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語文教材的把握與運用參考
小學語文教材的把握與運用
——還是從評價談起
武山縣教育體育局教研室顧建平
“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測、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多種功能”(《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評價中主要側重於體現語文評價的“檢測、診斷、反饋”的功能。
教育教學的管理層面則主要利用或體現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而我認為評價中的最有用、最有意義的“激勵”功能被人們、特別是教育教學一線的我們語文教學者所忽視或者被遺棄,從而導致了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許多矛盾越來越突出。比如說:兩級分化的矛盾;評價結果不被評價者注意或接受的矛盾;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培養與知識、能力的形成之間的`矛盾等。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評價什麼?怎樣評價?就成了我們共同關注、共同探討的問題。下面久結合《課標》、《教材》和我從教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大家一起探討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的過程性評價、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
《課標》把語文教學分為:
1、識字與寫字;
2、閱讀
3、寫話(習作);
4、口語交際;
5、綜合性學習。
五個方面來研究。但是,透過整整四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漢語拼音教學的問題、矛盾、呼聲在我們身邊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因此,下面我將從1、漢語拼音;2識字與寫字;3、閱讀;4、寫話(習作);5、口語交際;6、綜合性學習六個方面談一些關於語文教學的看法,試圖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