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與電子技術專案化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隨著基於“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電氣類專業課程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教學實施中採用了專案引領、任務驅動等實用的教學方法,實現了將理論講授貫穿於專案實踐中,使學生完成了知識學習目標和技能學習目標。“電路與電子技術”這門課程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專業課程而進行的課程改革,根據企業調研按照崗位操作需求在教學內容上打破傳統的按章節講授知識點,讓學生實現所學即所用,為學生的就業做好儲備,將原有的“電路與類比電子”和“數位電子”進行有機的整合,增強了知識的連貫性,並將與工作過程無關的理論性強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1課改團隊與專業課教師深度教研
1.1教學內容刪減。課改小組成員將傳統的“電路與類比電子”和“數位電子”兩門課程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彙總,並與“微控制器”、“PLC應用技術”、“變頻器技術應用”、“電機拖動與控制技術應用”、“礦山供電”、“工廠供電”等專業課教師多次逐一進行篩檢,將與後續課程無關的理論性非常強的知識點剔除,多學科交叉需求進行重點標註。
1.2教學專案設定。結合教研結果,課改小組成員對教學知識點進行重新組合,初步擬定專案名稱、任務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學時分配等相關內容。在任務內容設定時明確該任務具體為某一學科,某一部分服務的。再次與專業教師進行對接,徵求專業教師的意見,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基本敲定,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
2深入企業與企業專家、崗位人員建立密切聯絡
課改小組成員多次深入企業,主要我院在龍煤集團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東榮二礦、東保衛煤礦等企業,進行課程改革調研。透過與企業專家、技術骨幹、崗位人員進行交流,瞭解煤礦機電的主要職業崗位以及崗位技能需求,尤其是對涉及“電工與電子技術”基本理論方面的需求,將教學專案內容交予企業人員論證,並進行適當的調整。其中調整最大的部分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增加企業文化,增強學生責任感、榮譽感和集體觀念,培養學生有身處校園心繫企業的精神。企業人員非常認可我們走入企業瞭解需求的做法,我們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絡,他們可以隨時把需求反饋給我們,我們可以階段性的調整課程標準。
3制定符合崗位需求、適應專業課需要的課程標準
經過同行和企業人員的多方調研,小組成員制定了詳細的課程標準,在標準中確定了課程的性質與作用和課程的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明確了與其他課程的聯絡;確定了課程內容與學時的分配;詳細的學習任務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全面的課程職業能力訓練內容;教學實施建議,包括教材的選用原則、任課教師的素質要求、教學場地設施的要求、教學評價和考核方式,其中考核方式實行雙過關制度,過程考核和期末考試同時過60%才是本門課程及格,具體分配情況,如表2所示。“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標準內容詳細,確保不同教師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4結合學院實際教學環境編制校本教材
按照學習任務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教材整體框架為:專案背景,闡述研究專案的具體社會環境;教學導航,明確該任務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讓學生知到本次任務學習的目的.,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任務描述,佈置任務的具體內容;知識準備,提供學生本任務需要用到的新的理論知識,部分內容需要教師的講解;任務實施,要求學生動手實踐完成本次任務。最後是任務訓練,鞏固任務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設定任務的時候充分結合企業的需求和學院的實際教學條件,讓學生得到的實際鍛鍊與企業實際生產緊密相連,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很快的適應企業的需求,可以極大的縮短學生就業後的實習時間,完成高職教育的目標。此外,課改小組還在進一步完善教學整體設計和教學單元設計,製作電子課件。
5根據教學效果進行反覆調整
“電路與電子技術”專案化課程建設已經應用在教學中,在授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未預料到的問題,我們隨時進行調整。目前遇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學時的分配,實訓專案學時分配過少,學生對動手操作很感興趣,尤其是創新意識很強,這在我們課改初期是沒有預料到的,在調整的過程中,適當加大學生自主創新實訓的時間分配。綜上所述,透過我們對“電路與電子技術”課程建設,使得學生對枯燥的專業基礎課知識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後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和技能準備。
參考文獻
[1]唐索霞.對職教“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課改的探討[J].成功(教育),2013(18):140.
[2]周春輝.小專案教學在“電子技術基礎和技能”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