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1
作為一個教師,習慣於高高在上,教訓學生。這也是教師的一大弊病。教師強化了自己作為教育者的身份,完全淡化了自己作為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從而導致了教師整體素質並不是很高。
王曉春在他的《尋找素質教育的感覺》中曾經說道:“我不得不遺憾地說,有些老師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卻養成了不反思的習慣。他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無論遇到什麼事,絕不想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介紹外國的經驗,他就說:‘人家是外國,咱們是中國。’他就不想,既然同屬人類,為什麼不能互相學習;你說有些優秀教師的經驗,他就說:‘人家老師和學生的素質高,我比得了嗎?’你局一個教師失誤的例子,他聽了反感,你知出他自己的失誤,押回千方百計給自己找理由。總之,他老有理,戰無不勝。”像這樣的情況,我們身邊也有,出現這種情況,多數與自己的思想有很大關係,他們絲毫不想改變自己,卻總想要求別人、改變別人。這種教師,真的是有些封閉和僵化,幾乎失去了學習的能力。可有趣的是,他們總說自己並不保守。
我們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人應該做一個不斷學習者,才能順應不斷髮展的社會,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形式。否則,教師“厭學”,還怎麼批評學生“厭學”?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多數與教學方法不當有關,一個習慣於填鴨式教學的老師,他自己一定習慣死記硬背,一定習慣於讓學生做簡單重複的無效記憶。靠加大作業量來保證教學成績。這樣的教學方法,難怪學生不喜歡,難怪學生厭學。相反,如果老師,善於學習、善於發現、善於總結,積極探索課堂教學中省時高效的方法,學生又怎會討厭自己的課呢?又怎麼會厭學呢?
所以我覺得教師作為一個學習者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是一個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者,讓自己終身學習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反思,在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教學實際中有意識地改變自己,這樣,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2
經常有人問我;你喜歡做班主任嗎?我的一笑代表了肯定回答。自從93年參加工作以來,我擔任了18年的班主任工作,對班主任的工作深有體會。班主任是學校裡的中堅力量。,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而現實中我們通常被日常的瑣碎的事弄的忙忙碌碌、被動招架、甚至焦頭爛額。本學期裡有幸讀到《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感觸頗深:要做,就該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
為什麼有一些老師喜歡當班主任呢?他們即使在夾縫中,也儘可能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即使在一片盲從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類體力勞動”的包圍之中,也能捍衛思想的權利和尊嚴。他們的肩膀上,長著自己的腦袋。他們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當作專業的人。
教育有三種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幫孩子。本書竭力介紹和推薦的是第三種方式。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內容,那就是:主張班主任實現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轉軌,從只會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轉變到逐漸更多采用“幫”的方法上來。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者;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管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害怕,恐懼是動力;哄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欣喜,興奮是動力——兩者都主要訴諸感情,比較情緒化。幫孩子則不然。幫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冷靜、清醒,動力是智慧。幫孩子是一種平靜的、理性的交流,當然“幫”也需要“管”和“哄”兩種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定得多反而提價,因為單一的重複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夥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並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自我,那收穫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明哲。
想起自己剛畢業做老師不久,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年輕力盛的“孩子王”。我班有一個很頑皮、且較自信、執拗的八歲男孩子,成績較好,但上課比較好動,喜歡自說自話,而且碰到老師批評他,他總是一副很不高興、不服氣的樣子。起初我以為是欺負我這個剛上班的小老師,沒想到其他老師的課也是一個樣。觀察了他一段日子,我覺得他應該是個不錯的孩子,他很喜歡運動,愛跑步,還參加校外運動隊訓練,我應該找個機會好好找他談談,幫助他改一改目前的狀態。正好有一次活動課,我正和一群孩子在玩耍,他突然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想跟你來比賽跑步。”“好呀,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我沒想到他主動向我挑戰,我感覺機會來了。“如果今天跑步比賽我贏了,那以後你得聽我的,行嗎?”他想了想,豪爽地一口答應了我。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我當然是跑贏了他,這下輪到我發話了:“你的跑步技術不錯啊,老師今天贏你也是因為我比你大,不是一個等級嘛!我很佩服你的勇氣,我相信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不過輸了還是要遵守我們的約定啊!”他起初還有一點失望,皺著眉頭,聽了我的一番話,他漸漸笑了,當得知我要他改去上課隨便的態度時,更顯出了不好意思的羞澀,答應我一定改,我們頓時握緊了彼此的手做約定的動作相視而笑。
這件事雖然已過去了好幾年,但我不時會想起來,如果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上始終採用批評加灌輸,那得到的成效可能是甚微的。我們要擅用個人的魅力和威信,讓學生真正欽佩,並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思,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技能。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自從真正做上主任後,我發現當班主任不但光榮,而且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你每天可能面對的是相同的學生,可是會發生不同的事情,看你如何去處理得當,如何去創造性的發揮你的特長,你的專業技能,在不斷的創造中獲得快樂。
