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企業管理

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論文

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論文

摘要:我國高等院校校辦企業創辦始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以承擔教學實習、科研基地和教學科研服務的校辦工廠等。然而,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在管理體制中仍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針對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校 校辦企業 管理體制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由於我國校辦企業受到教育體制和管理體制的束縛,在發展中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突出表現在校辦企業產權不清,學校也為企業承擔經營風險,企業領導缺乏自主經營的發展理念。因此我國校辦企業與社會企業相比,發展規模較小,經濟效益較差。只要將高校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促使其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全新道路。

1 高校校辦企業的發展現狀

1.1產權不清

1.1.1產權歸屬不清

隨著高校事業的跨越式發展,高校的科技產業也隨之興起,一時間出現了很多社會高度關注的企業。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還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社會起到了帶頭模範的作用。然而,高校校辦企業在管理體制中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其中產權不清就是其中一大問題。

產權包括物權、債權、股權和智慧財產權等各類財產權。高校的校辦企業資產債務一般情況下都是沒有經過法定允許就登記和評估,經營資產也屬於非法手續辦理。校辦企業一般在剛開始執行階段,院校需要給予一定的資產投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透過其他渠道來獲取集資或者籌資的運營資本,然而這部分的運營資本在產權屬性上比較模糊,而且還很容易出現產權歸屬不清的現象。企業對於高校的一些專項科技成果等一系列無形資產,通常情況下都是沒有經過專業化的確定和評價預估,這樣就會導致高校的無形資產出現隱形流失的情況。如此情況下,高校和企業之間的產權關係就會完全不清不楚,高校與企業都沒有自身固定的自主經營立場,也沒有相互獨立自主的主體,與高校的體質也完全不符。一旦獲取盈利,利潤都是屬於高校的,出現虧損也是由高校承擔風險,高校還要對企業承擔無限責任。因此高校校辦企業就屬於一種行政上的上下級關係,並不是將資產作為紐帶的一種產權關係。

1.1.2產權結構單一

高校校辦企業大多都是一些全資企業,透過調查分析,我國高校校辦企業的法人都是高校的.相關領導,並且佔全國校辦企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這種校辦企業一般都屬於小型投資企業,產業結構也相對比較單一,產權構成沒有固定的主體,在自主經營中就會存在很多風險。高校一旦出現任何的經營風險,企業就會全身而退,不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和債務風險。校辦企業受高校文化的影響比較深遠,會出現企業領導沒有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和步伐的思想意識,更沒有面向市場經濟、追求更高價值利潤的發展理念。高校對企業採取的管理方式屬於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的需求,企業只需要對高校及其領導進行負責,卻無法承擔起市場責任。

1.2產權不明

從高校的發展角度來講,高校更希望的是面向社會、面向大眾,不斷的擴大經營,賺取更多的利潤資金,這樣才能為高校的事業發展增加一定的收入。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的市場經營風險在不斷提升,高校擔心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經常會出現企業將債務責任甩給高校領導,越位事件也經常發生。

1.3校企不分

現階段,很多企業與高校都是資產不分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資金佔用問題、收益分配問題等,導致在財務工作中資產結算不夠明確,企業只虧不盈,企業也缺乏自主權力,致使企業失去了發展的活力。

1.4激勵約束機制有待完善

高校是企業的所有者,主要採用的是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來管理企業。企業的管理者一般情況下都是高校中的領導,除了兼備事業和企業的雙重身份外,還具有一定的行政級別。這種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就會導致經營管理隊伍中很多不能解決的實際問題。高校領導的效用目標與企業經營之間的聯絡也不夠密切,採取同樣的選拔方式,可以選取優秀的高效領導,卻無法選拔出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員。

這種激勵約束機制的不夠完善,還對企業的戰略性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企業管理的選擇權在高校領導的身上,因此就需要按照高校領導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完善,這樣不利於企業的高效長遠發展。

