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金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就是教學過程中實時記錄所記錄下來的東西,那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孫雙金課堂教學實錄,內容僅供參考。
孫雙金課堂教學實錄1
師:剛才這堂課因為詩歌的情感比較沉重,杜甫的詩的最大特點,有人說是沉鬱頓挫,是不是?杜甫他是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所以同學們剛才學得也比較凝重,學得非常沉重。下面幾首詩我們要比較活潑一點。
師:我們來看看古代詩人,他們在送別朋友的時候,(板書:送別)他們是怎麼表達他們的情感的。(補充板書:送別組詩)今天這堂課呢,孫老師要帶大家學習第一組詩,所以我們就把它稱為(師生齊讀)送別組詩。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先學第一首(螢幕出現《贈汪倫》並配樂),一起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讀得很好,這首詩是誰寫的?
生:(齊答)李白。
師:李白寫給誰的?
生:(齊答)汪倫。
師:誰知道汪倫是什麼人?你說。
生:汪倫是個鄉下人,他也非常地喜歡寫詩,可是他自己不會寫。
師:基本講對。汪倫是安徽涇縣人,他是個釀酒師,他非常喜歡詩歌,非常地仰慕詩人,尤其是當時唐朝鼎鼎大名的詩人,誰?
生:(齊聲大聲答)李白。
師:李白詩寫的好,好到什麼程度呢?被皇帝傳到宮裡面去寫詩給皇帝看,用現在的話說,李白是當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他非常仰慕李白,他怎麼見到李白呢?(指著一位男同學說)你知道你說?
生:他是寫了一封信給李白,上面寫著他那邊有十里桃花,還有萬家酒店,李白很喜歡喝酒,所有就來了。
師:李白喜歡遊玩祖國的大好河山,喜歡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是不是?一個十里桃花,一個萬家酒店,正中李白下懷,於是李白就來到桃花莊上。到那裡一看,只有桃花潭一圈桃花,只有一個姓萬的人家開了一家酒店,但是李白有沒有怪汪倫呢?
生:(齊答)沒有。
師:他就欣然住在汪倫家裡,和汪倫飲酒談詩,成了非常好的知己朋友,這首詩就是李白離開汪倫的時候,寫給汪倫的。再把它吟誦一遍。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這首詩比較好理解的,詩的意思你們會解釋嗎?
生:(齊答)會。
師:誰來說說看?這首詩比較好懂的,我請沒有發過言的,你來試一試。
生:李白乘舟將要離開了,忽然聽到岸上有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深千尺,不過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
師:你叫什麼名字?
生:馮超。
師:馮超同學基本解釋的準確,90%,老師不講能夠理解90%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好,如果你能把嘴巴張大一點,聲音響亮一點,自信一點,就更棒了!我們掌聲給他好不好?相信馮超下面的發言會更精彩,請坐。
生:(齊答)好!(掌聲響起)
師:誰再來解釋一下《贈汪倫》?你來。
生:李白乘舟將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一陣陣歌聲,桃花潭水雖然深千尺,但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師:你叫什麼名字?
生:趙婷婷。
師:趙婷婷回答的非常好,已經達到98%了,我們掌聲獻給她。
(掌聲再次響起。)
師:讀詩基本意思懂了,我覺得還沒有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讀這首詩你有問題嗎?你們討論討論看有什麼問題?
(生小組討論。)
師:交流一下,能夠發現問題的同學有雙慧眼,火眼金睛。(指名問)你發現什麼問題?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為什麼比不上汪倫給我的情意?
師:是啊,桃花潭的水深千尺,為什麼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意呢?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不同的問題嗎?(指名問)你的問題?
生:既然李白捨不得離開汪倫,他為什麼要離開汪倫呢?
師:沒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之間總是要離別的。(豎起大拇指)好的,能夠發現問題比發現不了問題總是要好。你的問題?
生:我的問題是汪倫把李白騙過去,為什麼他們還能成為好朋友?
師:我來讀詩。你們能不能再發現一點問題?“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這時已經來到哪裡了?你的問題是什麼?
生:為什麼要在李白要走的時候才來送別呢?
師:(興奮地)聽到沒有?為什麼要在李白離開汪倫的家,上路之後,來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時候,汪倫才來送呢?他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送客
會這樣送嗎?
