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古詩朗讀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讀準“有、無、來”三個生字的音。
2、能正確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在教師的指導下,大致瞭解古詩的內容。
[教學重點]
正確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瞭解古詩的內容
[教學準備]
磁帶 課文插圖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藉助課文插圖,引出古詩。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學生思考:從上往下,看一看,圖上畫著些什麼?
2、學生自由交流。
3、教師小結過渡:有人根據這幅圖,寫了一首古詩,老師讀給大家聽一聽。
二、初步感知,讀通古詩。
1、聽教師配樂感情朗讀古詩。
2、教師出示古詩,學生逐句跟讀,把古詩讀正確。
3、教師標註停頓,再次帶領學生朗讀,注意詩句中的停頓,把古詩讀通順。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4、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同桌互相聽一聽。
5、男女生對讀,齊讀。
三、瞭解意思,學習生字。
1、教師對照課文插圖,講解古詩的意思:遠遠看去,山是那樣綠,走近一看,溪水從山上緩緩流下,卻聽不到一點流水的聲音。春天已經過去了,可是花兒仍舊開放著,小鳥在樹上站著,有人走到它的身旁,它也不驚慌、不害怕。
2、學習“有”、“無”。
(1)指名讀古詩的'第一、二句。
教師板書:有、無。
跟老師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說話練習:同學們,你有什麼?
(3)教師解釋“無”的意思:“無”在這裡就是“沒有”的意思。
(4)思考:為什麼看到小溪從山上流下,卻聽不到一點流水聲呢?
(5)再次感情朗讀第一、二句詩。
3、學習“來”。
(1)指名朗讀古詩第三、四句。
教師板書:來。
跟老師讀,開火車讀,齊讀。
(2)端正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做做手指操。
(3)複習田字格。
(注意:中心點、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4)想一想,我們已經學過哪些筆畫?
(5)指導描摹“來”。
先看老師寫一寫,再自己書空練一練。
(注意:“來”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別是第二橫在橫中線上,一豎在豎中線上。)
(6)思考:為什麼春天過去了,花兒還開得那麼鮮豔;有人走過來了,小鳥一點也不驚慌、害怕呢?
(7)感情朗讀第三、四句詩。
(8)教師小結並揭示詩的名字《畫》。齊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古詩。
1、學生挑戰讀古詩,師生一起評一評。
2、學生表演讀古詩。
3、對照課文插圖,試著背誦古詩。
五、做遊戲,複習鞏固。
1、遊戲:“照鏡子”。
2、動腦筋:在這首古詩中,“有”與“無”是意思相反的,那麼與“來”的意思相反的又是哪個字呢?出示:去
模仿著找一找:遠 ——近
學生交流,教師圈出這6個生字。
3、齊讀(背)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