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延遲退休方案

2018年延遲退休方案

現在延遲退休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下面是聘才網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2018年延遲退休方案最新訊息,供大家閱讀參考。

我國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達到1.78億。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這一不爭事實,不少專家建議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以減緩勞動力總量減少速度。

長期研究人口經濟學的專家,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我國應該在平衡多方利益的基礎上,在2018年適時開始推出延遲退休改革。

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NBD:在您看來,延遲退休的必要性在哪裡?

張車偉:近年來,中國勞動力供給出現了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的轉變,開始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為延遲退休年齡提供了有利時機。

與此同時,國際上也出現了延遲退休年齡的趨勢。研究表明,如果從“十三五”時期開始逐步延遲退休年齡,將有效改善職工養老保險的資金平衡狀況,實現資金盈餘;將有助於減緩城鎮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增加勞動力供給;同時,還可以增加制度參與者的退休期收入水平和終身收入水平。

NBD:老齡化問題被提上日程,這一問題的現狀是什麼?

張車偉:人口老齡化和平均預期壽命延長等人口形勢的變化是延遲退休年齡的直接原因。人口老齡化引起的人口撫養比上升,要求改變勞動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構成,延遲退休年齡成為必然選擇。

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則要求對人們延長的壽命在工作和閒暇之間進行分配,也必然要求延遲退休年齡。延遲退休年齡是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人口壽命延長的一種反映。

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是中國養老金制度面臨的長期問題。由於社會轉型和經濟轉軌,中國原有的現收現付養老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

NBD: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人口紅利又在消失,從要素成本角度考慮,延遲退休是否也有必要性?

張車偉:回顧整個“十一五”時期,除了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衝擊,沒有出現勞動力短缺以外,其他年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勞動力短缺,短缺狀況總體上呈不斷嚴重的趨勢。

勞動力市場轉變對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為延遲退休年齡提供了較為寬鬆的環境。

延遲退休年齡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大趨勢,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壽命延長,緩解養老金壓力甚至是增加勞動力供給的一項重要措施。

方案需兼顧多方利益

NBD:您在延遲退休領域研究成果頗豐,在中國延遲退休的制度設計上,您有何建議?

張車偉:延遲退休年齡必須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特別是在當前社會公眾對延遲退休年齡比較敏感的情況下,方案設計必須遵循幾個基本原則。

首先要統籌兼顧社會保障制度和就業形勢。設計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要儘量減小對兩者的衝擊。根據社會保障資金平衡狀況和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狀況努力尋找一個對兩者均有利的方案,把握好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和節奏。

其次統籌兼顧不同群體利益。任何改革均有利於一部分人,而有損於另一部分人,延遲退休年齡也不例外。為了減小改革的阻力,必須統籌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一個可行的做法是為人們提供一定程度的趨利避害的機會,這就有必要採用彈性原則。

最後是統籌兼顧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退休年齡改革屬於一旦決策,就將影響數十年的改革,必須統籌兼顧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關鍵是要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對各個領域要儘量看得遠一些,避免只顧解決眼前問題,忽略長遠隱患的做法。對一些中長期影響,也要研究相應的應對策略。

NBD:中國在延遲退休年齡的設計上,需要回答哪些核心問題?

張車偉: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退休年齡延遲到多少歲?何時開始延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方案設計包括幾個基本內容:確定目標退休年齡、選擇延遲的時機、制定具體的延遲方式。

目標退休年齡就是退休年齡延遲後所達到的年齡。從世界各國的退休年齡現狀和改革趨勢來看,目標退休年齡的選擇多為60~68歲,尤其以60歲和65歲居多。

在確定了退休年齡改革的大方向之後,還應該選擇一個恰當的改革時機,基本要求是改革退休年齡時應該不使就業狀況惡化,對勞動力市場造成大的衝擊。因此,對延遲退休年齡時機的選擇將主要考察勞動力的供給情況。

退休年齡的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利益,這就要求在延遲退休年齡時採取一種比較平穩的做法。正如中國的其他改革一樣,退休年齡改革也將採取漸進的模式。

NBD: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您認為上述三個問題應該如何劃定為宜?