生:(齊答)不會。
師:你肯定在家裡就要這樣送了,是不是。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時候才來送呢?你們這時候就做做汪倫,猜想猜想,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幾種可能呢?為什麼到這個時候才來送呢,幾個人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教師在其中一組學生中小聲提出問題。)
師:好,坐正。“天一學校”了不起的,“天一”不是天下第一嗎?我來看看“天一”的學生是不是天下第一。你說說看。為什麼早不送、遲不送,偏偏到這個時候再來送了呢?
生:因為這裡有汪倫和李白的美好回憶。
師:什麼回憶?為什麼汪倫早不送、遲不送,偏偏要等到李白坐到船上才去送呢?
生:可能因為他們在這裡相遇。
師:可能他們在桃花潭邊相遇的,汪倫是從桃花潭把李白接來的,所以故意到桃花潭來送他。接的時候在桃花潭邊接,送的時候也在桃花潭邊送,讓李白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你叫什麼名字?
生:馮松。
師:這是馮家的觀點,了不起,在哪裡接我也要在哪裡送,給李白留下難忘的印象。馮家的觀點。
生:有可能是李白沒有告訴汪倫,而後來汪倫知道就急匆匆地趕到桃花潭送他。
師:說明李白是不辭而別,汪倫知道這個情況後匆忙來送。你叫什麼名字?
生:徐暢。
師:徐暢,這是徐家的觀點。不同的,我就喜歡聽到不同,看你們的小腦袋瓜聰明不聰明。你說。
生:我的觀點是:我們一般送親人是在家裡送,汪倫故意不在家裡送,特別安排走的時候送,這樣給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讓他記住汪倫這個朋友。
師:叫什麼名字?
生:我叫殷濤傑。
師:殷濤傑,殷家的觀點是什麼觀點。你們聽聽看,故意在家不送,讓李白到桃花潭,突然趕來還要踏歌相送,給李白終身難忘的印象,給李白一個驚喜。
師:殷濤傑,真是大腦袋,大腦發達,這個想象超出一般。你說說看。
生:可能是因為李白喜歡喝酒,而汪倫又是釀酒的,他在家裡特地為李白釀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釀好,急急忙忙地給李白送了過去。
師:專門為李白特製太白酒,酒還沒有釀好,李白突然有事要走,急急忙忙趕去相送。你姓什麼?
生:張。
師:張,這是張家的觀點,又是一種奇特的觀點。你說。
生:我認為是他們一起到酒店去,然後汪倫給他準備了一桌宴席給他送行,然後李白走的時候,就在那個裡面給他送行了。
師:已經在酒店送過行了?
生:對,然後就在那邊拍打唱歌。
師:已經在酒店送過行了,送過行之後,他覺得就這樣把李白送走還不夠。我是寫一封信把人家騙來的,現在人家走了我就這樣送別不行?再次趕到桃花潭邊踏歌相送。一送李白上路,二送李白上船。你叫什麼名字?
生:莜玲瑩。
師:莜玲瑩,給莜玲瑩掌聲,(掌聲響起)莜家人就是聰明。還有不同的觀點?不得了,真是天下第一,來,這個天下第一的人再說一個。
生: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李白的名氣很大,所以汪倫想組織一個很大活動來告別李白。
師:你的想象當中,不是汪倫一個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個村子的人都組織來踏歌相送。那個場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來都要走了,突然聽到一陣陣歌聲傳來,李白坐在船上還坐得住嗎?
生:(齊聲答)坐不住。
師:李白就要站起來,跳上岸去,握住汪倫的手說:“汪兄啊,你真是對我太好啦!你這樣的情意我怎麼表達呢?我一介書生,沒有什麼可以送給你,拿筆來。”於是,李白揮毫寫下了《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兄啊,就把這個送給你吧。”汪倫收起了李白送給他的詩,把它當作傳家之寶,一代一代傳下來,這首詩就是面對當時的此情此景李白即興揮毫寫下的,我們一起來吟誦一下好不好?
生:(齊聲答)好!
(生有感情地朗誦。)
師: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縱有千尺深,也深不過汪倫對我的感情啊。在家送一下感情就深了嗎?送過了再送,不是我一個人送,把一個村的人都組織起來送,抬著美酒,踏歌相送,這才能感動李白。起立,一起搖頭晃腦地吟誦一下。
(全體起立,配上音樂,全體動情地吟誦。)
師:我只看到一個搖頭晃腦的晃起來了,你們太拘謹一點,還可以放開一點嗎?看我這裡,能不能背下來。不看螢幕上的,看著我這,《贈汪倫》你們可以動起來,要做動作的可以做動作。
(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有感情地背誦。)
師:請坐,這首詩是誰送誰呀?
