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後感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後感(精選4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優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後感1

今年剛當班主任,沒有經驗,所以總是很擔心帶不好班,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只能勤快、勤快再勤快。每天早上到學校要先到教室看一看,是否有不來的孩子。然後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等一系列工作,這其中還要盯一個課間操、盯課間安全,還有中午的午自習。臨時的工作也讓我忙得暈頭轉向,這表格那表格還沒填完,這種比賽那種活動又安排下來了,我很希望自己能長出三頭六臂來。上班期間每一天我幾乎都是這樣忙著、累著度過的,並且只要孩子們在學校,心就不敢有絲毫放鬆、半點懈怠,惟恐孩子們再有點什麼問題,等什麼時候孩子們全部離開學校回家了,心才會踏實下來。

看了鄭學志老師的《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一書,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累,一定是我們做錯了什麼》。細細地品味這句話,用心地讀每一段文字:“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規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這段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難道是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或者是一開始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

“學生並不需要老師盯死看牢,並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們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們,總以為他們離開了班主任就不行。”開篇的這段話,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大包大攬,累著,但是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也常聽老師們唸叨,某某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師在與不在教室,孩子們都一個樣,有時老師不在,孩子們上自習,那叫一個靜。細想想,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有方法。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於內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是的,對於我的學生們,如果都能有了這種動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個可以“偷懶”的班主任。“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我也意識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對於小學的孩子們更須如此,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終生受用的。學習再優秀,如果沒有學會做人,恐怕對人、對己,甚至對社會都是沒有益處的。“我還認識到,教育不是萬能的,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只不過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個參考、一個路標……”作為老師的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對我們的教育是大有益處的。

鄭學志老師的《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別出心裁,讓我們眼前一亮,無論觀點還是內容都讓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教育管理智慧的魅力和精緻。更讓我明白了班主任還可以做得這麼機智、這麼有趣、這麼另類。鄭學志老師就像一部活字典,讓我們從中查閱到了自己治班的方法;又像一本“教科書”,指導我們輕鬆、快速、高效地學習班級管理知識,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在耳濡目染中掌握實踐本領。

看完這本書後知道了:如果發現錯了,如果感覺不對了,“勇敢、及時地轉變工作思路”是對人、對己負責,會少走許多彎路,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後感2

第一次讀鄭老師的《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時,其實是“偷懶”二字吸引我的。這個假期再開啟這本書,仍被書中處處洋溢著的智慧吸引,讓我再一次審視自己如何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

俗話說:“懶娘養出個勤閨女”。所以我們班主任就要學著做個懶娘,當個有智慧的懶班主任,能培養出一些勤學生來,一方面減輕自己的負擔,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只有把班級教給學生了,班主任才能有時間和精力來思考自己的課堂和教學教研工作,為此我有以下思考:

1、學著懶惰點,讓學生變勤勞。

這個懶惰並不是什麼事也不做,而是統籌全域性,事事能想到看到卻不馬上就替代學生做,而是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讓他們學著處理班級的一些事務。像在以前我總是事事包攬,總是擔心學生幹不好,不敢放手讓學生做,最後自己累的不行,可學生一點也不領情,他感受不到老師的辛苦,現在我開始培養,給他們合理的分工和適當的權力,讓他們來管理班級,進行考核,他們的.積極性更高了,責任感也增強了。

2、學著糊塗點,讓學生變自信。

難得糊塗,有時變得糊塗也是一種學問,當班級遇到一些問題時,班主任不要自己急著說出解決辦法,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多思考,多出謀劃策找出解決的辦法。像班級要制定班規,就讓學生獻策,我問他們:“你想把自己的班級建設成什麼樣啊?”大家都會認真思考,參與其中,大家舉手表決,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終定下。讓每個人都有一種班級主人翁意識,不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如果孩子的辦法好,大家舉手表決贊成就多表揚和鼓勵,給孩子樹立信心,這樣他們才熱心於班級的工作,真正把自己當成班級大家庭裡的一員。

3、學著悠閒點,讓學生變自理。

讓我們的學生幹每一件事都要搞清是我為什麼幹,我應不應該幹,我怎麼幹,我幹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在解決怎麼幹時,要解決我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重點幹什麼,幹事的難點在哪裡,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去解決。很多學生間的事情,老師不要上來就是一通批評,而是讓學生自己學著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他們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著處理各種事情,班主任有時“悠閒”,是為了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為了他們今後步入社會創造鍛鍊的機會。

做個“懶惰”的班主任並不是真的“懶惰”和“放散羊”,而是“以退為進”和功夫用在背後。“懶”有懶的境界,“懶”有懶的招數,“懶”有懶的秘訣。教師的科學偷懶,一定會促進學生的勤奮學習,一定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也把自己從繁累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了。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讀後感3

都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在學校裡官位雖小,但責任重大:既要管學生,又要應對家長;既要管學生校內紀律,又要關心學生在家表現;除了班級紀律管理、思想教育,還要具體督促檢查甚至還要抓學生各學科成績……真所謂“班主任工作是個筐,什麼內容都要往裡裝!”身為年輕的班主任,我感到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所以利用假期給自己充充電,向名師學習。