張車偉:考慮到中國人口轉變程序較快,人口老齡化速度也會較快,以當前歐洲的退休年齡作為中國退休年齡改革的參考較為合適。因此,我建議中國在延遲退休年齡時採用65歲作為目標年齡。

圍繞延遲方式的確定,根據我們的設想,每3年提高1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進度,因為如果每1年提高1歲,則和1次提高5歲沒有本質差別,同時,這種方式使得勞動年齡人口在未來5年內基本上只進不出,對就業的壓力較大;如果每5年提高1歲,則使改革的時期跨度太長,而且對養老金壓力的減輕作用不夠明顯,無法實現改革的初衷。

2018年落地最合適

NBD:對於我國延遲退休制度正式落錘實施的時間,您怎麼看?

張車偉:2014年實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5~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

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為了尊重人們對退休年齡的選擇權並減少改革的阻力,建議中國進行退休年齡改革後也引入彈性機制,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5年退休,但養老金標準將比按照法定退休有所下降;也可以高於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養老金標準可適當提高。

具體的彈性幅度還需根據中國養老金制度的相關引數和執行情況進行更細緻的測算,確保不同年齡退休者之間公平,並有利於引導人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退休。

彈性退休年齡設計還可以引入新舊制度之間選擇的彈性,即可以設立一個過渡期,允許人們在此時期內在新舊兩種制度之間進行選擇,為人們提供一定的趨利避害的機會,從而減小改革阻力。

NBD:延遲退休被推至前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勞動力供給等問題亟待解決,您測算的結果如何?

張車偉:按照我們的設想,與不改革相比,改革第一年,即2018年,將增加城鎮工作年齡人口約616萬人,2030年將增加約4928萬人,2040年將增加8099萬人,2050年將增加1.33億人,約佔當年城鎮就業人口的22%。

延遲退休年齡將有利於延緩城鎮工作人口比例下降的趨勢。如果不延遲退休年齡,城鎮工作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出現較快速度的下降,2017年為65%左右,2030年接近50%,2050年下降到44%。但是,延遲退休年齡後,整個期間基本會保持在55%以上,2050年約為56.9%。

延遲退休年齡將延長制度參與者獲取勞動收入的時間。按照一般規律,勞動者的勞動收入高於退休者的平均退休金收入,延遲退休年齡將延長制度參與者獲取較高的勞動收入的時間。

相關問答

【民生三問延遲退休】

一問: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老齡化加劇是主因,養老金缺口亦存在

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男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這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說,“而目前,我國人口預期壽命達到74歲(城鎮更高),企業職工男女平均實際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明顯偏低。”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口學專家王豐認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法定的退休年齡早就不能適應目前的老齡化速度。

有關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左右,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30%左右。王豐說,延遲退休年齡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好處的,應該允許仍能工作又不佔用社會行政資源的人繼續工作。

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缺口有多大?這又是否為延遲退休的一大原因?

關於養老金缺口的估算最近一個數據是2012年釋出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報告稱,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達到18.3萬億元。

如果存在,養老金的缺口在哪裡?原則上,個人所交納的佔工資基數8%的養老金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交的另外20%全部進入統籌賬戶,而缺口指的是個人賬戶裡的錢去支付現在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了。

“從目前的各項資料來看,養老金的缺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應該說現在的資料都不準確。”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說,目前存在的缺口主要指養老金個人賬戶的“空賬”、還有統籌賬戶收不抵支的“赤字”。

二問:為何要“漸進式”延退?

“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

尹蔚民表示,實施延遲退休之前,會先把方案公佈,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尹舉例說,“比如現在公佈了這個方案,5年以後才可以實施。如果我是55歲退休,5年以後實施也就是55歲零兩個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歲零6個月退休,就是這樣一個心理預期,漸進式的。”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褚福靈認為,“小步漸進”是延遲退休較好的方式,既與國際接軌,又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接受,對社會造成的震動更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強調,國家不能剛性決定退休年齡,過去“一刀切”的形式過於簡單,人社部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進一步測算養老金賬目,有資料支撐,同時參考民意。

三問:延遲多少年?

幾大方案均建議推遲至65歲,男女同齡

尹蔚民說,漸進式的退休年齡政策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採取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