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我的水鍾》評課稿範文
上週五在虹橋路小學聽了陳青楓老師執教的五下《我的水鍾》課,因黃勝國老師的佈置,叫我這個新手進行評課。誠惶誠恐地接下了這個任務,經小組成員一起討論,總結如下:
一、注重嚴謹性思維訓練與培養,忽略發明性思維培養。
由於本學期,我們的教研團體以“促進同學思維發展”為教研活動的主題,本節課陳老師極為重視對同學嚴謹性思維的訓練與培養。從設計“我的水鍾”討論環節開始,陳老師都極力地引導同學要嚴密考慮影響水鍾準備性的因素。比方:在資料資料選擇上,利用大的汽水瓶,因為這個瓶子的形狀比較的規則,有利於同學畫時間的刻度;在控制水流速度要堅持勻速上,要求同學觀察好上個瓶子的水位,儘可能讓水壓堅持一致,從而使水流盡可能堅持勻速.....由於老師在細節指導方面做得很到位,對於同學來講,也是一種嚴謹性思維的訓練與培養。
可能陳老師過於追求嚴謹性,從而忽略了同學發明性思維培養。作為技術類的科學課,技術的靈魂是發明性,創新應該是技術的首要內涵。在討論如何畫水鐘的刻度時,有一位同學提出:一分鐘一分鐘地畫刻度,可能會出現由於水位變化不大,刻度間隔很小,刻度畫得不準。這時,陳老師可能為了讓全班統一規範,就指出,在設計過程中,水流的小孔挖得足夠大,一分鐘上升的水位是比較明顯,不存在問題,所以就用大家統一的規範畫。我認為這位同學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的思維是積極且活躍的,雖然他這次的考慮可能是多餘的,但有不一樣的想法,對於五年級的同學來說就應該屬於發散性思維,是創新性思維的重要標誌。老師可以充許他所在的小組用他的方法來標刻度,這是對他“別樣想法”最大的支援與鼓勵了。以後會有更多的同學有更多的“別樣想法”我想這應該是創新性思維的發展的起點。事實上整堂課下來,這位男生表示出色,是較拔尖的同學,新課程要求我們應該實施分層教育,尊重同學的差別。對於這類同學就可以提高要求,也是新課程理念一種落實。
對同學思維的訓練與培養不是一節課能完成的,需要平時的每時每課的貫徹與落實,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就在定位在一種思維的訓練與培養,是不合理也是不夠的。
對於資料的選擇,陳老師基於規範化的考慮,所以就統一用一種資料,相同規格的汽水瓶。我認為資料種類可以再多點,老師可以向同學展示家裡,各種不同品種已用過的飲料瓶,可以讓同學收集家裡的不同容器(瓶子),不只可以對同學滲透“變廢為寶”的保環教育,同時也可以拓展同學的思維,使同學明白不只僅只有一種資料可以做水鍾,只要符合透明(容易觀察)、可以挖小孔等要求的其它容器也可以成為製作水鐘的資料。這也是一種思維的訓練。
二、教學目標掌握準確,但不厚實。
陳老師對於這節課是做了精心準備,參考了許多的資料,對於教學三維目標也是進行準確設定。但我認為,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還可以增加這條:瞭解水鐘的發展史(科學史),(從過去不夠準確的水鍾,到現在所用原子鐘,準確率高達“4億年誤差為1秒”。)瞭解技術進步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同學透過二次設計實踐活動,感受技術的改進。從而感受科技的力量,更加熱愛科學。
這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中指出:在實踐中經歷考慮方案→制定計劃→實施方案→檢驗效果→尋找原因→改進實驗的探究過程。但陳老師的整堂課,只完成了“考慮方案→制定計劃→實施方案→檢驗效果→尋找原因”的環節,沒有給同學改進實驗的時間,這對於一節技術類的.課,是不完整的,對於同學的思維發展也是不利的。尋找原因最重要檢驗“原因”是否正確的是需要透過“改進實驗”環節來檢驗的。
三、教師指導細緻到位,同學的主體參與不夠。
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科學老教師,陳老師的教學思路清晰,指導細緻到位,可以說得上“面面俱到”。這是個優點,同時也是缺點。由於每個環節教師都考慮得面面俱到,對於同學設計方案每個因素都給予提示和規範化的要求。這對於同學來講,實施方案是有利的,但很能開啟同學的思維,也很難讓老師知道同學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我認為可以學習陳耀老師的做法:在溫州市優質課評比時,陳耀老師所執教的“雞蛋的維護器”。一組同學設計好“維護器”彙報設計思路,同時接受其它同學的提問。同伴的問題能體現同學在設計過程中所思所慮,這些問題也是最接近同學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協助同學考慮,促進理性思維的發展。章鼎兒老師在去年的沿海區域性地區科學研討會上指出:讓同學經歷一個科學探究過程,不只僅是做實驗,更需要交流與彙報。交流與彙報的過程是促進同學思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素養。
一節技術設計課要體現出技術創新的味道,需要教師大膽放手,同學積極參與,更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同學的透過的實踐,不時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