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初中作文教學建議

初中作文教學建議

教學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吸取他人的經驗能幫助自己提升教學質量,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學建議,一起來看一下吧。

初中作文教學建議篇一

作文在中學考試中佔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也就說除去了基礎知識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決定著考試的成績,所以我們必須關注語文作文教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觀察、分析周圍的事物,用自己的話寫出觀察的結果和感受。”這裡就說出了寫作不是胡編瞎造,需要的還是要學生寫出自己的深刻感受。學生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為真實,只有真實的感受才能流露出完美的語言。作文教學需要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感受。

一、投入生活,在生活中尋找感受

寫作的源泉永遠是來自於生活,作文教學要讓學生投入自己的生活中,感受自己的生活,再將自己的感受詳細地描寫下來,一開始可以只是點點滴滴,但是到了後面就會積攢的很多。這時候會有很多學生提問“老師我也在寫自己的生活,可是我怎麼就是寫出來?”這個問題就是這位學生在觀察生活東西的時候缺少細心,在觀察完了之後又缺少了一部分的感受,所以我們就是需要慢慢培養學生的感受。還有的學生會提問了“老師為什麼我是可以觀察,也可以寫出來,但是寫出來的不是自己的感受”。這樣的學生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借鑑多了,而無法再次寫出自己的想法。還有就是他會觀察但是總是沒觀察到具體的點上面。這類現象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為我們對學生缺乏正面引導。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引導學生們去融入自己的生活,這時候我會先花上兩節課的時間去讓學生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學生們可以從中感受出每個人物做出的貢獻,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感受出這些人物的點點滴滴。這樣可以接受這些人物每一個感動的衝擊,放大學生的感受能力,這個時候我就會趁熱打鐵寫一篇800字的看後感。再讓學生們分別對每個人物做出點評,讓學生們從細節中著手。

讓學生的感受能力得到發展,就要讓學生學會真正的成為生活的主人,融入自己的感情生活,然後產生深厚的感情。要重視學生的課後實踐課和學生的課後生活。其實寫作文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發展學生的品德。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只注重學習成績,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壓力影響,讓學生只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所以我們也需要讓學生關注外面的世界。

有些學生就跟我說他們可以很好地寫出敘述文,但是對議論文無從下手,這讓他們很糾結。我說你們這是缺少自己的主見,缺少看法。在反思了之後,我偶爾讓學生看看報紙,《百家講壇》《新聞聯播》當學生看到這些的時候往往會激發他們對一些事物的看法,還有就是看《百家講壇》的時候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一些知識點的新的認識。看報紙的作用就是培養學生的主見,畢竟報紙包含了很多的觀點、很多知識在裡面。在看完報紙之後,要求學生寫出對某一事件的看法,為學生們寫作增加了很多的素材。

二、作文的寫作業是需要具體的方法與指導

1.探索身邊的事情

有時學生的過完一天感覺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感悟,有的時候也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反思。只有反思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感受,因為學生在反思中可以對自己一個反問,我今天都做了一些什麼。比如說我今天背誦了一篇古詩,這時候就可以反思:我這篇古詩僅僅是應付老師嗎,我還可以將這個古詩運用到什麼地方,我今天出了背了這篇古詩還可以背誦其他的什麼?當然除了這些反思,我們可以總結一些道理,比如說以後對人生的態度,每個人對這個社會的幫助。反思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天睡前的時候可以反思一個小時或是半個小時,再將這些反思寫下來,這就是一些很好的素材。

2.運用聯想

聯想的廣告語就是“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其實世界上的發明創造很多就是靠的是聯想,比如魯班發明鋸子就是透過看葉子上面的形狀割破手指,而發明了鋸子。學生可以經常鍛鍊一下自己看到的某一事物,聯想到其他事物或是事件。又或者是學生感受到了痛苦,然後聯想到幸福。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度,需要學生們長期鍛鍊。這樣的思維跨度大但難度並不大。經常這樣思考問題的人,思維會變得更加靈敏,心胸會變得更加開闊。就像韓寒在接受1999年《新概念作文》複賽的時候,就是一個跳躍性思維寫出了一篇獲獎作文《杯中窺人》。

