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濛濛細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關於課文濛濛細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濛濛細雨(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比較,繼續學習有關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

2、認識課文的開頭與結尾的象徵意義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瞭解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感受“媽媽對工作的高度負責,為了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透過比較,繼續學習有關句式特點和表達作用。

教學難點:

認識課文的開頭與結尾的象徵意義和作用。

教學準備:錄音機、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導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瞭解了本文介紹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寫的是一個濛濛細雨的早晨發生的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課文第二段錄音,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2)交流反饋。(媽媽冒雨回家取借給許小燕的藍制服。)

(3)學生自讀,讀後議一議(四人小組討論)

A、母女倆有哪些意見分岐,他們的理由是什麼?

B、你認為誰的意見對,為什麼?

(4)交流。在交流中落實句式訓練。

①比較句子。(投影出示)

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跑一趟冤枉路!再說,還下著雨!

天下著雨,已經快到學校了,犯不著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點:前後兩句話表達的是對媽媽這樣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點:句式不同。後一句將兩個理由一氣說出,缺乏重點和層次,前一句則先說出其中的一個理由和看法,而將要強調的另一個理由“還下著雨”放在後面,以“再說”帶出,強調了說話的語勢,使該句具有一種理由充足,無可辨駁的意味。)

讀句子——比較異同——感情讀

②練習:根據句子的表達方式不同改寫句子,並說出句子表達的不同作用。

A、再見了,親人!

B、家鄉楊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5)教師小結。

(6)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體會媽媽的品質。)

3、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課文。

(2)結尾與課文的開頭有什麼聯絡?(出示文章的開頭)

(3)比較,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4)比較讀,體會寫作的特點。(與文章的開頭呼應,照應文章的開頭,語言優美,且耐人尋味。課文對“細雨”的描寫,不但突出了媽媽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徵意義。作者運用象徵手法用濛濛細雨來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老師。)

4、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們感受了一對學生位無私奉獻,對工作默默無聞的老師。)

5、讀寫練習。

假如許小燕知道了理情的真相後,接過老師冒雨給她帶來的藍制服後,會怎麼對做,怎能麼說,其他同學會怎麼說,結合自己的想象,續說:假如許小燕知道了理情的真相後,接過老師冒雨給她帶來的藍制服後……

6、課外延伸。

閱讀《紅色的烈焰》一文,體會作者的結尾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