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產業的內在機理分析
在現有銀行信貸、證券等多種企業融資機制下,風險投資為何能一枝獨秀,方興未艾?本文試圖從風險投資的內在機理進行嘗試性分析。
風險投資的“迴圈系統”
從風險資本迴圈來看,風險資本首先尋找要投資的專案,在專案的研究和開發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種子期"進入,與技術融為一體後,一起成長,到產品或產業的"成熟期"時,風險資本與風險專案的"蜜月期"結束,風險資本退出並尋找新的專案。因此,風險資本從一開始就進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與產品的生產緊密聯絡在一起。因此,風險資本是生產性資本,不會吹起經濟泡沫,它影響的是實體經濟,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均衡增長和實質增長。
從風險投資過程來看,它是一個投資和融資相結合的過程,與銀行等賣方金融不同,風險投資屬於買方金融,其特點是,首先籌集一筆以權益資本形式出現的資金,然後以所籌集的資金購買剛剛經營或已經經營的企業的資產,其利潤主要來自資產買賣的差價。在融資時,風險投資家購買的是資本,出售的是自己的信譽、誘人的投資計劃、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投資時,他們購買的是企業的股份,出售的是資本金;退出時,則出售企業的股份,買入資本金,外加豐厚的利潤和光輝的業績。
風險投資的“組織系統”
從市場效率角度考慮,在風險投資過程中,風險投資方與風險企業家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包括風險企業家能力資訊的`不對稱,投資專案質量、市場前景資訊的不對稱和有關風險企業家行為選擇的不對稱。一般來說,與投資方相比,風險企業傢俱有資訊優勢。企業家能力資訊不對稱,投資專案質量、市場前景的資訊不對稱通常導致事前的逆向選擇,企業家行為選擇資訊不對稱往往導致事後的道德風險。
而風險投資的制度安排有利於解決資訊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即業主——代理人)問題。風險投資最常見的組織形式是有限合夥公司,通常由兩類合夥人組成,即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高階經理人一般作為普通合夥人,負責風險投資有限合夥公司的投資,一旦簽訂風險投資專案協議,普通合夥人就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透過在董事會的席位和其它非正式的渠道,有限合夥公司的經理人控制並扶持投資企業的發展,因此,風險投資公司與其它投資者相比,能更準確知道企業的優勢和潛在的問題,向企業提供一系列顧問服務,最大限度地使企業增值並分享增值。因此,風險投資的制度安排能相對有效地解決“業主——代理人”問題,這也是風險投資能迅速發展的又一原因。
風險投資與普通投資相比,風險投資公司由專業人士組成,對複雜的、不確定性的環境具有較強的計算能力和認識能力,能用敏銳的眼光洞察風險投資專案的風險機率分佈,對投資專案前的調研和投資專案後的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資訊搜尋、資訊處理、加工和分析能力,風險投資公司作為特殊的外部人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資訊不對稱,防範逆向選擇。
風險投資的“免疫系統”
從交易成本角度考慮,風險投資是一種能降低交易成本、具有規模經濟的新型融資制度安排和金融中介。眾所周知,產業專案挖掘和扶持的過程的交易費用是相當昂貴的。首先,專案前期的尋找和篩選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確定的專案又要參與其中的管理和監督,這當中還要簽訂各種合同契約,專案進行的每一步都要求投資者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費用;另外,風險資本介入到退出的過程有很長的資金存續期,在這段時間裡,風險資本的流動性差,專用性強,根據制度經濟學派的分析,資產專用性高、可轉換效能力差容易導致不確定性的風險而發生昂貴的交易費用;此外,風險投資的專案在技術上處於初創和研發期間,在產業週期上處於“種子期”,因此,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相當大,一旦失敗,損失慘重,這種不確定性和潛在可能發生的損失本身也構成了交易成本。
如此看來,一般的投資者,難以承擔昂貴的交易成本,同時,資金實力有限,無法承當鉅額的研究和開發費用,望風險投資專案而卻步;銀行資金充裕,但大部分來自出於謹慎動機、厭惡風險的儲戶,銀行為了應付客戶隨時可能出現的提現,在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也難以承當可能發生鉅額損失的交易成本,對涉足風險投資領域興趣不濃。而風險投資家是願意承當高交易成本、追求高收益的風險偏愛者,一方面資金來源於偏愛風險的投資者,資金充裕;與普通投資者相比,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規模效應;另一方面,風險投資是一個知識密度相當高的行業,聚集了一大批融專業知識和投資技巧為一體的專家,充分運用他們的知識和才華對風險投資專案分析和評估,能夠識別風險專案未來結果不確定的機率分佈和風險大小,從而採取措施規避風險。
另外,風險投資以權益資本介入風險企業,與風險企業共同分享高收益,解決了"股票、證券"等投資中存在的"搭便車"問題,能使直接收益內部化。
正是基於以上特殊的內在機理,風險投資才得以在現實中迅速發展,作為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促進著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