生:(大聲答)汪倫送李白。
師:汪倫用什麼形式來送李白的?
生:(齊聲答)踏歌相送。
師:汪倫是以踏歌相送的式。(板書:以歌相送)這是汪倫以歌,踏歌的方式來送李白的。古代詩人送別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用歌聲來送別,還有什麼送別的方式呢?我們來看看李白他是用什麼方式來送別他的朋友的?(螢幕出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讀。(師聲情地朗誦)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配上音樂,生齊聲朗讀。)
師:你知道孟浩然是什麼人嗎?
生:(齊聲答)詩人。
師:(豎起大拇指)也是唐朝的詩人,比李白大11歲。當時的名氣比李白還要大,但是和李白的感情非常好,這首詩是李白在黃鶴樓送別誰?
生:(齊聲答)孟浩然。
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什麼意思?解釋,你來。
生:(一女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斷斷續續答)老朋友向西辭別黃鶴樓,在春天的時候要去揚州。
師:在什麼時候?在煙花三月,在繁花似錦的時候,在這麼好的季節要乘船到揚州去。請坐。“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什麼意思?你來。
生:朋友的小舟離我越來越遠,我只看見那長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邊流去。
師:孤零零的一隻帆船越駛越遠,最後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長江水浩浩蕩蕩流向天邊,它流去的水嗎?還流去了什麼?帶去了我對孟浩然的思念,帶去了朋友的友情,這種思念啊,就像滾滾的長江水一樣永不停息。你說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看著詩人孟浩然離去,看了多長時間?你說說看。
生:看到天色已暗了下來。
師:你說天色暗了,什麼地方寫天色暗了?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什麼地方寫天色暗了?要根據詩來想象,不能離開詩。你說。
生:我根據“孤帆遠影碧空盡”這句話知道了,李白是直到帆船沒有了影子之後才離開的。
師:孟浩然離開黃鶴樓,走啊,走啊,等那個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那個李白在那裡站了多長時間?你猜猜看,用現在的時間,你大概用了多少時間?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你說大概用了多長時間?
生:可能接近半個鐘頭。
師:半個鐘頭,有不同的嗎?你說。
生:我認為他看了半天。
師:看了半天,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他看了半天多。
師:半天多,那個船消失之後,李白是不是掉過頭就走了呢?
生:(齊聲答)不是。
師:他還在那裡看,他看到什麼——“唯見長江天際流。”他還在那裡看那長江水滾滾流向天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指名)你這樣送過客人嗎?實話實說。
生:我沒有。
師:你這樣送過客人嗎?
生:沒有。
師:你這樣送過客人嗎?
生:沒有。
師:我也沒有。看看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深到什麼程度了?讀
(生齊聲朗讀。)
師:非常整齊,非常響亮,但是不像李白的情感。誰來像李白那樣吟誦一下?莜同學,剛才發言最漂亮的'莜同學。
(莜同學高聲地朗讀)
師:掌聲給莜同學。(掌聲響起)你的嗓音非常好聽,讀得也非常響亮,如果你能讀得適當再含蓄一點,(教師示範前兩句)我相信你能讀好,我們掌聲給她。(掌聲又響起)
(莜同學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教師示意語速減慢。)
師:進步了,掌聲給她。
(掌聲再次響起)
師:(教師範讀最後兩句)是不是更有味道一點?你來有味道一下?坐在位子上吟誦一下。
(生紛紛坐在座位上搖頭晃腦地吟誦。)
師:(指名)你的頭搖得最好,我們給掌聲他。(掌聲響起)但是幅度不能太大,一大話筒就跟不上了。(全體學生笑起來)
生:(搖頭晃腦地)有感情地朗讀。
師:掌聲給他。(掌聲響起)前面你們一個都沒有晃起來,這堂課你這樣晃起來,孫老師真高興。“孤帆遠影碧空盡”越去越遠,“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李白是以歌聲來送別孟浩然的嗎?
生:(齊聲答)不是。
師:他是用什麼方式來送別他的?你說。
生:是用目送。
師: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的。(板書:目)就在那裡看啊,看啊,這場面是多麼的感人啊。古人就是不唱歌就這麼看著也能把感情表達出來呢。我們再看看古代詩人還有什麼樣的送別方式?第三首《別董大》(螢幕出現《別董大》)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師:想不想讀?
