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的論文“教材體”變身記

小學語文教材的論文“教材體”變身記

不少教師對當前各種版本的教材頗有看法。我們不否認現行教材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於問題需要我們多站到兒童的立場上來進行改進,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言:“我們教學是這樣的事情,選文,然後經過教材編撰者和我們老師的闡釋,可能得出的是不同的結論。因為老師是要做一個教學內容的抽取。所以教材的編撰,選文是一個載體,一個基礎,最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個教學內容,你教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我想,我們一線的教師除了對教材進行批判與思考外,能否儘自己所能,與編者展開對話,真正“用教材教”呢?我就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之旅中大膽進行了一系列嘗試,試圖讓“教材體”鮮活起來。

●補充式閱讀

目前語文教材中的許多選文因為受到種種限制,不得不進行改編、刪減等處理,可是一些名家名篇被改編後引起了眾多爭議。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是個引子,你可以以它為載體,引進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在進行這類文章的教學時,可以從讀者和教者的角度與編者展開對話。一是看看編者究竟改變了什麼;二要想想他為什麼這樣改;三可以試試,如果把原文與課文對比著教是否可以帶給學生、帶給課堂更多的精彩。

例如,筆者在執教《三打白骨精》時就仔細地將課文與原文進行比較,並在教學中引入了三段原文中的描寫。

片段一:峰巖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犯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對環境的描寫)

片段二: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對白骨精外貌的描寫)

兩段文字音韻和諧,用詞考究,讀來朗朗上口。課堂上,先讓學生反覆朗讀,再體會作者為什麼要花大量的筆墨來這樣寫。前者可以體會環境描寫對推動情節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俗話說“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此處的描寫正是為下文“白骨精”的出現埋下伏筆。後者則讓學生感到白骨精“詭計多端”,就是想依靠美麗的外表來迷惑唐僧師徒,降低他們的警惕,以達到險惡的目的。這樣的外表又與她的內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孩子們學得饒有興味,對課文的理解越發深入。

片段三:你看他忍氣別了師父,縱筋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範文網 )獨自個悽悽慘慘,忽聞得水聲聒耳。大聖在那半空裡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對孫悟空離去時情景的描寫)

“三”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這個故事中寫了孫悟空“三打”,又寫了唐僧的“三責”,課文改寫後,刪除了第三“責”,補充片段三能夠讓故事完整,有助於研究“三”這樣一個文化現象——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宋江三打祝家莊,劉備三請諸葛亮……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對孫悟空有了一個更立體的瞭解,深入感受其對師傅的忠心耿耿。

閱讀《西遊記》是本冊教材中的一個讀書建議,不少孩子未必會主動去讀原版的《西遊記》。《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完全可以作為“導火索”,點燃孩子們閱讀整本名著的興趣。編者考慮到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將文章簡化了許多,教學中以小片段的方式適度引進原文,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原文語言的精彩,激發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這也許就是編者的期待。

●對比式閱讀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受到批判,尤其是一些現代詩(兒童詩)。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老師,你好!》,眾多批評者認為它缺少兒童的情趣,語言空洞,沒有詩的美感和意境。我在教學這首詩時,就充分利用教材,補充了任溶溶的兒童詩《爸爸的老師》。我讓孩子們將兩首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麼”。任溶溶先生的這首詩帶有兒童的心理、兒童的生活、兒童的情趣,顯得真實自然,的確贏得了不少孩子的喜愛,但在比較中孩子也發現了課文的精彩之處。

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秦兵馬俑》,我將其與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中的片段對照閱讀:

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計程車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後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

孩子們盡情地比較著,談論著,立足文章提供的語言材料完成著屬於自己的語言和思想建構。

即使是在教學六年級上冊單元練習中的《大風歌》時,我也設計了一個探究性的作業,要求孩子們將《大風歌》與《垓下歌》進行對比研究,從創作背景、人物情感等多角度進行探究比較,完成書面報告。孩子們的作業讓我感到驚喜。

這種對比,不是非要孩子就文字比出一個高下,而是推動孩子去經歷,去享受這樣的過程,孩子可以接觸到不同風格的文字,在比較中提升閱讀能力,賞析能力。

●引導式閱讀

著名閱讀推廣人徐冬梅這樣說道:“我給蘇教版教材選篇的時候,沒有直接選《魯濱孫漂流記》,我給他們推薦的是楊紅櫻的《男生日記》中的那篇。這樣可以給他們一個引子,讓他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可以讀。我們可以指出這樣一條路子,而不是直接給他這個文字,把所有的壓在孩子身上。我認為給孩子的應該是一顆種子,而不是一棵大樹。”是啊,教材裡雖然沒有完整地呈現《魯濱孫漂流記》,但是卻用一種導讀的方式為孩子們進一步閱讀打開了一扇窗,就看我們老師有沒有理解編者的意圖,透過此文的學習去激發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了。

蘇教版教材中四大名著都有涉及,《三顧茅廬》(《三國演義》)、《林沖棒打洪教頭》(《水滸傳》)、《三打白骨精》(《西遊記》),以及六年級下冊練習中有一段對“笑”的場面的描寫是來自《紅樓夢》。看,編者竭盡所能將經典安排進來,我們怎麼來充分利用呢?

說說我怎樣引導孩子閱讀《水滸傳》的吧。

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時,我就有意識地“煽風點火”,之後,我又組織了一個閱讀研究活動——以孩子喜聞樂見的人物綽號為抓手。《水滸傳》中有108個好漢,他們都有自己獨有的綽號,你能將綽號與人物對號入座嗎?這些綽號是如何來的呢?試著製作主要人物卡片。孩子們想要研究綽號的來龍去脈,首先要閱讀《水滸傳》,然後去發現、比較、記憶。在研究中,孩子們不僅記住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居然還發現在小說中,人名多與人物的性格、命運相關聯這一特點。閱讀、研究深入的孩子甚至發現《水滸傳》中人名與性格所呈現的負相關。“智多星”卻是“吳用”,諧音“無用”,林沖,名“衝”,卻是性格隱忍、逆來順受的人物。他們也就越發讀得興味盎然了。

可見,我們在對待“教材體”時,如果目光放得更遠一些,透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注入一些閱讀的動力,使其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後的生活中去,可能對課堂教學更有益處。

雖然,孩子的語文學習絕不能僅限於課堂這個領域,我們需要到更廣闊的時空裡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材料。語文課堂上40分鐘,遠遠不能解決一個人語文能力發展的問題。但是這40分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一個激發,一個引導,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基礎,所以思考和踐行“怎樣用好教材”應是我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