3.展開想象

既然體會了生活,就不能沒有想象的能力。學生時代是想象力最為豐富的階段。我們要將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出來,合理運用起來。學生展開想象的時候會用自己的經驗和熟悉的感覺建立一個新的形象,有可能開發出一個動作。比如說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一隻蝴蝶在我面前飄過。”我們就可以想象一隻歡快的精靈圍繞著我飛舞。想象的能力可以讓一篇文章更加生動而富有感情,作文不再是一篇死板的記事。這就需要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事物,進行合理地想象,說出自己的感受。

初中作文教學建議篇二

初中是整個中學學習的初級階段,這是學生由少年向青年發展的時期,有著與小學、高中不同的特點,他 們獨立追求與感受的個性日益突出,活潑、想學但基礎薄弱,還很幼稚;對生活、社會、客觀世界充滿新鮮和 好奇,但認識不足。表現在作文中,往往是不會選題、不會集材、不會謀篇、不會措詞,其問題的結症是我們 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的傳統教育形式,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老師給他們命題、提示,甚至提供題 材;這種照葫蘆畫瓢的結果是:一種形式、一個材料換個題目學生從小學帶進了初中,或許還要帶到高中和更 高階的學校。長此以往,我們培養出來的將是怎樣的社會人才。面臨這種局面,我們的作文教學方法必須改革 .然而,出路何在?在這裡我僅就多年來在初中作文教學方面遇到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從港、臺和國外中學作文教學看我們的差距

在港、臺和日本及一些西方國家作文訓練方式大多以命題作文為主,但題目要求寫的內容是學生親身經歷 、耳聞目睹的,或者是比較熟悉的、感受比較深刻的。由於所寫的東西針對性強,大多是發生在學生身上,比 較具體和實際,易於發表看法,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這就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同時也避免 了那種空發議論的傾向。我們現行的作文訓練從命題的形式來看與境外的差別不大,但我們的學生生活的範圍 很狹窄(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極為有限,寫作時普遍感到內容貧乏、無從寫起, 有畏難情緒;老師對這個問題又往往是命題的同時交給學生題材,讓學生按範文依葫蘆畫瓢,學生始終在教師 的“卵翼”下寫作,培養的是學生的惰性,獨立寫作能力始終沒有得到提高。

訓練時應注意和教材靠攏,重視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或者說是練習寫作 的一條捷徑,倍受國外教育界的重視。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目的是使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在寫作 上得到運用,讓學生儘量把教材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即學以致用。它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種體現。 在國內由於應試的教育體制,迫使學生圍繞幾本教科書死記硬背,教材以外的書籍幾乎與學生無緣,升學的壓 力,呆板的教學形式,毫無創造力可言的作業,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的作文訓練,認識性和實用性作文較少,以文學性作文(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為主,寫作教學的 最終目的模糊不清;而國外的作文訓練,以上三種類型都較重視,尤以認識性作文和實用性作文為主,針對性 和實用性強。即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作文訓練緊密結合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適應 生活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國作文教學的一般過程是: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整個過程 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創造性無法得到發揮;而國外作文的教學過程是:取材——構思— —記敘——推敲——評價,它的特點與學生的寫作過程相一致,整個過程體現的是“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創 作個性得到良好地發展。

在不同文體的訓練形式上,我國大多數語文教師目前仍採用傳統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單線文體 訓練,彼此之間彷彿是獨立的學科;而國外一般採用不同體交叉的綜合訓練方法,三種文體相互穿插,相互滲 透。這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能力螺旋式上升發展的規律,()是作文教學的共同發展趨勢。

我認為,我們現行作文教學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把學生置入大社會、大自然之中,在他們的腦海裡是一片 灰色的世界,沒有色彩,沒有生機,唯獨老師、家長是他們的影子,導致學生在寫作時把心靈溝通、感情渲洩 的快樂,變成言不由衷、動輒被咎的痛苦。初中畢業後還是被“怎樣寫”和“寫什麼”深深地困擾著。探究初中作文教學方法

