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數學《認識角》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聯絡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區域性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外表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角。
2.使同學透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同學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區域性名稱是教學的重點,能在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角,能正確地指出物體外表的角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紙片、實物鍾。
學具準備:硬紙條、圖釘、小棒、蠟光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這個週末,小明和小紅可忙了,他們在忙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幹什麼?(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認識角)
評析:教師創設了同學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讓同學從畫面的物體中籠統出平面圖形,再從平面圖形中引出新知一——“角”,這樣的匯入,不只符合幾何平面圖形的一般規律,而且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既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又溝通了數學與實際的聯絡。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裡?(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紙片、鬧鐘)[說明:為防止同學對角形成片面的認識,這裡有意將三角形紙片上的角設計成開口朝下,鬧鐘上的角開口朝左]
師(出示實物剪刀):開啟剪刀,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角。(師指出,並用課件閃爍角)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師(拿出一張三角形紙片,指著其中的直角):三角形紙片的這裡也是一個角。(課件閃爍)
師:剪刀、三角形紙片上都能找到角,那麼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鍾,轉動指標)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課件閃角)。
評析:教師以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為例,引導同學觀察,讓同學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角並初步感知角的特徵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適時籠統、建立表象。
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麼數學上的角是什麼樣的呢?
師(用課件隱去物體,剩下三個角):假如我們給這些角脫去外衣,再標上角的標誌,就變成了數學上的角,這三個圖形都是角。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角,看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又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有的開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兩條直直的線。
生4:都有尖尖的地方。
師:數學家們給角的各區域性都起了好聽的名字,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尖尖的區域性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邊。
師板書:
通常我們還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誌。(板畫)
師:你能說出上面每個角各區域性的名稱嗎?(師指出,生說)
師生一起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師!板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