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的認識》課堂教學實錄
(一)活動一:比一比,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比較數學書和練習本
師:數學書和練習本比,哪個大?你是怎樣比較的?比較它們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學生拿出數學書和練習本進行實際的比較,並觀察、觸控所比較的部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書比練習本大,實際上是指數學書的表面比練習本的表面大。)
(板書:物體的表面。)
2.比較教師的手和學生的手
教師與學生對掌相擊。
師: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認識到教師的手掌面比學生的手掌面大。)
3.比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
師:誰大誰小?
(學生觀察、比較平面圖形的大小,為“面積”概念的引入創造條件。)
師:大家剛才比較的這些面的大小在數學上有一個名字叫作面積。
(板書:面積)
師:根據我們剛才比較的過程,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麼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面積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書: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活動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拿出附頁2中已剪好的圖5,觀察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猜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師:這還只是你們的猜測,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動手試試吧!可以藉助你帶來的工具哦!
(學生自己探索比較的方法,然後在小組和班級內交流自己比較的策略,如用硬幣擺、畫格子、剪拼等,並透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從中學到比較的方法,得到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養成辦事要想策略的好習慣。)
(三)活動三:創意大比拼,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創作要求:在方格紙上畫3個面積等於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活動思考:透過這次活動,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呢?
(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形狀各異。)
(四)小結
師:透過學習,你對面積有了哪些認識?你還想知道哪些有關面積的知識?
作業:教材第44頁 第1,2,3,4題。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充分為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空間,讓學生去親身感受、親自動手、親自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如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讓學生比一比數學書表面和練習本表面、教師手掌面和學生手掌面、兩個正方形的面的大小,然後透過對比較過程的小結來理解面積的含義。
第二,及時地去發現並認可學生思維中閃亮的火花,靈活處理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調整課堂生成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值得深思和改進之處。
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大小這一活動有多種比較策略,在交流策略時,大部分的學生用了擺硬幣的方法,只有少數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選擇其他的比較策略。反思其原因,可能是課前準備時,教師讓學生準備好硬幣,使學生認為準備硬幣就是拿來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的,這無形中給學生造成了一種思維的暗示和限制;如果課前教師讓學生準備的比較工具更多樣一些,可能學生的思維會更寬闊,比較的策略也會更加豐富多樣。
〖案例點評
這篇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熟悉的事物――數學書和練習本引入學習內容,把直接感受面積的含義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2.加強學生的實踐體驗。透過“猜一猜”“比一比”“畫一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使課堂變成學生親身經歷的生動過程,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小這一活動有多種比較的策略,它不僅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透過交流和評價發展學生的策略意識。
總之,整個教學設計較好地體現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編者點評
“比一比”這節課講的是圖形面積的認識及圖形面積的大小比較。
本設計為第一課時教案,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目標清晰、適切,較好地體現了目標要求及合作交流技能的社會性發展培養要求。
2.教學過程設計層次清楚、活動目的明確。注意採用觀察、比較、畫圖、擺和剪等多種實踐活動方式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面積的相關經驗和知識,這種生成形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和應用性,是活的知識。
3.注重學生解決問題中多種策略探究與比較的結合,並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運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不足之處。
1.關於圖形知識的引入,完全照搬教材內容,為學習圖形面積而引入圖形面積,未能體現出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即圖形面積概念的必要性,為什麼要比較物體表面或圖形大小),這需要教師從現實生活中去尋找有關例項。
2.有關“小結”環節中的問題設計,流於形式,是否需要,值得考慮。如果改為安排圖形面積與周長的區別的問題討論,也許會更有利於對圖形面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