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評課稿範文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於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眾化,適合學生閱讀和理解,所以淺顯的內容學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點應是弄清楚相關的科普知識。
劉老師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字內容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讓科普小品文充滿語文味。
一開始,劉老師恰到好處地揭題,使學生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為下文認識大自然並深入學習和探索大自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接著劉老師在上課文的第二部分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2——6自然段,從“神奇的天書”到“有趣的地書”中,說說你讀懂了哪一種文字,獲得了什麼資訊。找到相應的句子後,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歸納。在這幾段中,寫花崗石這一段寫的最有意思連續用了幾個動詞,又連用三個問句。劉老師在教這個環節時,藉助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特別是“爬”,學生了解擬人句的使用,讓文章變得更生動。此時劉老師還連結拓展,介紹有關冰川的知識,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瞭解。當答案慢慢解開,孩子們有如釋重負之感。所以,劉老師看似無心的問,卻是用心地在遣詞造句。這就是這篇科普小品文的語文味。
學完課文後,劉老師還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她在教學中從課文中的四種大自然的文字,延伸到課外從秋葉、年輪到螞蟻搬家,蜻蜓低飛,甚至最近的霧霾,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告訴我們什麼資訊?而大自然的這些文字中我們瞭解了許多科學知識,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示。
劉老師不僅讓學生從工具的層面瞭解大自然外在的科學知識,而且從文字的層面感悟大自然內在的意蘊。
但是,作為六年級的學生,我覺得還應多放手讓學生學得主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