我想說:我喜歡做班主任。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3
幾乎可以說從一翻開序言就已經被作者真誠客觀的分析深深吸引,裡面談到很多教師或者班主任已然麻木的問題,並且很誠懇地一針見血,把問題的根源拔出來放在你面前,讓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反駁背後的真實想法實際上就是作者的觀點,只不過自己沒有來得及細想就被其他同事的態度即所謂的經驗快速地同化,年紀輕輕已經變得麻木。它把班主任當作一個區別於其他職業的專業化更強、也更需要學習和提高的職業,很多觀點都是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有時候很難做、很不願意做……
這是一本對所有班主任都有實際意義的好書,沒有高高再上的說教,空洞的理論。更多的.是實際的教育案例,加上作者理性的分析。 他講出了很多我迷惑和未知的看法,看得我有點坐不住了。 說到教師作為“學習者”角色,他說“教師這種職業對人最大的害處之一,是使他習慣於教訓別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斷強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學習者’的身份,最後使‘活到老,學到老’淪為一句虛偽的謙辭。” 說到班主任影響學生的手段----“說服”,他提醒“許多班主任對說服期望值過高,看不到說服的侷限性,他們竟然以為:我一‘說’,你就應該‘服’,既然我說得對,你為什麼不聽?不聽就生氣。”他還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名言教育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名言。” 說到教師的愛心,他認為“關鍵不是教師有沒有‘真心’,而是有沒有教育智慧。”我反思自己對待學生,清楚自己的科學性不夠,也就是教育智慧還是不足啊! 說到教師工作的邊界,他批駁“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論調,因為“教師工作是有邊界的”、“教師是學生一生的指導者,但不是學生一生的承包者”。所以,老師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也不要太把自己不當回事……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4
這本書的寫作宗旨是:儘量減少行政思維和行政語言,減少空話,大話、套話、廢話,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為一個教育專業,進行學術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規律,構建其體系,尋找其方法,從而使更多的班主任從“知之”走向”好之“和”樂之“。下面談談我的讀後感悟。
1.以研究型思維看待發生的問題
2.學會分類,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原因
3.醫生給病人看病前 ,先問病因,我們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之前,一定要調查原因
4.以學生的現實為工作的起點,而不是以自己的目標和要求為起點
5.班主任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工作的方式就是不同的,做好班主任應同時具備以下角色意識:教育型管理者、學習指導者、學生的平等對話者、學習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不可以拿一種角色的身份去處理本該另一種角色處理的問題。比如,教育的問題就不應該用管理的方法去處理。
6.細化班級任務,學生能做的,班主任堅決不做
7.把得罪人、難做的事,班主任自己拿來做,比如:紀律問題、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等
8.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班級有貢獻的人
9.班主任工作有自己的邊界,邊界外的事不做或少做
10.考試要為育人服務
1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自主策劃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
12.先穩面,再抓點
13.想想自己管理中有多少教育的因素
14.教育學生要服從真理,而不是怕某個人
15.看一個班主任的真正水平,往往要看他如何對待“非評價”一類的問題
16.管理是為教育服務的,而不是相反
17.當你手裡只有一把錘子,那你看什麼都像釘子
18.教育的本質是人與人相互作用和交流資訊
19.對話的結果是整合,是求同存異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後感5
近期我一直在讀《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後感觸頗深:要做,就該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內容,那就是:主張班主任實現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轉軌,從只會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轉變到逐漸更多采用“幫”的方法上來。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
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者;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管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害怕,恐懼是動力;哄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欣喜,興奮是動力——兩者都主要訴諸感情,比較情緒化。幫孩子則不然。幫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冷靜、清醒,動力是智慧。幫孩子是一種平靜的、理性的交流,當然“幫”也需要“管”和“哄”兩種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定得多反而提價,因為單一的重複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夥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並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自我,那收穫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明哲。想起去年自己剛做老師,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年輕力盛的“孩子王”,跟著有經驗的老師學本領、學技巧。
而如今一年過去了,我覺得班主任要擅用個人的魅力和威信,讓學生真正欽佩,並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思,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