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臺評課稿
王老師執教的《我的舞臺》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讓我有幸見識了真實、平實、高效而又充滿濃濃語文味的閱讀教學;看到了有效練習成就了有效課堂;找到了如何改進“有效課堂作業和練習”的一個優秀範本。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最佳化課堂作業與練習同樣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
王老師的課看似無招,實則環環是高招,因為精心預設,才顯得那麼的信手捏來。正如賴正清老先生所評:“層層剝筍聚一點,學生忙碌教師閒。”面對課堂中這般輕鬆、大氣,甚至有些“閒”的王彧釗老師,除了豔羨,自然也充滿了探究的慾望,也試圖來個“層層剝筍”,去發現藏於王老師精彩課堂背後的,那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先進的教學理念。
發現一:精選精練,有重點
閱讀教學中的每篇課文可圈可點之處很多,語言現象也往往不止一種,但課堂只有四十分鐘,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提高效率,且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唯有教師在文字解讀、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知識點)的刪選、聚焦,才能使課堂練習有效、高效。
這樣的教學理念,首先在王彧釗老師的教學設計中就有很好體現,他在“設計說明”中寫到:“《我的舞臺》,作者以樂觀的人生態度,輕鬆的筆調描寫了小時候在不同“舞臺”上的成長經歷。這是文字的一大特點。抓住這一語言現象,透過速讀、填表、寫批註等有效的課堂練習,引領學生去發現,欣賞,學習課文的語言,並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展現學習過程。”
其次,在課堂實踐中王老師更是將他的理念進行了很好地詮釋。
第一次練習重在梳理文字,學習概括。利用表格幫助學生提取課文的主幹,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第二次練習重在欣賞語言,教師利用表格引領學生品味文字的語言特色,在王老師示範後引領孩子自主賞析文字語言。
第三次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評價能力。在交流點評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修改,提升言語表達的質量,充分體現了練習的過程。整節課的練習設計根據教材的語言特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語言的特點,關注教師的角色定位,學生學得輕鬆、有效。
有心將課堂上,王老師幾次讓學生動筆自學的時間加起來,發現足足有十分鐘之多,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充分訓練。無疑,學生在這節課的收穫當然是顯而易見的。對照自己的課堂:有時讓學生找出動詞,然後讀一讀,結果可能就沒了下文,學生也不知找出動詞到底有什麼用;有時抓不住文章的讀寫結合點,讓學生去觀察、體會和感悟;有時會因為沒有把握重點,面面俱到,每一句話都去細細體會,結果模模糊糊一大片,學生學得雲裡霧裡,不知所得。
而王老師透過細讀文字,充分感受文字的妙處,找到了語言訓練點、能力培養點。十分明確哪些是學生自己讀、思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師重點指導、強化訓練的。正因為找準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找準了教學的起點。才使練習設計能遵循“跳一跳”的原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實踐的良好學習狀態,使學生始終在課堂上忙碌著、快樂著,收穫著,使練習在課堂實施中是有效的,使學習是愉悅的。
發現二:下水指導,有策略
基於高段課堂的學習特點,王彧釗老師特別注重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培養。特別感動的是課堂上為了能有效的練習,王老師親自“下水”,在練習中為孩子們鋪臺階、搭支架,讓練習變得簡單,讓學習變得輕鬆。在王老師引導孩子“學做摘錄”、“學寫批註”的教學環節中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平時,我在自己的課堂上也會讓學生試著邊讀邊寫批註。而王老師更為高人一招的是,他遵循“說給學生聽,不如做給學生看”的原則,在指導孩子學做摘錄、學寫批註時,自己首先“下水摘錄”、“下水批註”。
如,王老師在課堂中讓孩子品味吳霜“用輕鬆筆調描寫艱辛生活”這一語言表達特點時,說:“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圈一圈重點詞,把體會用批註的形式寫下來。”隨後,王老師先巡視學生的練習,再適時的在課件上出示自己寫的感受與孩子們分享。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就讓學生對照自己的旁註修改,並繼續自己去尋找有特色的句子,反覆品讀後直接在書上進行批註。這樣的教學不僅讓孩子明白了怎樣批註,還讓學生知道批註的應該是自己的獨特理解和體驗。
由於王老師在課堂練習中的率先垂範,為學生鋪設了臺階,搭起了支架,得到了有效的學習支援,消除了危難情緒,減負提質自然水到渠成。在聽課中,深深為王老師的“下水”所折服,在聽課筆記上隨手寫下:“學法指導,實踐運用——學會學習比學會課文更有價值;“教師下水”夯實指導——輕負高質。”同時,也不禁問自己:“在多少次抱怨學生學不會;抱怨學生學得不夠好時,我又教給學生多少?除了偶爾的“習作下水”,其他練習有“下水”嗎?有為學生的練習精心鋪設臺階、搭好支架嗎?”
要學習王老師的課堂練習“教師下水”,更需要向王彧釗、虞大明這些優秀的老師那樣堅持將“教師下水”進行到底,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使得在課堂上能更加從容自如地“下水”垂範,有效指導學生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