生:(齊聲答)想。
師:大聲讀,齊讀。
(配上音樂,生齊聲朗讀)
師:高適是唐朝著名的什麼詩人?知道嗎?邊塞詩人。他一個好朋友著名的琴師叫什麼人?董大,千里迢迢去看望高適,朋友聚會終有一別,那一天,董大要離開高適了,是在什麼樣的天氣呢?“千里黃雲白日曛”
,烏雲滾滾,遮天閉日,大雪紛飛。“北風吹雁雪紛紛”
,大雪紛紛地下著,這樣的天氣,人心裡好過嗎?(指名問)你說這樣的天氣人心裡感到怎麼樣?
生:心裡感到沉悶。
生:悲哀。
生:心裡感到十分地難過。
生:傷心。
師:傷心、壓抑。天氣是這樣的天氣,而且我的朋友就要離開我了。本來朋友的離別就非常的傷感,加上這樣的天氣,傷感中加上傷感,沉重中加上了沉重。作為一代大詩人高適,能讓他的朋友帶著傷感、帶著沉重、帶著這樣鬱悶的感情踏上漫漫行程嗎?
生:(齊聲答)不會。
師:作為好朋友能這樣讓他走嗎?
生:(齊聲答)不能。
師:於是好朋友說了句什麼話?讀。
(生齊讀三、四句)
師:什麼意思?
生:不要擔心路上沒有知音,因為天下很多人都認識你。
師:(指名問)你說說看這句話什麼意思?“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生:不要擔心前面的路程裡,沒有一個知己,天下人都認識你。
師:不要擔心漫漫的長途中沒有你的知心朋友,天底下誰人不知道你董大的名字呢?琴彈得那麼好,你是大名鼎鼎的琴師,音樂家,聽到這樣的話,你說董大的心情怎麼樣?
生:他的心情從黑暗一下子轉到喜悅。
生:他的心情可能有點放鬆。
師:放鬆,你說。
生:他的心情可能變得開朗起來了。
師:變得開朗起來了。對呀,這樣的千里黃雲、這樣的白雪皚皚,對於董大來說都變成美好的景色。於是他歡快地、喜悅地、開朗地踏上他的漫漫長程。高適是用什麼來送別他的朋友的?是目送嗎?是歌送嗎?是用什麼來送他的?你說。
生:語言。
師:是用暖人的話語來送別朋友的。(板書:話)鼓舞人心的,暖人的話語,人聽了之後就像一陣熱浪湧上心頭。讀《別董大》。
(生齊讀)
師:好!拿起第四首詩,發給你們的講義《渭城曲》,自己把這首詩讀一讀,放開聲讀。
(生自由地讀)
師:誰來把這首詩讀一讀,你來。
生:大聲地朗讀。
師:你把這首詩的解釋再讀一讀。
生:(看著講義)大聲地朗讀解釋。
師:請坐,我們一起把這首詩朗誦一遍。《渭城曲》齊。
(生齊讀)
師:這首詩中王維是用什麼方式來送別他的朋友的?
生:(低聲)酒。
師:大聲說。
生:(大聲)酒。
師:(板書:酒)朋友啊,再幹了這杯酒吧,向西走出陽關之後,你再也見不到你的朋友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多麼感人的。同學們,古代詩人送別他們親朋好友的時候,可以以歌相送,可以以目相送,可以以話相送,也可以以酒相送。不管是以以歌送,以目送,以話送,以酒送,最根本的還是要以什麼相送?
生:真情
師: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板書:情心)只有這樣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才能寫出這樣千古流傳的詩句。這四首詩你喜歡嗎?
生:(齊聲大聲說)喜歡。
師:請你選擇一首讀給我聽,或者背給我聽,自己選一首。
(生自由的朗誦)
師:誰來?勇敢的孩子?(面帶微笑地說)誰沒有發過言的,把手舉高一點,把手搖一搖。告訴我你沒有發過言,好多人都發過言的,你還再搖嘛!(指名說)你沒有發過言的,你來背一首。
生:有感情地背誦《贈汪倫》。
師:好,誰還要來吟誦一首。(指名說)你來吟誦一下。
生:有感情地背誦《渭城曲》。
師:好。我們這樣來連誦一下,把書放下,我誦上句,你們誦下句,你們說好不好?
生:(齊大聲地說)好!
