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評課稿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的內容。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
肖瀟老師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貫穿於教學全過程之中。老師的這節課無疑是精彩的。從整體上看,這堂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課前準備充分。本課教師設計的教學課件十分生動有趣,以動畫片的形式展現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計算機形象、直觀、化靜為動的特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很好地理解課文中“井沿”、“無邊無際”等詞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了實踐的空間,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教師讓同學們做了一個實驗,讓他們把書卷起來看天花板。從而讓學生透過實踐理解了青蛙為什麼會弄錯的原因。如在理解課文內容後,教師做了一個假設:青蛙跳出井口後,他們會談些什麼?從而給學生創造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發揮自己創造力,這樣切合實際,使“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本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接受了。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緊扣“讀”,透過創設各種情境,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在讀中訓練語感,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同時,充分發揮導學的功能,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方法、帶著要求來讀書,讀得有目的、有內容、有體驗。
4、肖瀟老師在教學中抓住本課的語言特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如:老師範讀,學生自讀,分角色的讀,在讀中引導學生理解領悟文字蘊涵的深刻含義。
5、識字教學也是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課伊始,教師就透過故事的講述,用直觀、形象的版畫及課件理解“井沿”,並讓學生張貼小鳥在井的什麼位置,從而明確“井沿”的具體位置。在學習“沿”“際”“信”時先讓學生找找哪些字和它是朋友,然後讓學生採用編順口溜,加一加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總結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於“無邊無際”一詞的教學也是別有用心,在理解了“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擴充套件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說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在感悟了“無邊無際”之後,教師出示句式“小鳥飛呀飛,它看見---”,並提供圖片,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說得頭頭是道,只是提供圖片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6、善待課堂中的生成。如在利用各種方式學完課文時,讓學生在談談自己的感受,有位學生說:“我們就如井底之蛙,整天坐在教室裡”,這時老師抓住教育的契機告訴學生我們身處山區,要想飛向外面的世界,就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打下基礎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告訴學生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7、老師還注意在疑中求新。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因此,肖瀟教師大膽鼓勵學生質疑,提出透過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見,這樣學生就在疑中求得創新。透過質疑引導知識延伸,情感得到昇華。如“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板凳做得粗糙,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呢?”這一質疑,學生思維又一次激發,思維探索縱橫發展,學生躍躍欲試,爭相各抒己見,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當然,任何一堂課總會有缺憾的地方,肖瀟老師的這節課也一樣。肖瀟老師這節課就是評價語單一,教師只是用很好、不錯,來誇獎學生沒有針對性,再就是沒有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在講小鳥和青蛙的爭論中可放手讓學生說一說、議一議,然後評一評誰說得好?那兒好?為什麼?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評價意識,又提升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總之,這是一節成功的語文課,老師使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情感深處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讓課堂短短的40分鐘,成為師生共度的一段難忘時光,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乃至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這節課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裡,掌握了紮實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