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體教學環境建設與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必須合理規劃、分步建設、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本文從高校多媒體教學建設發展思路、教學管理、環境建設和教學資源應用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進行較深入的探討,並結合實際提出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學管理
以計算機為基礎處理多種媒體資訊(文字、圖形、影象、音訊、影片、動畫)的整合技術,可擴充套件為人與計算機的互動方式,一般稱之為多媒體技術。由於它具有多重感官刺激、傳輸資訊量大、速度快、傳輸質量高、應用範圍廣、使用方便、便於操作、互動性強等優點,使得它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勢頭銳不可當,從而成為教育技術中的主流技術。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的輔助手段,對於合理規劃、分步建設、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大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著重探討綜合類高校多媒體教學建設發展思路、教學管理、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一、多媒體教學建設與發展思路
由圖1可見,影響多媒體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校、管理部門、學院、教師、學生、環境、資源、教材、課件、方法、管理等。因此,要提高多媒體教學的績效,必須從整體著眼,從具體人手,進行綜合規劃,重點建設,揚長補短,最佳化體系。
指導思想:多媒體教學環境建設是基礎,資源建設是核心,教學應用是重點,教師培訓是關鍵,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質量是目的。
建設思路:多媒體教學建設要統一規劃,資源共享;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系統最佳化,綜合利用;完警環境,豐富資源;加強培訓,擴大應用;強化管理,提高績效。
發展目標:透過硬體和軟體兩方面的建設,構建基於校園網的“資訊化教學平臺、網路化學習的平臺、現代化管理平臺”,建設以“資源共享系統,網路中控系統,課程中心繫統、自動錄播系統”為重點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實現教育現代化、資源全球化、教學資訊化、應用普及化、學習自主化、管理科學化。
二、多媒體教學管理
(一)制度建設
對多媒體教室建設、管理、使用、維護和多媒體教學培訓等實行“一方主管,多方配合”,“誰管理,誰負責”的管理模式,形成完善、配套、規範、統一的多媒體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體系,使多媒體教室建設、使用和課件製作等行有標準和作有依據。如制訂《多媒體教學要求及管理規定))((多媒體教室建設標準》《多媒體教室管理辦法》和《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規範》等一系列檔案,形成建設、培訓、申請、使用、維護、評價等規範有序、科學高效的管理程式,管理到位。
(二)激勵與約束機制
要形成定期的課件立項、質量檢查、評優表彰等獎勵配套制度;在約束方面,實行多媒體教室使用申請制度、裝置操作持證上崗制度、課程認證制度、課件准入制度、首次試講制度等。
構建由“質量管理、質量監督、質量評價”三大系統構成的最佳化的多媒體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具體內容如下:1.質量管理系統:著重於制度建設。構建以學院管理為主,學校、學院、系(所)三級管理系統。2.質盆監督系統:著重於過程管理。構建自檢、互檢和抽檢系統。3.質量評價系統:著重於目標管理。構建由社會、學校、院(部)等層次構成的質量評價系統,對未達到多媒體教學預期效果者限期整改。重點建設“課程中心”,實現對教師教學過程的有效監控和教學質量的準確評判。教務處定期將各學院多媒體課程教學質最的評估結果上網公佈,並與各學院的教學經費分配掛鉤,以調動學院主動抓多媒體教學質量的積極性。
三、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
(一)多媒體裝置管理平臺
建設視覺化多媒體網路中控系統。這樣可以實現:
1、優質課程資源的實時共享。由於校園大或多個校區,相當一部分選修課以及主輔修雙學位的課程由於學生分散或選課人多,教務很難排課。不是教師疲於奔命就是學生往返奔波,同時學校每年舉辦的多場水平很高的學術報告會,由於會場面積所限,受眾很少,教師、學生對此反映迫切,而網路中控就能夠解決其問題。
2、教學過程的實時監控。教學管理人員可以透過網路中控,在辦公室實時地檢查每個多媒體教室內師生上課情況。不必因為到教室內聽課給教師和學生帶來干擾。
3、多媒體教室管理服務的高效率與高水平。安裝網路中控後,如果多媒體裝置發生故障,教師立刻拿起講臺上的電話,這時主控室的監視器會自動彈出該教室的畫面,可排除簡單的故障,經過溝通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值班人員可以把教室的計算機介面接管過來,排除故障。
同時對遍佈各教學樓的多媒體教室的所有裝置與系統都能夠統一進行管理,對教蜓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時間、次數很方便的進行統計。
(二)多媒體裝置的配置
1、多媒體教室。根據40餘所國內高校的調研和我校的使用情況,我們認為,綜合類高校的多媒體教室率70%,座位率80%,多媒體課程率90%,多媒體教室滿足率100%,並注意大、中、小多媒體教室的合理搭配(使其比例大致保持為3:5:2),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在不同的學科中,多媒體教室率可有不同,如醫科最好100%,理工科要達到80%以上,文科(含經管)可適當減少。由於現在的計算機功能加強,所以一般多媒體教室的裝置可以簡化為:計算機、投影機、中央控制系統、功放、音箱、無線滑鼠、投影螢幕和控制講臺等。
