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8 、9的認識》課堂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8 、9的認識》課堂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分為數數、數序與比大小、基數與序數、數的組成、8 和9的書寫。其實一年級學生對很多新授知識已經掌握了,我想課堂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我採用了比較多的遊戲活動形式,為的是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數學。在新授知識的引入中,我採用的是在“聽中數數”,利用一對小鈴鐺,做了一個“誰是順風耳”的遊戲,要求是“老師敲了幾下,請你用嘴巴默默數一數”。在這個遊戲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老師敲鈴是時候,學生豎起耳朵,真的是沒一點其它的聲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課堂活動中去。我覺得這個環節是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個好的引入可以把學生的心拉到課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數數中,我採用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是透過主題圖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8 和9。學生一旦認真學習,就會讓老師和學生有很多驚喜,學生們觀察真的是很仔細,甚至有一個小朋友說“老師和學生一共拿了8個工具”,這一點在之前我也沒有發現,太讓我驚訝了,他把細小的環節也觀察到了。8和9數數的主題圖比以前幾個數的數數要難多了,物體的位置打亂了,數的時候要更應注重有序性,在這個方面我引導的不夠好,一開始並沒強調,只是在有學生沒按順序數時我才強調,而且說的也不夠清楚。在有學生說到有8個字時,我只讓學生帶大家數了一下是不是 8個,居然忘了說是“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字,也就忘了滲透保護環境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一點實在是不應該。第二個活動是聽“聽鈴聲拍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靜靜的聽,爭著當“順風耳”,課堂氛圍比較好。應該說課堂中多采用這種活動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我在這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是往往只注意遊戲的樂趣和學生的參與,而沒注重遊戲本身的知識教育性,在有學生拍錯手時應想一下,為什麼他們會數錯。在教學數序時,我採用了直尺圖,讓學生來填上空缺的數。我在教學過程中的採用的是我點圖學生說的`形式,這樣做其實是對資源的浪費,這是一題很好的開放題,應該讓學生自己來表達,讓他們打亂順序來說,如“5的後面是6”、“最後一個是9”這樣的形式能更好的訓練學生的數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基數與序數時,我透過創設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讓學生感知“9 個桃子與第9個桃子”的區別,學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開了積極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創設一個好的情境能化解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願望。“吃第9個桃子為什麼吃不飽?”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從而積極思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也要注意情境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我在教學數的組成時,透過“動物園裡有兩隻可愛的小猴子,老師買了8 個桃子去分給它們吃,想一想,老師可以怎麼分?”這樣一個情境,設想透過這樣一個情境來揭開數的組成。結果學生反而被情境所幹擾,由於考慮到了分的公平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兩種分法,最後在老師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說出了其它的方法。說明這個情境並不合適,可能還是用“兩隻盤子”來分的效果要好。這就讓我想到了創設情境的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由於一味地利用情境來教學,出現了情境設計的“牽強附會”,沒考慮到情境對教學的干擾性,反而阻礙了知識的學習。

今後這一點要尤其注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多思考一下這個情境是否會有干擾作用。還有就是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這節課我在這一點雖然提到,但不夠重視。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能讓學生更好的建構起數的組成,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研究,認真思考。在課的結尾時,我設計了“用數字畫畫”,但由於時間有限,我把這塊內容放到了課後,這又是一個很大的浪費,很多老師都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有新意的設計。我覺得自己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時間不夠”,說明我的教學設計與時間分配不夠合理,今後在這方面要多思考,多學習。透過這堂課,也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亮點與不足之處有了更多的瞭解,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