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恐龍》評課稿
《巨大的恐龍》評課稿1
這堂由楊方雲老師執教的《巨大的恐龍》一課是浙美版教材第六冊中的第8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首先,楊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透過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欣賞感受各種恐龍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恐龍的不同造型特點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學習其繪畫的方法,以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楊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設情境,說一說:透過欣賞有關恐龍影片的片段這一情境匯入,讓學生來說一說影片中的主角是誰?並講講對此影片的體會與感受,從而揭示課題。
二、觀看圖片,談一談:教師透過多媒體展示各類恐龍的圖片,在豐富學生視覺的同時,讓學生談一談關於恐龍的知識以及恐龍的生存歷史和滅亡原因。
三、欣賞範作,學一學:透過展示單隻恐龍,讓學生分析恐龍形體的組成部分和繪畫方法,主動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比較分析:如何表現恐龍的巨大?
四、獨立創作,畫一畫: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巨大的恐龍,也可以畫想象中的恐龍。
五、展示作品,評一評:讓學生將畫好的恐龍送回到恐龍家園中,展示。學生和教師對所畫的恐龍加以講評。
在課堂上,楊老師以他樸實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新的美術課,使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地學習和感受。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楊老師改變了以往由教師一味傳授知識的課堂教學形式,採用開放的教學形式。其中,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楊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和收集相關的材料,透過提問與討論激發學生探索課題的興趣。2、教學態度嚴謹認真。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楊方雲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另外,據我所知為了上好這一課她還對三年級學生對恐龍知識的瞭解情況和學生是否喜歡恐龍的狀況進行過詳細的調查;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課堂結構合理,課堂教學循序漸進,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在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由於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當然,在賞評《巨大的恐龍》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思考:
1、作為一門動手性極強的學科,美術課的示範教學是指導學生理解繪畫和製作的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環節。示範教學貴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楊老師在此環節上有些疏忽,我認為可以在學生前,老師可適當範畫或展示一張自己繪畫的恐龍線描畫,教師的作品往往給學生的視覺衝擊是最大的,影響也是最深的,達到的效果也是顯著的。
2、好動、好問、好說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為學生創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正確地把握這兩點,就一定會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課改帶給美術教育的無限生機。
總之,楊老師執教的《巨大的恐龍》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
《巨大的恐龍》評課稿2
這堂由楊方雲老師執教的《巨大的恐龍》一課是浙美版教材第六冊中的第8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首先,楊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透過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欣賞感受各種恐龍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恐龍的不同造型特點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學習其繪畫的方法,以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楊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設情境,說一說:透過欣賞有關恐龍影片的片段這一情境匯入,讓學生來說一說影片中的主角是誰?並講講對此影片的體會與感受,從而揭示課題。
二、觀看圖片,談一談:教師透過多媒體展示各類恐龍的圖片,在豐富學生視覺的同時,讓學生談一談關於恐龍的知識以及恐龍的生存歷史和滅亡原因。
三、欣賞範作,學一學:透過展示單隻恐龍,讓學生分析恐龍形體的組成部分和繪畫方法,主動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比較分析:如何表現恐龍的巨大?
四、獨立創作,畫一畫: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巨大的恐龍,也可以畫想象中的恐龍。
五、展示作品,評一評:讓學生將畫好的恐龍送回到恐龍家園中,展示。學生和教師對所畫的恐龍加以講評。
在課堂上,楊老師以他樸實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新的美術課,使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地學習和感受。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楊老師改變了以往由教師一味傳授知識的課堂教學形式,採用開放的教學形式。其中,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楊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和收集相關的材料,透過提問與討論激發學生探索課題的興趣。
2、教學態度嚴謹認真。如果說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楊方雲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另外,據我所知為了上好這一課她還對三年級學生對恐龍知識的瞭解情況和學生是否喜歡恐龍的狀況進行過詳細的調查;二是課堂表現沉著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課堂結構合理,課堂教學循序漸進,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說明執教者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在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由於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當然,在賞評《巨大的恐龍》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思考:
1、作為一門動手性極強的學科,美術課的示範教學是指導學生理解繪畫和製作的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環節。示範教學貴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楊老師在此環節上有些疏忽,我認為可以在學生前,老師可適當範畫或展示一張自己繪畫的恐龍線描畫,教師的作品往往給學生的視覺衝擊是最大的,影響也是最深的,達到的效果也是顯著的。
2、好動、好問、好說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利用這份天性,為學生創設條件。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提的教師不提;學生能解答的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要把展示自我的機會完全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中如何把學習的自主權更完全地還給了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努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正確地把握這兩點,就一定會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課改帶給美術教育的無限生機。
總之,楊老師執教的《巨大的恐龍》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學生的心情一直處於快樂和興奮的愉悅狀態,是一堂新課程標準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