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數的認識課後教學反思
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主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採取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具體表現在:
一、以遊戲的形式教學,非常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
在開始學習新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兩大組進行比賽的遊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兩大組派代表上臺抽數按遊戲規則來放在個位、十位上,再引導學生歸納出比較大小的方法;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新知,又能讓學生在玩中感悟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在教學新課時,我從學生喜愛的故事入手,小學一年級畢竟年齡小,喜歡聽故事,將例題設計改成兩個貓咪進行比賽的對話,引出要求解決的問題,調動了學習的興趣,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
三、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注意思想方法的滲透
比較大小首先從比較兩隻貓咪釣魚開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使抽出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新課的教學過程和做一做中都反映出轉化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的薰陶。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本節課,我和同學們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足的地方:
一、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中能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但沒能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並表現在行為上、思維上、情感上的積極參與。沒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練習太枯燥,沒有接近生活
練習環節的設計較枯燥,要是在練習設計方面能使練習接近生活或設計成遊戲,或者故事,這樣就更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總之,今後,我要繼續學習新課程、新理念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