(師生互動,吟誦了《渭城曲》和《贈汪倫》這兩首詩)
師:大家誦得很好。我們今天學了一組古代詩人送別的詩。我們瞭解古代詩人是多重情意啊!這節課馬上就要下課了,下課後孫老師就要和同學們告別了,回到南京去了,你怎麼送別孫老師呢?
(生竊竊私語)
師:誰來送送我?你用什麼方式來送我?(向一位男同學走去)(舉起大拇指,笑著說)重情意,夠朋友。你來。
生:孫老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你走了,我們會想念你,相信有一天我們還是會再見面的。
師:相信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握個手,(師生握手)請坐。
師:(指名問)你怎麼送別我?又遇到一位朋友、知己。
生:孫老師,你不僅是我們的
師,還是我們的知己,我們會永遠記著你。
師:謝謝,謝謝,稱我是他的知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請坐。朋友,握個手。(師生握手)
師:(指名問)你準備怎樣送別孫老師。
生:孫老師,緊緊地握一下手,(師生握手)
師:用握手的方式來送別。握了又握,握了又握,久久地不肯散去。
(全體學生大笑。)
師: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孫雙金課堂教學實錄2
師:老師們,早上好!同學們,早上好!
生:老師好!
師:誰來背兩首古詩?你們最喜歡的古詩是什麼?
生:我最喜歡杜甫的《望嶽》(背誦: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師:你最喜歡杜甫這首詩中的哪兩句話?
生: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師:你以後在人生道路上,一定也能“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你還喜歡誰的詩歌?
生:我最喜歡李白的《靜夜思》(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師:現在雖然是白天,但你把我們帶到了寧靜的夜晚……我們已經觸控到李白對家鄉、對親人思念的情懷。誰再來背一首?
生:我喜歡李白的《夜宿山寺》(背誦: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師:聽了你的朗誦,彷彿把我們帶到了如夢如幻的、靜謐的、山上的寺廟裡那種獨特的情境之中。李白的詩很多,我們再背一首《早發白帝城》……
生:(齊背)
師:今年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逝世七十週年。引用魯迅的話來引入今天的課。他說,一個民族如果不能產生自己的偉人,那是一個可悲的民族;但一個民族產生了自己的偉人,後人卻不知道崇拜自己的偉人,這個民族是更可悲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是詩歌的王國,在詩歌燦爛的星空中有許多閃亮的星星。其中最閃亮的一顆,就是誰?
生:李白。
師:好,今年我們就走近李白,學習李白、研究李白,去欣賞李白、崇拜李白。好,上課!
生;(起立)
師:你瞭解李白嗎?後人都怎麼稱李白的呢?
生:稱他叫詩仙!
生:酒仙。
師:是的,李白不僅是酒仙,還是詩仙,(板書:李白是仙。)我們來看看唐朝另一位詩人怎麼稱李白的呢?
(出示杜甫《飲中八仙》。師吟誦:“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師:這個酒仙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唐玄宗與愛妃楊貴妃在沉香亭畔欣賞牡丹……馬上彈起了美妙的曲子,可李隆基並不高興:“……陳詞濫曲,去,把李太白找來……只聽到高聲歌唱……李白已經喝得酩酊大醉。……快,皇上有請。……君自去,我是酒中仙。……把李白扶上馬……唐玄宗親自調了醒酒湯。……拿酒來!我李白斗酒詩百篇……於是,杜甫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飲中八仙》。讀……
生:(讀)
師:從這首詩中看出李白是……是……
生:詩仙。
生:酒仙。
師:詩仙和酒仙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走進李白的詩歌。
(出示:《望廬山瀑布》)
師:(朗誦)《望廬山瀑布》,誰來誦一誦?
生:(朗誦)《望廬山瀑布》
師:真好,給點兒掌聲。我感覺飛流三千尺的瀑布撲面而來。好,我們也來朗誦。
生:(齊誦)
師:“香爐”是廬山上的一個……
生:山峰。
師:是的,山峰,不要這麼猶豫。放鬆一些。為什麼香爐峰上生出的是紫煙呢?
生:可能是李白喝醉酒了。
(笑)
生:可能是陽光照射的原因。
師:……升騰起來的就是,紫色的雲霞。這樣的紫色雲霞升啊升啊,一直升到哪裡去了?
生:天上。
師:你看到過這樣的景象嗎?