2、建設精品課程自動錄播系統。為了交流推廣和資源共享,教育部門規定,凡申報和被批准的`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必須全程錄影,掛在網上。這樣除建設多個固定式自動錄播系統外,還需要移動式車載錄播系統或流媒體行動式錄播系統,流動使用。
3、多媒體教學資訊資源共享系統。建設容量較大、併發數較多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用於收集和存放包含動畫、圖片、文字、聲音、影片等多種型別、內容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訊資源,以及教學錄影節目、多媒體影片素材、多媒體軟體教程、網路版教學課件等各種教學資源。資源庫至少應包括多媒體資源庫,教學錄影節目資源庫,多媒體影片素材庫,多媒體軟體教程資源庫,網路版教學課件子庫,精品課程庫等子庫。
為便於檢索和提高執行速度,按文、理、工、醫等學科門類分割槽存放有關教學資源。
對以前的包含動畫、圖片、文字、聲音、影片等各種型別的教學資訊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和數字化轉換;今後對教學錄影節目、多媒體影片素材、多媒體軟體教程、網路版教學課件、網路課程、精品課程等各種教學資訊資源進行不斷豐富、建設和應用。
(三)多媒體課件平臺
建設集課程展示、課程管理、師生交流和課程建設於一體的“課程中心”,用以實現“充分展示教學體系和教學成果,有效推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構建開放的共享型教學資源體系,營造高效易用的網路教學師生互動環境,提供合理的課程管理和評測工具”的目的,進而搭建學校數字化和資訊化的教學與管理平臺。用於教學設計、課件製作、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訊,如動畫、圖片、文字、聲音、影片、網路課程、精品課程、教學課件等製作和存放。
建立“課件支援中心”,採用集中面授、分散自學、常時指導等方式,對教師進行教學課件開發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多媒體課件設計、多媒體素材獲取、多媒體課件製作等。培訓目標是使所有教師都能自己製作合格課件,以杜絕粗劣、不合格課件進人課堂。
對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能力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現代教育技術基礎和資訊化教學設計等。建議在新任教師崗前培訓中,增設《現代教育技術))和《大學教學方法》等課程,並實行新任教師“首次試講”制度。培訓目標是使教師能獨立策劃自己的教案,開展多媒體教學設計,顯著改善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
課堂教學的質量關鍵在於教師怎樣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從而達到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目的。教育技術只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輔助工具,利用它,可以把複雜的、口頭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心理學家研究證實,人類獲取的資訊,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一般人類能記住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同時聽、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現實環境,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多感官的綜合刺激,而且透過圖形互動介面、視窗互動操作、虛擬現實等技術可以實現人機互動對話。把多媒體技術引人教學,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限制,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個人潛能,實行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創造了客觀條件。
在課堂講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各種功能,透過將文字教材製作成多媒體軟體,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將一些文字性描述用相應的圖示予以顯示;把一些長期緩慢演變的結果透過動畫加以展現;把一些工作流程透過影片影象進行演示等辦法,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內容,易於理解,便於掌握,從而在單位時間內學到儘可能多的知識。
要充分發揮課程中心的作用:1.以精品課程標準可實現課程網站,分類展示各級精品課程、推薦課程、教學組織內課程、各專業範圍內課程;2.可實現互動教學:有知識點管理、智慧題庫管理(含規模複製)、智慧試卷管理、自測、網路考試管理、論壇、答疑與答疑集錦管理等、可實現獨特的教學考核管理(成績平均分歸一、最低分數線管理、加權成績檔案管理、學生學習預替等)、實現實驗預約管理(嵌人式模組)等;可實現“一對一”到“一對多”的授課方式和考評方式;3.透過實時、客觀、準確的資料彙總、統計和分析教學管理評估;4.由於考慮了保護教師智慧財產權,教師可透過許可權管理針對內容、時間、物件,進行資料建設、應用和互動教學;教師可透過設定將教學資料、課程錄影設定為線上觀看,不能下載。
五、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教育技術的選用不是越新越好、越全越好,而是根據需要輔助表達的物件,立足現有的教學條件,因地制宜,把傳統教育技術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科學的最佳化組合使用,達到揚長避短、相互補充的目的。
二是各校在裝置購置前必須經過充分的論證,以防盲目追求“現代化”,導致裝置購置後的閒置。
三是在加大硬體投人的同時,更應注重軟體建設,如各種課件的研製、開發、利用,網頁的製作,網上教學資源的維護與更新等,沒有軟體的支援,硬體也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