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常州不為人知的歷史典故
在位於常州城區中心的前北岸、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一間間蘇南明清時期民居風格的房屋,黛瓦粉牆,曲巷通幽,東西不過500多米,南北不過200多米,小小的地方其傳統底蘊卻非常豐厚,集中了宋至明清時期的歷史遺產精華,集中展示著常州文脈在中華文化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
漫步其間,前後北岸真的可以堪稱常州的一處繁華勝景,這裡曾經碧波環抱,煙橋畫柳,曾經龍舟競渡,百舸爭流,這裡是三面環水的半島,古稱白雲尖,明清以來,名士雲集,燦若群星,清代全國詩壇聞名的“毗陵七子”中,就有五位出自這裡,那前北岸、後北岸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呢?
民俗專家季全保介紹:“他是由於這裡面有一條河,產生了河這邊和河那邊,所以要解釋前北岸後北岸的名字,一定要講到一個白雲渡也叫白雲溪,因為只有白雲溪這條河,才能取決河這邊和河那邊。 白雲渡是宋朝時期,由常州把這條河前後開通,原來的常州城裡有兩條河,一條是前河,一條是後河,也就是一條是市河,我們運河入城是從西市河進城,東市河出城,到了市中心原來就是從青果巷後面的那條河走的,但是到了宋代把後河疏通後,就打通了常州的文脈,常州的文脈就是在前後北岸這個地段,叫白雲溪,又叫云溪古渡。”
據相關資料記載,這裡在歷史最巔峰的一百多年間,全國有九名狀元中就有一位狀元喝著白雲溪水長大的,這裡出現了非常多的狀元、榜眼和談話,在這麼小一個地方,怎麼會出現這麼多文化名人呢?
民俗專家季全保告訴記者:“文人全部集中在前岸後岸,這裡是顧塘橋,顧塘橋邊就是大文豪蘇東坡寄居在常州的孫家,這裡是呂宮府,這裡是很多常州的大戶人家都在這裡,那麼後河就是白雲溪古渡的渡口,前河就是小營前東大街的主要馬路,旁邊就是文廟,所以在這個地盤,是所有常州最具文脈特色的地方,所以現在打造前後北岸街區,其實就是打造常州文脈的地方,所以前後北岸能夠產生常州最大文氣,也是為了體現常州2500年來千載讀書地的最大亮點。 為什麼大文豪蘇東坡,生在了密山,又要終老在常州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這條白雲溪,使他能夠感覺到他的文風、文脈,他能夠終老在這是很好的歸宿,其實這裡也就是常州的文脈所在。”
這個模型是清朝時期,整個常州城的全貌,而前後北岸當時和整個常州城也是密不可分的。季全保介紹:“運河入城,這就是我們的運河,市河,這條是運河的東市河,那麼我們的.前後北岸,這裡前北岸就是在運河市河的南邊,後北岸是在運河市河的北邊,這裡就組成了一個運河的白雲溪,北邊有白雲古渡,南邊有好幾座橋,比如顧塘橋,八仙橋等等, 使我們的白雲渡河小營前連線在了一起,所以白雲渡也是我們常州市中心的一個島,這裡的風光非常漂亮,環境很好,很多文人雅士選擇在這裡生活做文章。”
這裡有清代大學士呂宮狀元府,有清代漕運總督管幹貞的府邸,有清代道臺府四合院和將軍樓,有蘇東坡終老地藤花舊館, 這麼多文人雅士住在這,也難怪這裡的文化氛圍如此濃厚!
說起趙翼,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提起一首詩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首詩就是出自趙翼之手,那我們也都知道以趙翼的才華當時是中了狀元的,可是老百姓都稱他為不中狀元的狀元,當時也成為了一段佳話,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一個怎樣有趣的故事呢?
季全保介紹:“趙翼是常州出去考狀元殿試的第一名,皇帝就講了,怎麼每年的殿試第一名總是你們江南人,不是杭州,就是蘇州,不是蘇州就是常州,乾隆皇帝一看啊呀,又是常州,那個陝西到了他手裡,歷來都沒有出過狀元,他就跟下面人說今年就把第一名變成第三名,狀元就變成了探花,碰到趙翼本身對官又不是太看重,他對中舉也不是看的太重,他說所有有本事的人有才華的人太多了,各領風騷數百年,你皇帝批就批吧 。常州流傳一個故事,凡是狀元要去考,不管是鄉試,一直到殿試,凡是去考狀元之前都要請大家吃蹄膀,為什麼要吃蹄膀呢?大家不知道吧,金榜題名,蹄膀就是皇帝的帝,吃了蹄膀就可以高中舉人、狀元、進士,所以在趙翼背後,不僅把常州讀書人的品格顯示出來,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的高風亮節展示出來,讓給陝西的王傑做狀元,說到這個也是我們常州的榮耀。”
現在前北岸、後北岸正在打造歷史文化街區,雖然只有給這些古建築注入新興事物,才能重新恢復它們的生機,不過在這裡我們也希望,在打造文化街區的同時能夠儘可能的保留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