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的汽車大班語言活動會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滾的汽車大班語言活動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中擬人化藝術表現手法的誇張性。
2、嘗試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圖片。
3、感受作品中與人為善的做人道理。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準備:
律動音樂、故事課件、提前在教室兩側貼兩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學習興趣
1、模仿開汽車動作,引出故事主題。
師:我們來當小司機,好嗎?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輕鬆愉快地做著開汽車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2、提問引起好奇,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你見過回滾的汽車嗎?今天,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會滾的汽車》。教師接著用充滿疑惑的口氣講:會滾的汽車,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二、理解故事情節及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感受作品情感
1、觀看課件,瞭解故事內容。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滾的汽車到底是什麼?整體播放課件,幼兒完整欣賞。
2、透過提問,引導幼兒關注故事情節,初步感受擬人化藝術表現手法的誇張性。
問題一:回滾的汽車是什麼?幼兒回答:大木桶
問題二:都有誰上了會滾的汽車?幼兒順序說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
問題三:你覺得故事中什麼地方最有趣呢?
幼兒講述自己感覺最有趣的的地方。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主要情節。
3、談話,感受作品表現的情感
師:你喜歡木桶還是狐狸?為什麼?
幼:喜歡木桶,因為木桶善良,它愛幫助別人
師:為什麼不喜歡狐狸?
幼:因為它騙人還欺負小動物。
4、教師小結,幼兒理解擬人化藝術表現手法的誇張性。
師:這是一篇擬人化的`故事,作品中的動物、木桶都被擬人化了,變得和人一樣會說話、會思考、會做事、會誇張。這樣寫使故事變得更生動有趣了,大家就更願意聽,願意看了。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試著用擬人化的手法讓故事更好聽。
三、幼兒嘗試運用擬人化的方法看圖講故事
1、以“小作家”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圖片,嘗試創編。
教室兩側分別貼了兩幅圖片,教師提出要求:現在你們自己選擇一張圖片,當一個小作家,也試著用擬人化的手法看圖片編一個故事。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四、活動延伸
語言活動區提供語言圖片,幼兒可在自選區域活動時運用擬人化手法講述。
教學反思:
活動環節層次清晰,靈活的活動形式激發了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幼兒積極思維,幼兒在做、聽、看、說中獲得了經驗。整個活動從幼兒專注的眼神、積極有效的互動中,感受到這節活動收到了好的效果。活動過程滲透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諸方面的發展。充分發揮了教師在活動中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