李鎮西老師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被譽為“中國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本書是李鎮西老師從教30年來,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精華集萃。在閱讀的過程中,處處都能感受到李老師的教育智慧,以及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本書共有五輯,我最喜歡也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輯——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李老師提出要解放班主任,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他認為班主任大可不必面面俱到,越俎代庖,應該放手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班級,處理班級事務。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事無鉅細,很多事情總是不放心孩子們去做。當然,李老師面對得是初高中學生,而我面對得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孩子年齡較小,但在一些方面還是可以慢慢放手。

李老師還提出,要發揮所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者。在新接手一個班,為了引導學生的集體意識,李老師會提出這樣三個問題:一、大家是否希望自己的班級是最好、最優秀的班集體?二、為了實現這一願望,每個人應不應該努力客服自身的缺點?三、要克服缺點,班級需不需要制訂一些規章制度?透過這三個問題,班規已不再是班主任強加“條條框框”,而成為學生集體的要求。這樣巧妙的引導學生把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要求當做自己的願望提出來,使班級紀律在學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對我的要求”而是“我對自己的約束”。

接著,李老師又會問如下問題:一、以後班級裡出現違紀現象時,你希望李老師怎麼辦?二、當你犯了錯誤時你希望李老師怎麼辦?李老師希望借學生的口,說出自己想要制訂的班規,這正是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的藝術和理想境界:“教師的聰明才智在於,使學生不感覺到他事無鉅細都在管束著他們和形成主義的監督他們,使孩子們把教師的意圖當做自己的意圖提出來並加以實行。”

反觀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我們總是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的對學生們說教,總是老師說得多學生被動地聽,而這樣卻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都知道,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為主導作用,然後,看了李老師的書學習了他的教育智慧,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深入體會“學生主體老師主導”的內在含義,突然茅塞頓開,也真實理解了解放班主任的意義。

讀了李老師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做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擁有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與他們做朋友,還要擁有教育的智慧,讓學生自我管理,成為班級的管理者。

為了培養學生終生受用的自律、自理、自治的能力,我願試著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優秀讀後感4

這本書是我在王老師的辦公桌上發現的,其實是“偷懶”二字吸引我開啟這本書並讓我痴迷的,書中處處洋溢著鄭老師的智慧,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如何做一個像鄭老師那樣會“偷懶”的班主任。

一、學會放手

班主任工作累,往往是因為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包攬在自己身上,事事擔心,處處小心,總不放心學生怕學生做不好,於是變成了真正的班爸班媽。不但自己累,學生也沒一點自理能力,不是有句話叫‘懶娘生個勤孩子嗎?’所以放開你的手,充分地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給他們動腦動手的空間,並加以合理的引導,他們會創造出你想象不到的結果。

二、學會改變

我們做老師的往往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職業病發揮的淋漓盡致,例如:命令、嘮叨、嚴肅。總覺得放鬆了自己,學生就不好管了。其實,我們不妨學會改變,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觸控學生心底的渴望和學生真正的交朋友,遇事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那麼我想即使你整天滿面笑容學生也會尊你、敬你、親你、愛你,換言之,你的工作也將會輕鬆自在,你自己也會為擁有他們而感到幸福。

三、學會鼓動

所謂的鼓動其實就是趙本山慣用的忽悠,鄭老師說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就要學會忽悠。這一點都沒錯,特別是小學的孩子自制能力差,你隔三差五地針對班裡的典型事例鼓動一下,孩子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當然相同的方法不能連續使用,也可以給孩子講自己的事例,李鎮西老師不就是這樣的嗎?也可以講其他相關的故事,趁熱打鐵即興發表演講等等。總之你把孩子們忽悠好了,你就輕鬆了。

四、學會運用制度

每個單位都會有一套制度,班級也不例外,讀了鄭老師的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制度也可以讓孩子們來定,利用他們自己定的制度來管理他們比你要求他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有效的多,換句話說,我喜歡對學生說‘說到做到’,更喜歡對學生說‘我更喜歡能說到做到的孩子’。這樣孩子們一聽老師喜歡的明確目標誰還不爭相恐後的做到,讓老師來表揚呢?

五、學會尊重學生向學生示弱

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出現“踢貓”現象,做為一名教師尤其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像學生尊重我們那樣去尊重學生,孩子們天性就頑皮,有時可能做出你想象不到的事,那麼這時候你就不能咄咄逼人,學會向學生示弱加以老師深厚的忽悠功底,哪還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哪還有學生不老實交代的問題呢?

六、學會利用班幹部

班幹部可以說是學生的左膀右臂,運用好了,班主任就可以輕鬆很多。但也不能一味的依靠班幹部,老師做個甩手掌櫃。利用好班幹部就要定期對幹部進行培訓指導,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創造力更是驚人的。當你把方法交給他們之後,他們可以讓方法生出方法,大家集思廣益,總比你一個人要好的多。因此,利用好班幹部,你就可以去“偷懶”做他們的遙控器。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