在高校校辦企業中採取的一些激勵約束機制甚至與時代的發展嚴重脫節,既沒有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還促使管理體制中存在更多的漏洞。管理人員的薪資與經營的業績關係不大,導致這種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引起更多工作人員的不滿,致使管理人員思想意識懶散,工作積極性不高,無法達到預期的經營效果。

管理人員的收入與管理人員所處的崗位會出現不相稱的情況,企業的內部結構設計缺乏合理的規劃。管理人員的薪資報酬一般都與企業的管理規模、管理工作的難度、經營業績以及承擔的責任相符合,然而實際的工作現狀卻是相反,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很多不利的因素。

1.5財務管理體制有待健全

由於高校與企業的不分,就會導致校辦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兩種模式。第一種是事業法人在財務管理中佔據著主要的財務管理工作,企業就沒有任何自主經營權,事業單位就會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第二種現象是高校經常會利用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來管理企業,企業仍舊沒有自主經營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就失去了任何權力,這樣就會造成企業的法人產權權力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高校在對校企單位管理中就會存在很多管理問題,甚至會出現利潤損失情況。

還有一點就是財務核算不夠科學,產權出現隱形流失的情況,這種情況還比較嚴重。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高校校辦企業長期使用高校的資金費用,然後在開展經營活動時又將非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混淆在一起,在計算投資收益時效率較低,核算工作中沒有科學合理的方式。高校的部分領導對於財務管理體制不夠重視,逐漸忽視了對財務管理體制的約束機制,也沒有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財務監督機制,促使在開展財務工作中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相互牽引,做到權責明確、分工明確,因此企業在財務管理體制中就存在很多漏洞。

2 高校校辦企業的積極作用

高校校辦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隨著我國科技強國戰略計劃的實施,要促使高校校辦企業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才能發展高科技產品,不斷實現企業產業化,已經成為全社會關心和重視、支援的問題,並且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發展高校科技產業,加強高校校辦企業,不僅為高校提供了更加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和科研中心,還能夠為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將自身科研成果轉為生產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快速發展,還能夠健康穩步的走向市場。高校產業的發展,更對高校管理體制和運營體制實現了轉換,有利於改善高校的辦學條件,增強高校自我發展的能力。

3 最佳化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的有效策略

3.1積極轉變思想觀念,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尋找適合的發展模式

校辦企業在現代化的產業定位上,首先要建立一種長期發展的長遠目標,還要不斷積極參加各種國內外的合作競爭,這樣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尋找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才能使企業走向國際性和規模化,還要依靠國家的院校的扶持,開始自力更生,將經濟效益向多元化轉變,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走上市場競爭的大舞臺。

3.2明確產權管理,規範資產管理方式,制定現代化企業制度

校辦企業在現代化企業的建立中,還要將各項資產、債券以及債務徹底解決清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委託社會上的中介機構對校辦企業的各項資產債務風險進行評估。高校由校辦企業的創辦者轉變為校辦企業的出資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有限責任,然後在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牆,為企業和高校規避各種風險。

高校校辦企業要走上現代化的企業制度發展模式,將校辦企業管理部門的職能由有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來承擔,將資產的管理方式進行規範化,提升經濟效益。企業領導還要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體制,做好整個經營活動的財務核算和監督工作,儘量將企業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這樣才能為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

3.3加快企業結構最佳化調整,走上集約化經營之路

高校校辦企業要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時刻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情況的變化,進行合併重組等結構最佳化調整,構建高校企業集團。對科研成果要合理利用,對資產人員要最佳化配置,對發展模式進行不斷創新,走上集約化經營之路。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校辦企業產業雖然發展起步比較早,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發展速度相對比較緩慢,還存在很多新老問題需要解決。在新形勢下,我國的高校校辦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促使了我國高新技術的迅速崛起,對國民經濟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更為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蔡韋華.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7(7):70- 71.

[2] 張永傑.分析高校校辦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前沿,2018(14):83- 84.

[3] 吳朝陽.高校校辦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2):166- 168.

[4] 劉子斌.高校校辦企業財務管理規範化建設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190,339.

[5] 蔡韋華.關於高校校辦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中國商貿,2018(5):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