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題觀察物體的課堂實錄及評析
人教版新課標五年級上冊數學P38例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2、使學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3、能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4、學會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重點: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教具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盒子等。
一、教學流程
師:看看它是誰?(課件展示從儲錢罐、電視機的上面、前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的圖片。)
生1、2……:儲錢罐的上面、電視機的側面……
師:對,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各不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察物體(版書課題:觀察物體)
師:請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課桌上準備好的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
生:正面、側面、上面……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到的形狀角度一樣嗎?看到的形狀一樣嗎?這些不同的形狀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下面讓我們再仔細觀察小藥箱吧!
師:一次觀察一個面,並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註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
生1、2、3……:彙報(上面、下面、左面……)
師:不錯!剛才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老師也觀察了小藥箱的每個面,猜猜老師是從那個方向看到的?課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師:(根據課件圖片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當你看到寫有“小藥箱”三個字的正面時會想到( )
生:(背面、後面、反面)
師:看到上面會想到( )
生:(底面、下面)
師:看到左面會想到( )
生:(右面)
師:在剛才的觀察中你發現了些什麼?
生:我發現每兩個相鄰面共一條邊(一條稜)。有這樣的稜8條,這樣的相鄰面8組……。
師:你能一次觀察三個面嗎?
生:邊觀察邊說“能”
師: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觀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個面,你發現了什麼?
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個面的位置關係是相鄰的。這三個面共一點(頂點小藥箱有8個頂點就有8組這樣的相鄰面。這一點連著三條稜,就有8組這樣的三條稜……
師:大家善於觀察、勤於動腦,你們的發現太棒了!你能一次看到小藥箱的四個面嗎?五個呢?六個呢?
生:不能
師:透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填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 )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隻能看到( )個面。
師:小法官巧判斷: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都能看到3個面。 ( )
2、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正方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3、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球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師:(小遊戲)猜猜老師拿的可能是什麼?(讓學生看見老師手中拿的長方體的一個正方形面,讓學生猜猜是什麼體,並說說理由)
生1:可能是正方體,因為……
生2:可能是長方體,因為……
師:大家的想象和推理都很棒。 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你在裡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幾個面?幾個面看全了嗎?
生1: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我在裡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6個面。
生2:有3個面看不全,被我自己遮著了。
……
二、教學評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空間與圖形P38 “觀察物體”單元的第一課時。透過觀察長方體小藥箱,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所有的面,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教者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就新課標新理念在課堂中的物化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1、二度開發運用教材、學生得到不同發展
本單元共三個例題,從觀察單個立體圖形(物體)到多個。體驗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透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透過拚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者選擇了只完成例1的學習。參考許多名師教學,他們都將例1、例2的教學安排在一課時內完成。這樣的設計是把觀察單個立體圖(物)和多個立體圖(物)同時呈現,看似很有科學性,但從教材的運用和學生所得的角度看,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所得淺顯、容易,無法啟用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的意識。雖然人人都獲得了必需的數學,但沒有體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所以教者在如何運用教材例1來傳承知識、啟迪心智上頗費苦心。分兩個層面設計開發教材,透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來完成設計目標。一層次面(基礎層面,人人都必需學會的知識):透過觀察單個長方體盒子,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二層次面(學生潛能開發,挖掘教材發展個性學生。)觀察長方體小藥箱,透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進一步促進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絡。比如,學生觀察所得:一次可以看見長方體的兩個面後,引導學生透過看、數、摸進一步發現它們的位置關係是相鄰的,每相鄰的兩個面共一條稜,所以十二條稜就有十二組這樣的相鄰面,而八個頂點就決定了有八組這樣的三個相鄰面。同時又透過小組合作交流以及他們的展示來教會一部分能接受的學生。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2、注重知識構建過程、呈現知識分層夯實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他人(師生)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主動獲得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本節課,教者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引導下發現、在交流中發展。“觀察物體”看似簡單,如果設計不好就會出現散、亂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者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循序漸進、順學而導,為學生的觀察學習活動定任務、明要求、指範圍、導方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的知識點。設計了分層觀察:(1)初看(“從不同角度自由觀察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讓學生初步感知,看到多少說多少。)(2)按要求看,箱動人不動。首先讓學生單獨觀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小藥箱,一個面一個面的觀察,並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註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然後透過學生的展示彙報,在交流中掌握“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並運用課件完成P38的“辨認從那個方向看到的”填空,夯實該知識點;同時藉助課件引導學生想象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再度開發運用了教材,彌補了教材設計的空白,為後面學生髮揮想象進行推理奠定了必需的基礎。再要求學生兩個面兩個面的看,三個面三個面的看,這一合作學習透過擺弄學具、相互補充、教師引導使學生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生親自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探討問題和尋求結論,從而構建“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的知識點。(3)觀察發現:透過一次看兩個面、三個面,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絡,撞擊學生思維想像,讓數學思維活躍,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帶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本節課學習的基本任務,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啟迪他們的心智。接著,安排了“教科書P40 ①”、“小法官巧斷案”兩題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透過 “觀察推理”、 “猜一猜的小遊戲”兩題的練習更深層次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空間想象以及思維推理的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落實,主導、主體地位明確
新課堂倡導新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當這一理念走進課堂後,多數教師又忽視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要彰顯學生個性。於是,放得太寬沒了收攬,放得隨意沒了定位。在新方法物化到新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取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管怎樣的教學,離開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就會迷茫失去方向,掌握知識就凌亂少了方法。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看上去好像每個環節都是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定中獲知。細琢磨,教者的設計思想是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發現、獲取必需的知識,掌握技能(體現主導)。而在每個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又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來完成學習目標(體現主體)。這樣的主導、主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導結合。
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上的物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老師們能堅持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反思,在研究中積累,定會使現代數學課堂精彩紛呈、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