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的歷史典故
一問三不知的歷史典故1
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苟瑤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故事公元前468年,晉國的大夫苟瑤率大軍討伐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
齊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併鄭因而更加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的嚮導子思說:“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要來不及了。”
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苟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苟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的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為了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文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掠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間問您是否在為陳國憂愁。”
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苟瑤編造出來的說言,十分生氣他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像苟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嚴肅他說:
“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計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一問三不知的歷史典故2
現在人們經常用“一問三不知”來指責某人對有關情況毫無瞭解,那麼一個問題如何帶出三個不知,三個不知又具體是哪三個,歷史上最早的“一問三不知”的人又是誰呢?
話說春秋時期的晉國在經歷的文公時期的輝煌之後,便就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晉平公以後,晉國的朝政逐漸被掌管六卿的六姓家族把持。
等到晉出公即位的時候,晉國國君已經基本淪為傀儡。此時,晉國六大家族裡的範氏和中行氏已經衰落,剩下的'四大家族裡,以智氏家族的實力相對較強。
智氏家族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主要人物是智瑤,智瑤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他在公元前475年做上了晉國的正卿,大權在握,他帶領晉國軍隊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戰功。
公元前472年,智瑤帶兵攻打齊國,大勝而歸,斬殺齊國統帥顏庚,在智瑤的領導下,晉國國力呈現明顯回升,大有恢復中原霸主的趨勢。
擊敗了齊國之後,智瑤又把矛頭對準了鄭國,與趙氏的趙無恤多次聯
手擊敗鄭國,先後奪取鄭國九座城池。
很多原先已經逐漸疏遠晉國的小國諸侯,看到晉國如今的實力大為增強,又重新依附晉國,為了能早日重奪霸主,智瑤決定乘勝追擊,於公元前468年,又一次帥兵出征,打算一舉消滅鄭國。
鄭國也是個很悲劇的國家,它夾在齊國、晉國、楚國等大國中間,經常淪為各路諸侯政治遊戲中的炮灰。
在春秋剛剛開始的時候,鄭武公由於在烽火戲諸侯之後,幫助周天王復國有功,大受重用,而武功的兒子鄭莊公也是一代梟雄,他們父子二人共同將鄭國推向了一個頂峰時期。
可是如今,鄭國早已衰弱,面對晉國的強大攻勢根本無力阻擋,因此鄭國決定向齊國求援。
齊國面對晉國如今日漸強盛的趨勢,十分清楚如果鄭國一旦被晉國消滅,將會對齊國構成強大的威脅,於是便排出大夫田常立即率兵火速支援鄭國。
田常原先是陳國的貴族,其祖上在陳國滅亡後逃往齊國,如今爵位傳到田常時期,齊國的大全基本已經被田常控制。
田常奉命出擊後,帶著軍隊一路冒雨行進,在他的堅持下,部隊終於強度淄水,在戰爭開始之前抵達鄭國城下。
智瑤看到齊國的軍隊竟然從天而降,且經過一番急速行軍之後,依舊軍容嚴整,知道齊軍是有備而來,如果強行開戰,自己一定佔不到便宜,於是便下令退軍,鄭國之圍也由此而解。
在智瑤下令退軍之後,有一個名叫荀寅的人,他本是晉國六卿中行氏的後人,中行氏衰落後便輾轉逃往齊國。
此刻荀寅見到晉軍已經撤退,為了向田常諂媚,便告知田常說:“我聽說晉國智瑤已經準備了1000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營門,要把我軍全部消滅。”
田常聽了他的話以後非常生氣的說道:“出發前國君已經對我下了命令,不要害怕敵軍的大批人馬,就算晉軍的兵力超過一千輛戰車,我也堅決應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一定要把你的話稟報給國君。”
荀寅聽後,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便感嘆道:“君子謀劃一件事,一定會將事情的起因、過程和結果都瞭解清楚才會上報,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難怪自己會被罵。”
由此可見,“一問三不知”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對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知道,後來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後,變成了今天的對所有情況一概不知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