生:沒有。
生:沒有。
師:這樣的景象我也沒有看過。這種景象只有仙境中才有。我們來讀。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
師:有點兒的感覺了,把我們帶到半空中了。(笑)誰再來讀?
生:
師: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裡你最欣賞哪一句呢?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
生:……誇張
師:…… 讀。
生:……
師:只有三百尺,還不到三千尺。
生:(再讀)
師:你還喜歡哪一句?
生: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把銀河……這是什麼呢?
生:這是幻想。
師:準確的說,這是……
生:想像。
師:(板書)這是怎樣的想像呢?
生:這是非常瘋狂的想像。
師:你把瘋狂英語聯想到詩的意境,可不沒了。
生:這是非常美好的想像。
生:這是非常誇張的想像。
生:……
師:孫老師覺得這是非常神奇的想像。……這是李白最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朗誦。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我來配上音樂,(播放音樂)誰來誦讀?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我彷彿看到一個小女孩兒站在我的面前。誰再來?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這是一個奔放的李白,該放的時候,該收的時候,第三、四兩句更好。誰再來?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這是李白的知音啊!你是一位女李白。
(笑,鼓掌)
師:後人去了廬山,都不敢寫詩……唐朝中期,一位叫做徐凝的,他揮筆寫下了《廬山瀑布》
(出示: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直。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生:(讀)
師:這裡的徐凝把廬山比作什麼?
生:比作白練。
師:兩者比較,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生:我更喜歡李白的,他的詩歌很誇張。
師:你的呢?
生:我也更喜歡李白的詩歌,他的詩歌誇張、大膽。
生:徐凝的想像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李白的想像,我們做不到。
師:這就是詩仙……
生:李白的詩歌把我們帶入仙境,而徐凝的詩讀了之後,我們還在人間。
(笑聲)
師:有不同的說法嗎?我喜歡不同的意見。
生:“雷奔入江不暫直”,暫時的。
師:蘇東坡也來到廬山,……想到李白的詩,他也作罷。隨行的和尚就……徐凝的詩給蘇東坡看。你猜猜看,蘇東坡怎麼做的呢?
生:
師:蘇東坡鼻子裡哼了一下。
(笑)
師:(出示《戲徐凝瀑布詩》:)為什麼蘇東坡不喜歡徐凝的詩呢?因為他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朗誦一下。
生: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師:後人稱李白是仙,可不是僅憑一兩首詩來定論的。(出示:《夜宿山寺》,朗誦)誰也來?生: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師:一首詩,有詩眼。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什麼呢?
生:高。
師:真準。誰來朗誦?
生: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師:有味兒。從哪些句子當中看出呢?
生:從“手可摘星辰”中看出。
師:一伸手就能摘星辰。你的手摘過什麼?
生:(不知所措)什麼也沒摘過。
(笑)
生:我的手摘過蘋果。
生:我的手摘過……
師:你摘過星星嗎?
生:沒有。
師:你摘過星星嗎?
生:沒有。
師:你摘過星星嗎?
生:沒有。
師:我也沒有摘過星。……
師:把這種仙境,把這種仙氣誦讀出來。
生: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掌聲欲起又止)
師:你讓我看到入夢如幻,虛無縹緲。我們一起來。
生:(齊誦: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師:你看,李白的詩中總是充滿了……誇張,充滿了神奇的想像。
讓我們再次走進李白的詩。
(播放音樂,出示《秋浦歌》)
師:(朗誦: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掌聲)
師:你來。
生: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熱烈掌聲)
生: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熱烈掌聲)
師:我的白髮有三千尺那麼長啊!原來是憂愁有這般長。對著鏡子,不知怎麼一夜滿頭青絲怎麼變成了白髮。如果上一首詩是“高”的話,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呢?
生:長。
生:愁。
師:長,是看到的。愁,則是……你欣賞這句話中的什麼呢?
生:我欣賞“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師:……在詩仙的眼中,憂愁都是豪放的呀!我們一起來誦一誦《秋浦歌》。
生:(齊誦)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師: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你知道,李白為什麼有這麼長的憂愁嗎?
生:因為李白寫詩這個年代已經是國破家亡。
師:安史之亂……
生:他已經超過了五十多歲了(57)……
師:說得好。李白是一個胸懷大志滿腔抱負的人。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有一次,湖州司馬迦葉遇到李白,問了一句:先生尊姓?他……即興賦詩一首。
(出示: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師:以後有機會,孫老師還會給學生上《李白是人》,《李白是俠》。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