作文是表達,是創造,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所認識的客觀世界。學生感到難,對教師來說也難—— 作為教學很難在短期內見效。怎樣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是整個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同時又是最不容易 找到現存答案的課題。在我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生涯中,儘管作過這樣或那樣的嘗試與摸索,作文教學始終給 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觸,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取得明顯的成效,關鍵在教師——教師對作文教學的地位、重要 意義及其艱鉅性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在教法上悉心鑽研,不斷地探索、開拓和創新。人們常說:“心口如一言 文一致”,這從某種角度來說,作文教學的全部工作就濃縮在這八個字裡。初中三年要求學生做到嘴上說的, 全是心裡想的,凡是心裡想的,都能說出來,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了,何況又要求文章與言語的和諧一致,那就 更是不容易了。這裡涵蓋著“思想——言語——文字”之間轉化,是個語言心理行為的大工程。作為教師,首 先應該明確這麼一個概念——作文教學是識字寫字、用詞造句、佈局謀篇,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綜合 訓練。識字、講讀是基礎,社會實踐是內容,它是學生基本技能綜合訓練的一種手段,具有再創造的特性。在 學生方面,讓他們樹立“為學習而寫作”的學習指導思想,即把寫作當作學習其他學科的一種手段。其實在許 多課程的學習中,寫作已經在起這樣的作用,只不過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抽象地說 教,可以把學生置身於現實生活環境中,使他們自己去感知生活確實離不開作文。如設計科際之間的作文題, 並把學生帶進工廠、科研單位實地參觀考察,回來後要求他們寫產品說明書,或設計一則簡短的廣告。學生經 常在電視裡、報紙裡看到各種各樣的廣告,有這方面的感性認識,使得他們認識到寫作課與其他各個學科是密 不可分的,寫作正好為其他學科提供了基本的學習工具。在思想上對“為什麼寫”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學習 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很快被調動了起來。

二、搞活作文課堂教學,解決學生“怎樣寫”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雙方共同的實踐活動。因此,必須處理好“教”與“學”、“動機”與“效果”的關係,這就 要求教師諳熟學生的寫作實際水平,針對學生“不知道怎樣寫”的問題指點門徑,力求做到一課一得。

(一)引導學生分析命題(包括命意)作文的特點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怕寫作文,其實最怕老師 佈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硬叫寫,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種作 文命題,無論是何種體裁,也不管是何種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現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於 所反映的內容與現代生活距離久遠,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我們應該另外選擇內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 的物件,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學生能把握命題這一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皰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 遊刃有餘”.

(二)指導學生把握思維的方法 同一個題材,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發現的問題不同,得出的結論也 各有不同。作文教學要使學生在構思時思路開闊,八方輻射,“萬塗競萌”,要想使學生立意時獨出機杼,不 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發人之所未發,必須在培養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適當發展他們的多維思維方式。運 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湧,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 ”,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就可以從諸多的角度中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 來寫,克服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的毛病。

(三)引導學生辯證分析問題 青少年學生最少保守思想,他們思想解放,喜歡獨立思考,勇於標新立異 ,但和成年人比,他們還缺乏社會生活的經驗,思想還幼稚,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沒有深度。這些特點常常 在他們的作文中表現出來。因此,教師應對他們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 題,提高他們辯證分析能力。透過這樣辯證地分析,才能去偽存真,尋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確觀點,在此基礎 上抒發感情,進行評論,文章必然會抓住要領,褒貶得當,就不至於泛泛而談,單薄無力了。

(四)讓學生掌握文體知識,使學生適“材”選“體”,落筆成文學生寫文章之所以感到無從寫起或不知 道“怎麼寫”,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體知識,缺少“規矩”.其實任何一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們的共性,又有 各自的特點,不同文體的比較教學,交叉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題材性質 ,用不同的體裁來表現,寫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還有開頭的方法、過渡的方法、結尾的方法、 設定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五)範文引路,模擬訓練 傳統的教學範文還是有不少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處,可以把其當作 學生模仿寫作的典範。但是,教師應在教這些課文之前,作好寫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數,使學者學有目標。在 評析課文時,著重分析作家觀察、發現、思考、聯想、選材、構思的方法,講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點,讓學生 有法可效。範文引路

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範文之取材分析、佈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 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並加以發揮,最終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 礙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往後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