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河南院校專業

河南院校熱門專業

“畸形”的教育機制下,一邊是就業難問題突出,一邊是技能型人才受追捧

那麼,現有高職高專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嗎?

一方面,是節節攀升的畢業生數量,就業難問題突出。另一方面,是專業技能型人才炙手可熱,用人缺口大。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鮮明反差?

省內一位高校教師直言,1999年大學擴招後,眾多院校一窩蜂式的開設“熱門專業”,造成各類高校專業設定雷同,造成資源浪費,也增加了畢業生求職難度。

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主力軍的高職高專院校,是否能填補社會技能型人才的空缺?

“大眾”專業的尷尬

他畢業三年換仨工作

算上剛換的新工作,大學畢業三年,崔傑換了三份工作,他自嘲“每年換一份工作,算不算很牛”?

其實,作為一名公辦普通二本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崔傑說他畢業這幾年,壓力一直很大。他把壓力歸結於,大學所學的專業“太大眾”。

“一是這個專業畢業生實在太多,而且學的東西雜,沒有競爭力。二是缺乏實戰經驗,雖然有學歷,但現在的公司都追求實際,誰敢用一個新人去管理團隊?”崔傑說。

崔傑所學的工商管理學在國內眾多高校均有開設。不僅如此,眾多高校開設的常規專業也都大同小異。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2014年河南省內20所本科院校的招生簡章發現,這20所普通本科院校均開設有管理學、新聞學、法律文秘、會計專業。

一所省內普通高校的老師直言,1999年大學擴招後,大學生人數成倍上升,然而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設定卻未能與時俱進,沒有跟上多元發展的社會步伐。一窩蜂式的推出常規專業,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使得相關專業畢業生求職壓力倍增。

“熱門”帶來的`困境

遍地開花 反而供大於求

高校為何要大量開設常規專業,會不會給學生就業帶來壓力?

一所高校的招生負責人說,現在的高校專業設定普遍都很多,雖然他們學校的特色專業是理科的建築工程和土木工程,但為了培養多方面人才,還是設定了多種熱門專業。

對此,著名高考志願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呂迎春在談到高校專業時舉例說,一些熱門專業,比如新聞專業,以往只有老牌的綜合性大學中文系開辦,現在遍地開花。一些學校認為,類似於新聞這樣的理論基礎學科,相對於實踐應用學科成本投入低、操作便捷、見效快,相繼增設類似專業,導致相關專業畢業生規模空前龐大。另外,遍地開花的雷同專業與擴招分不開。不少類似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因為沒有足夠實戰經驗,遭到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冷落。而且,應聘時時常需要面對有經驗的求職者的挑戰。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朱慧玲認為,出現一個新型熱門專業後,很多高校都搶著開設,最後反而導致供大於求的局面,學生畢業找工作很困難。

盲目上馬 課程落後

學生認為老師是紙上談兵

高校開設了“熱門專業”,就能培養出這一行業社會需要的人才?

呂迎春的看法是,一些學校盲目上馬專業,比如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類大眾專業,大批學校開設此類專業後,使得原本很牛的專業,如今就業率急劇下降。

河南工業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教師李紅光認為,一些“大眾型”熱門專業課程設定沒有與時俱進,存在滯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才的培養。

李紅光說,一些專業課程教授的知識是老一輩實踐者總結出來的,多是理論性的,而學生希望學到即學即用的知識,希望加大實際操作的比重。

另外,1999年大學擴招後,高校急於招聘教師。李紅光說,很多教師是剛剛畢業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他們缺乏一線採訪的經驗,這讓學生覺得,老師教授的內容是紙上談兵。

“教師們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很想多實踐,但每學期的課程很緊,即便去媒體,也是做兼職,但媒體需要的是專職人員。”李紅光認為,將來高校應建立起更完善的交流機制,讓學校與業界真正互動起來,從而帶動人才培養。

高職高專能填補空白嗎

專家:目前的職業教育沒跟上市場的步伐

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主力軍的高職高專院校,是否能填補社會技能型人才的空缺?

河南九博人才網分析師並不這麼認為,“目前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並沒有展示出較強的動手能力,目前的職業技術學院並不能跟蓬勃的市場經濟發展共進。”

有人力資源專家指出,在大部分人看來,所謂的本科學歷就是學歷教育,所謂的高職大專是職業技能學校,而實際上中國所謂的高職大專也是學歷教育,與現代職業教育還有很大差別。比如德國、瑞士等國,這些國家的職業教育是以技能為主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各個行業裡的行家裡手。

河南省教育廳相關部門負責人曾指出,河南省的職業教育還存在吸引力不強、活力不足、服務能力不夠等問題。

比如,一些職業學校沒有樹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甚至個別職業學校把職業教育辦成了應試教育,眼睛只盯著幾個對口升學指標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違背了職教規律。對此,一些教育界人士呼籲,要改變我國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方面的供需不平衡,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