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詩歌教學與傳統文化傳承
一.當前詩歌教學者對《課標》的誤讀
在當前執行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詩歌教學的目標有這樣一些表述:閱讀要求,“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背誦優秀詩文80篇”。於是,有的語文教師甚至某些語文教學研究者把這個目標解讀為“讀讀背背”。
然而,這種解讀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問題,那就是對學生的評價。“讀讀背背”該如何評價呢?如果按照《課標》上的說法,詩歌閱讀的評價應該是“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記誦積累過程的評價可以解讀為“背背”,而理解詩歌大意,僅憑“讀讀”就能行嗎?事實證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來看,很多地區都有詩歌賞析的考查題目,統計發現,這類題目學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為教師對《課標》的解讀是錯誤的,教學的過程也是不完整的,詩歌教學的目標沒有完成。“讀讀”似乎有隨意讀一讀的意思,目標不明確。
那麼,初中詩歌教學究竟應當教點什麼呢?透過詩歌教學,究竟應該培養學生哪些素質?筆者認為,如果斷章取義地解讀《課標》,必然導致誤讀。如果結合整個《課標》來解讀分析,不難發現,詩歌教學的真正目標,旨在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詩歌教學應該傳承的傳統文化
詩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讀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詩歌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在閱讀品味中吸收傳統文化豐富的營養,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讀出文采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詩文的文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詩歌語言凝練,更能突出地體現語言的文采。歷代詩人在創作中無不反覆錘鍊語言。閱讀欣賞詩歌,典雅飄逸的語言,令人賞心悅目。詩歌教學應該利用這些傳統文化精華,讓學生感悟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煉字是詩歌文采的基礎。“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詩人在詩歌中用詞之精確,令人歎為觀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的“懸”字,平中見奇,令人歎服。詩歌中錘鍊字句,言簡意賅,往往一字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讀來回味無窮。煉字的功夫彰顯詩人深厚的修養,文采自然飄逸。
修辭讓語言更優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現。漢語修辭手法眾多,使漢語成為最優美的語言。“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形象生動的比喻,“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工整的對偶,“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誇張,“零丁洋裡嘆零丁”的雙關。修辭在詩歌中的廣泛運用,使詩歌的語言精美、形象生動。
各種表現手法靈活運用,使詩歌的文采發揮得淋漓盡致。“燕然未勒歸無計”的`直抒胸臆,“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情景交融,“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徵、白描、託物言志、借景抒情、聯想和想象、以小見大、抑揚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也非常廣泛。
2.讀出美德
中華禮儀之邦,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崇尚禮儀、重視道德、注重修養。這些傳統美德,在詩歌中有著鮮明的體現。“詩言志,歌永言”,詩歌重在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而詩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華傳統美德的表現。
愛國主義是詩人表現得最多的情懷。在古代,愛國往往與建功立業、戍邊衛國、歌詠自然等情感融合,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其代表。
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形成了很多有價值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充滿豪情壯志是其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杜甫的《望嶽》,李白的《行路難》,讓我們看到,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詩人們總是樂觀向上的。儒家主張“窮則獨善其身”,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王維的《終南別業》,“達則兼濟天下”,如李賀《雁門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憂國憂民的責任感,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鄉關之思,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愛情與親情,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友情,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犧牲與奉獻精神,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
3.讀出美感
中國的傳統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貶斥假惡醜。詩歌創作特別提倡追求美感,詩歌教學中也應該注重感悟詩歌表現出來的美,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詩歌注重錘鍊詞句,注重修辭,注重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化,形式多樣,最能體現語言的優美;詩歌注意節奏和韻律,注重平仄和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反映出詩歌的音樂美;詩歌中總是描繪中林林總總的形象,並融入了詩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詩歌中表現出詩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負,具有獨特的情感美。
在閱讀感悟詩歌的時候,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中獲得審美體驗,享受審美樂趣,讓語文教育起到美育的作用。
綜上所述,如果在詩歌教學中能做到讀出文采、讀出美德、讀出美感,那麼,詩歌教學就能走出“讀讀背背”的隨意性誤區,提高詩歌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