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工作室構思與實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專業教師工作室 思考
【論文摘要】教師工作室教學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根植於行業的職業化教學背景的產物,它虛擬現實工作狀態,是現實的再現式教學。同時,教師工作室也是教師科研的一個平臺,對於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鍛鍊教師職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現狀
在經歷了初創期的艱難探索與發展之後,高職院校已經逐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教學體系。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大多數高職院校脫胎於傳統的中職院校,教學體系當中還留有普通中等教育的烙印,甚至有些高職院校還遵循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強調文化基礎課的重要性。於是,為了滿足基礎課時大量削減專業課時,形成專業知識與公共基礎知識的倒掛。學生則普遍表現為動手能力及專業素質較差,對本專業的社會功能、發展與現狀均不太瞭解。同時,現有教師隊伍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室的定位
教師工作室是高等職業教育根植於行業的職業化教學背景的產物,它虛擬現實工作狀態,是現實的再現式教學。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創新效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也是對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的強化訓練。所有的分段主題教學都以實際專案為依託,學生在工作室完成學習過程。這樣既能解決基礎知識與技能學習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
建立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室迫在眉睫、意義重大,它應當是融課題研究和市場實踐為一體的複合型教師工作室,既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場所,又是教師科研的一個平臺。
三、建立教師工作室的現實意義
教師專業工作室是一種教師透過承接真實專案、有條件地組織學生參與,或以真題假做的形式把實際專案融到教學中去,使得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力求形成教學、科研、實踐和產業化經營為一體的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作室的教學勢必與經濟掛鉤,因而也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如何擺正社會實踐、創收、教學、研究等的關係,非常重要但又相當棘手。有不少院校成立了以教學、實踐、營利為一體的.研究所、事務所以及公司等,教學成果很快透過這些渠道服務於社會,與此同時也把教學的實踐融合到實際的操作中。把產、學、研融為一體的辦學模式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如何處理好工作室的社會實踐與教學的關係是設計教育管理中新的課題,應注重其實質,及時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係。
(一)教師工作室是教師培養的一個重要平臺
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參加實踐培養和訓練的機會較少。近幾年高等職業教育的擴招太快,教師普遍授課任務較重,而且各高校編制太緊,編制審批部門不是按高校相應師生比來批編制,而僅是逐年略有增加,編制增長速度嚴重滯後於學生數的增加,學校很難抽出教師參加專門的實踐培訓或到企業頂崗實訓。
目前,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待遇偏低,許多高職院校非教師系列職稱教師的津貼比同級教師系列職稱教師的津貼要低一個檔次,使得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覺得地位低人一等,容易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教師工作室作為一種開放的組織形式,可以透過教學與社會實踐聯絡,讓教師更貼近社會,增強他們的社會服務能力。透過真實專案,反過來再審視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檢查實訓裝置,看是否緊跟行業最新發展方向,是否貼近企業實際要求,是否具備足夠的社會服務能力等。
讓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負責一個實驗或實訓室,可以將這樣的實驗或實訓室直接命名為某教師工作室,既可改善教師的教科研條件,也可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同時,教師工作室也可以由學科帶頭人姓名命名並掛牌,吸引同一領域骨幹教師加入而組成教育教學研訓組織,集教研、師訓、科研功能於一體。
從專業角度來說,透過收集專業情報和完成真實專案,教師可以及時瞭解本專業的最新動態,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在本專業領域緊跟行業發展步伐,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認知和掌握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而透過某個專案的具體實施,教師即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加強自身的職業素質,因此可以說,教師工作室對於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鍛鍊教師職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一個極佳平臺。
(二)教師工作室是學生實踐的一個理想平臺
