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在資訊時代下,學生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而資訊科技教育便是關鍵性內容之一,能夠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提高小學資訊科技教學整體質量。同時,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微課應運而生,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形式,為學生創造了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更好地學習知識與技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微課案例這一課題予以探討。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微課案例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浪潮中,資訊科技逐漸影響著社會大眾的生活、工作。在進入資訊時代後,如何高效處理一系列資料、資訊已成為亟須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資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漸顯現,需要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效率與質量,確保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微課概述
微課屬於精短影片,是指教師圍繞教學重點、難點、疑點,以影片的核心形式準確記錄某一知識點,詳細講解全過程。通常情況下,影片播放時間在5~10分鐘。也就是說時間短是微課的顯著特徵,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知特徵等,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時,微課內容單一,教師以某一知識點、技能目標等為基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可以反覆觀看這些影片,準確理解新的知識點,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微課資源容量並不大,師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觀看,甚至可以下載觀看,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逐漸對資訊科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外,在微課作用下,課堂教學環節得以最佳化,能進一步延伸、補充課堂教學,確保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二、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中微課應用實踐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的好奇心、探索欲極強,對資訊科技課程充滿了好奇。該課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教師不能一味地採用傳統教學模式,否則將會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導致課堂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在小學三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圍繞章節內容,全方位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科學設計、製作並使用微課。以“認識鍵盤”為例,學生可以根據微課所提供的步驟自行操作,完成教師在微課中設定的作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引導者等角色,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講解教學重點、難點,適當點撥學生,有效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準確把握新的知識點,使其能夠在一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理論知識,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在微課作用下,教師得以解放,而學生也置身在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中,有利於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提供個性化學習手段
微課是一種針對性特別強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圍繞資訊科技課程特徵,最佳化利用微課優勢,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研究的重要平臺,充分顯現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以“檔案與資料夾操作”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啟資料包中的微課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都是一些關於“檔案與資料夾操作”的方法。學生需要一一觀看這些影片,還要親自進行操作,如果存在問題,需要再次觀看對應的影片,重新操作,直到準確掌握新知識點為止,完成學習單上的任務。這樣可以增加師生、生生的互動,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為實現教學目標做好鋪墊。對於發放任務單形式來說,體現了任務驅動理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學習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設定任務的時候,教師要堅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設定的任務要有坡度,要符合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促使他們都能提高,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逐漸對資訊科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手段。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最佳化利用多項功能,比如,快進、暫停,觀看相關的影片片段,自主操作,自主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初識‘畫圖’軟體”為例,在學習相關章節內容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掌握情況,邊看邊畫,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總而言之,在資訊科技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在微課作用下,教師要全方位分析小學三年級學生各方面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最佳化課堂教學形式,不斷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技能,以此促進他們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何麗珍.在小學三年級資訊科技教學中應用微課案例分析[J].中國資訊科技教育,2015(8):19-20.
[2]宋紅梅.淺談微課在小學資訊科技課堂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