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嗎?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滿春衫袖。

這是北宋詩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說是朱淑真所作)。這首膾炙人口的詞,倒是寫出了元宵節的真相: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古代,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可以說是一個“人約黃昏後”的情人節。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相傳早在西漢時代就已有了。元宵賞燈則始於東漢明帝時期,因明帝倡導佛教,佛教傳統有正月十五僧人點燈敬佛之說,明帝參照這一做法,命人於元宵節當晚在皇宮和寺廟點燈敬佛,士民同時也掛燈。這種本是佛教禮儀的節日,逐漸演變為民間節日。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影裡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最可憐。鳷鵲樓前新月滿,鳳凰臺上寶燈燃。金勒銀鞍控紫騮,玉輪珠幰駕青牛。驂驔始散東城曲,倏忽還來南陌頭。公子王孫意氣驕,不論相識也相邀。最憐長袖風前弱,更賞新弦暗裡調。星移漢轉月將微,露灑煙飄燈漸稀。猶惜路傍歌舞處,躊躕相顧不能歸。”這是唐代詩人崔液《上元夜六首》絕句,特別是“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寫出了唐代元宵賞月看燈的盛況。至宋代,元宵賞燈更是成為士民同樂的盛會,歌詠描寫元宵燈會的詩詞作品非常之多,如蘇軾《木蘭花令》這樣描寫道:“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遊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萬家遊賞上春臺”是各地年年元宵的真實寫照。

古時候的女子無論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於是,元宵這一天,也就成了閨中人最盼望的.日子。宋人呂渭老《生查子》:“雙鬟綠髮齊,多笑蔫紅落。穿竹過西齋,問字時偷學。嬌慵不慣羞,同倚闌干角。屈指數元宵,燈火堪行樂。”說的正是這種心情。

青年男女,元宵看燈,自然會發生許多如開頭《生查子》所描述的那些愛情故事,南宋詩人姜夔就寫過一首《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這首詞中的“紅蓮夜”,就是指元宵節之夜,這首詞回憶的是詩人年輕時的元宵“合肥情事”。肥水悠悠東流,歲月無情,但是詩人在多年後,還是念念不忘當年情事。像辛棄疾的那首著名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詞中也描述了愛情故事。

關於元宵節與情事,稍稍翻檢一下古代關於元宵節的詩文,總能找到許多這方面的內容。實際上,在戲曲中,也有許多反映元宵燈節與男女愛情的故事,在梅蘭芳曾演的《春燈謎》(據阮大鋮所寫《春燈謎》傳奇改編),主人公宇文彥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偶遇定情。越劇喜劇《王老虎搶親》,就是發生在元宵節時的一段傳奇故事,描寫江南才子周文賓與好友祝枝山去看花燈,打賭男扮女裝,結果卻被王老虎搶入府中,反倒成就了周文賓與王老虎妹妹的一段姻緣。這戲曲,大家耳熟能詳。

總之,元宵節,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是關於團圓的節日,熱熱鬧鬧,是中國的狂歡節,同時,它也兼有中國情人節的意味,許多愛情故事,就在這一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