現在大學生的失業主要是結構型失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有的,只是市場需求與學校培養錯位,造成學生就業難。建立教師工作室,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實踐,能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縮短磨合期,使學生及早融入社會。學生邊學邊做,從做中學到知識的不容易忘記,對於專業知識的理解也更透徹,在強化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在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上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四、教師工作室的功能和任務
教師工作室是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橋樑,是產、學、研的孵化器。它既是教學實踐創新的場所,又可以為社會及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具體而言,教師工作室的功能和任務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對內設計模擬實訓專案,完成校內實訓活動。第二,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裝置,對外承攬建築類工程專案,如建築設計、裝飾設計、預算編制、投標檔案編制、工程測量、工程質量檢測等,創造一定的經濟收益,繼而改進教學。第三,收集本專業科技情報,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觀各種專業博覽會,在網際網路上查詢相關資訊,編寫專業科技簡報。第四,直接為教學第一線服務,在小範圍內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完成一線教學不便實施的課改專案,取得經驗後再推廣開來,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教師工作室的組織與規劃
(一)教師工作室的組織結構
教師工作室是完成專業課教學任務的主體。工作室以專業帶頭人為依託組織工作,以精選的專案為活動目標,根據不同研究方向配置專業教師。
各工作室組成人員由專業帶頭人、學生雙向選擇決定,一個工作室只能有1-3名教師,每個工作室配備5名左右的學生,以師徒的教學方式完成最後兩年的教學任務。專案是據企業的需求,對企業當前的設計問題,提出專案解決的要求,以專案為中心展開的專業教學。
專業的教學專案完全由工作室自行組織,可以引入兼職專家,聘請企業的技術專家、有豐富經驗的技師作為實踐指導教師,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把企業的實際專案引入課堂教學。 實行雙向選擇的形式,學生進入工作室要求達到一定的條件,如專業基礎、文化水平、學習、工作態度等,具體條件由工作室根據自身的教學發展提出。學生進入工作室後,從專業課的教學到畢業設計都是在工作室導師的指導下完成。首席教師在學生進入工作室前應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課題向學生宣傳與公佈,讓學生自願選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讓學生有發揮創新的空間與熱情。
(二)教師工作室的長遠規劃
教師工作室是一個孵化器。在工作室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可以孵化出相應的校辦經濟實體,如監理公司、建築裝飾設計事務所、專業技能培訓認證中心、完全基於工作過程的實訓基地等。
六、教師工作室的硬體與軟體——以建築專業為例
以建築專業為例。工作室的設定是以建築工程技術的專業學科為依據,建立相應的專業學科組群,在學科群的基礎上根據研究的方向,建立各個工作室。工作室的開設必須具備研究的基礎,包括師資的能力、水平和明確的研究方向及比較充足的專案支援,經過申請及院學術委員會專家的討論和考核方能開設。
(一)搭建教師工作室平臺
充分利用院系現有教學條件、資源,或共享或添置,初步形成教師工作室的雛形。
1.提供工作場所、添置科研裝置,比如一定規模的工作室場所、高效能電腦若干臺、A3印表機、掃描器、繪圖儀、測量試驗工具等。同時,應提供土建類電腦應用軟體如AUTOCAD、天正建築及結構水電、博奧預算、品茗工程資料製作等,以及各種技術資料如國家規範及標準、技術手冊等。
2.需要院、系兩級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進行扶持。應建立工作室的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在個人待遇、職稱、培訓等各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二)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評估標準體系
應建立和完善裝置管理制度、人員值班制度、安全防範制度等。院、系可根據擬定的專案進行評估、考核,並根據結果從工作室上繳的管理費用中獎勵完成指標較好的工作室。這是對工作室的鼓勵和鞭笞,目的在於形成良性的競爭運作機制。
經濟管理方面,主要是由院系兩級與工作室簽訂協議,要求工作室在教學科研、社會實踐、成果轉化等各方面完成既定的指標。在完成計劃內正常任務外,把所有對外為社會服務的設計、製作專案納入科研的管理範疇,採取一種較為寬鬆的經濟管理模式,專案的資金絕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
總之,工作室的課題研究能夠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到新的層次,新知識的擴充套件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加上市場實踐的鍛鍊,這樣的三位一體式的執行機制與教學模式,勢必使高職院校的工作室建設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併產生更加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史士本.構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教育科學研究,2001(6)
[2]覃麗.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途徑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4(11)
[3]秦士嘉.教學創新乃培養創新人才之根本[J].職業技術教育,2002(9)
[4]殷翔文.勇於創新深化改革辦出高等職業教育特色[J].江蘇高教,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