個人的焦急機,所以才能演得如此到位。另外,來理解“一天,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急忙跑道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高裡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體會筋疲力盡時,我讓學生拔一拔那些禾苗。

學生在拔禾苗的同時,師引了這樣一段話:“火辣辣的太陽底下,那個人正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地瓦工內高裡拔,一分鐘、兩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直從中午拔到了晚上。終於拔好了。此時我忙問:“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麼感覺。”有的說累,有的說手痠,還有的說腰痠背疼。這就是課文中說的筋疲力盡。這樣的角色體驗讓學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盡。

在理解為什麼覺的禾苗一點也沒長高時。我覺得不夠到位。有學生說禾苗長得慢,還有學生說那個人心理急。此時我直接就讓學生透過朗讀來表現急。如果當時我接著學生的話題說下去。是呀,正因為禾苗長的慢,那個人性急,所以覺的禾苗沒長高,禾苗沒長高心理就更急了。此時再讓學生來朗讀。這樣學生的體會就更到位了。

整節課的自我感覺還可以,我想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進步。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4

《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明確本則寓言的寓意成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寓言具有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它透過一個內容簡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奧的道理。因此,課堂上如何結合“寓言”的特點,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課文並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課文透過古時候一個種田人想讓他的禾苗長得快一些,就想出了一個蠢辦法——把禾苗往高處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告訴我們凡事都不能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成壞事的道理。對於三年級的同學來說,讀懂這個故事的意思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要弄懂寓意就有點困難了。所以,在教學時,採用了以下幾步做法:

一、教學《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首先,我從《揠苗助長》的課題著手,引導學生質疑:

揠苗是什麼意思?揠苗能助長嗎?那為什麼還要揠苗呢?帶著這些問題,我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來幫助學生有條理地理解文章內容。

二、為了弄懂寓意,在講完課文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過類似於急於求成而辦壞事的情況嗎?”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已的見解,道出了自己身上發生的有趣的事。

三,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老師再引導:

“如果你就是種田人的親人或朋友,你會對他說一什麼?”學生會根據事物的生長過程去分析說:“禾苗也需要拔草、除蟲、施肥才能生長,不能違背了事物生長的規律,急於求成,反成壞事。”同時也設計了例如:“請同學發揮想象力,如果你是小苗,你被這個人拔起時,你會怎樣說呢?”續編故事環節,又使學生實現了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透過續說故事,明白禾苗的.生長過程,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當然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一、詞語的理解不夠到位,沒有深入細緻的讓學生理解分析。可以採用逐字理解或表演說話等方法讓學生明白透徹。

二、綜觀全堂課,教學設計不夠新穎,能吸引學生的成分比較少,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絡,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5

培養學生獨立創造、主動求索的精神,這是閱讀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的重要一環,這在《揠苗助長》的教學中有較為明顯的體現。

首先是引導大膽猜測。猜測是由已知推測未知,用已知解決未知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對課文中的詞語解決,教者較好地運用了“猜想”的方法,要學生聯絡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藉助知識基礎,能夠自己猜出意思的就不要查字典,對猜測不放心的可以查字典進行驗證補充,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培養學生獨立求索的精神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其次是引導創造形象。為使學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課文情境,教者:

一是引導展開豐富想象,還原具體形象,透過“從課文內容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引導將課文的語言文字還原成具體形象,諸如:盼苗生長的形象、幫苗生長的形象、洋洋得意的形象、禾苗枯黃的形象。

二是展開豐富想象,創造新的形象。教者還注意隨機引導,促進學生拓展開去,創造新的形象,諸如:兒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這就能讓學生在形象的想象創造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強對課文蘊涵的感悟和挖掘。

再則是引導介入評價。小學生對蘊含於課文情境中的深刻蘊含往往難以理解,就事論事地引導理解,學生則難以接受。為此,教者引導學生一會兒充當拔苗人,一會兒充當旁觀者,進入情境,介入其中,談看法,提建議,說感受。這樣,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生活籌備和知識積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求索,以淺化知識難點,活化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課文蘊涵的領悟同時,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