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閱讀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這些古詩,很好地體現了我國古代詩歌的美學價值。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充套件想象。”所以,我們在古詩教學時,除了讓學生能夠理解詩意,更重要是要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力。

一、解詩題,知背景

所謂“解詩題,知背景”,就是學一首古詩,首先須從題目入手,瞭解詩人的概況,以及寫這首詩的背景,從而懂得題目意思。每一首詩都是與作者的思想、經歷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經歷又無法脫離“社會”這個大背景、大環境。古詩的時代背景距現代很遠,對於現代的人們來說要做到細緻、深入地瞭解尚且不夠,何況是不諳世事的小學生?教學中只簡單地介紹作者無疑顯得太過蒼白機械,而將作者寫詩有關的背景內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不僅能提起學生興趣,而且對學生理解詩歌有著極大的幫助。

如學習《田園樂》這首詩,首先要了解這首詩的題目意思:樂,是快樂,樂趣。詩題的意思欣賞田園美景所得到的快樂。然後,我用講故事的方式講出王維的生平。王維(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輞川在今陝西藍田西南,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擅畫人物、叢竹、山水。古代人都信奉: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做官),王維也不例外。青年時期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一直在朝廷做官,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後來因為社會的動盪,時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詩現存約四百首,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所以題作“輞川六言”。這裡選的是其中一首。

二、抓字眼,明詩意

所謂“抓字眼,明詩意”,就是要抓住重點字詞,得用註釋和工具書理解這些字詞,再聯絡前後詩句弄清全詩的意思。“宿雨”指昨天晚上下的雨。“春煙”指昨天晚上下過雨之後,霧氣濛濛的樣子。“家童” 亦作“家僮”,舊時對私家奴僕的統稱。“猶”指還在的意思。“眠”是睡覺的意思。“山客”:隱居山中的人。把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後,整首詩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後空氣澄鮮,彌散著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綠的柳絲籠罩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嫋娜迷人。被雨打落的花瓣灑滿了庭院,家裡的僕人還未起床打掃,山裡的黃鶯叫得婉轉動聽,隱居的人卻睡得酣甜安穩。

三、想意境,悟詩情

所謂想“想意境,悟詩情”,就是反覆吟誦此詩,想想詩中所描繪的情景,領悟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關欣賞詩歌的美。詩歌是富於情感的,詩歌的語言美必須透過反覆體味才能領略得到。這首詩詩中有畫,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色彩和細節描畫。這首詩勾畫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桃紅、宿雨、柳綠、朝煙、花落、鶯啼等景物,和諧而富有詩意。詩歌題目中的“猶眠”一字最能表現詩人當時的內心感受。因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該打掃,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為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這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麼。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未掃”二字有意無意得之,毫不著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一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後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於身外之境一無所知。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的詩總是能以靜襯動,寫出靜中的生趣。如“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四、多聯想,做改寫

每次教完古詩,我都會要求學生髮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力,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小作文。學生在改寫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他在對這首古詩深化理解的過程,也是在對它的意境再創造的一個過程。如: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有一個學生就這樣改寫的:昨夜下了一場雨,使得山間的景色更加迷人。粉紅的桃花瓣上蘊含著昨夜的雨滴,顆顆晶瑩透亮,映襯出桃花更加嬌羞可愛。柳樹洗了個澡,看起來更加神清氣爽,翠綠欲滴,被清晨朦朧的雨霧給籠罩著,平添了一番情韻。詩歌的改寫既能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又能引導他們自然掌握相應的歷史背景知識;既提高了他們閱讀了解詩歌大意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字斟句酌的耐心,因為改寫時,一定要學會提取原詩中的可擴充套件資訊。

總之,古詩教學要靠教師加強自身文學修養,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興趣,帶領學生邁入古詩的神聖殿堂,使學生領悟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