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BIM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構建的研討
基於BIM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構建
在當前社會的發展和建設當中,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綠色建築的發展必不可少。而實現綠色建築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加強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確保建築材料具有舒適、經濟、健康、節能、環保等綠色特性。目前,我國對於綠色建築材料的發展和研究處在四節一環保的階段,對綠色建築的設計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的構建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1 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特性
首先,生產綠色建築材料的廠家應當明確認定綠色建築材料的標準,在生產過程中,嚴格的管理綠色度狀態。同時要按照不同的綠色建築實際需求,對綠色度不同的綠色建築材料進行提供,加強對庫存量、銷售量、生產量等方面的管理。然後,由於綠色建築材料具有很多不同的品類和專案,因此將會關係到很多不同的材料供應商和生產廠家。
所以在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當中,傳統的建築材料管理模式由於太過於粗放,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管理需要[1].對此,採取精細化管理模式對綠色建築材料進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最後,在綠色建築的實際建設當中,應當根據建築設計的實際要求,進行不同種類綠色建築材料的選擇。參與專案建設的各方及其上下游企業之間,應當注重加強協調管理和溝通聯絡。在工程專案竣工交付之後,應當向物業方提供相應的綠色材料資訊和綠色建築資訊,這樣有助於物業方在日後使用當中對綠色材料進行維護管理或更換維修。
2 BIM 技術與綠色建築材料管理特徵的關係
2. 1 資訊的`可追溯性
在綠色建築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結合功能使用的具體要求,可以調整、更換和維護相應的綠色建築材料。因此,在綠色建築的執行和管理過程中,綠色建築材料的施工應用方案、材料功能引數、材料生產資訊等工程歷史資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2].而在設計建造綠色建築的過程中,BIM 技術能夠對綠色建築材料資訊和詳細工程資訊進行準確的記錄。同時,還能夠詳細的記載工程變動的發生,準確的評價綠色建築的綠色度等級。
2. 2 協同管理
在建設綠色專案的過程中,綠色建築材料生產廠家和供應商、施工單位、設計單位、業主等應當協同管理專案當中的建築材料,使其能夠形成一條工業化的產業鏈。材料生產廠家、供應商、施工單位、業主等在綠色建築設計階段就應當積極的進行參與,對個性化的價值需求進行合理的制定,從而明確綠色建築材料的生產和提供方案、以及綠色建築施工技術措施等。綠色建築材料在綠色建築中的應用,對專案參與各方提出了提出了更高的協同管理要求。
2. 3 精細化管理
綠色建築材料在建築維護、執行、施工、設計等階段,都需要進行精細化資訊庫的建立。這樣,參與綠色建築專案的各方才能夠對綠色建築材料進行更加準確的生產、使用、訂購和查詢,從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精細化的管理綠色建築材料的使用和要求。在綠色建築材料建立資訊庫的過程中,BIM 技術能夠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在維護、使用、生產綠色建築材料的過程中,實現精細化管理。此外,綠色建築材料管理的資訊斷層將被打破,專案參與各方能夠更好的共享資訊。
2. 4 三維視覺化
在綠色建築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透過三維模型的建立,能夠提供視覺化的模擬給客戶,使其更加直觀的對專案進行了解和熟悉。視覺化三維模型以其直觀性強的特點,在綠色材料現場對方與管理、施工方案的設計、綠色材料的選擇、綠色建築戶型設計等方面,都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3].在綠色建築工程當中,綠色建築材料和施工模擬三維模型的建立,也需要 BIM 技術的支援。
3 基於 BIM 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構建
3. 1 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的組成
3. 1. 1 應用管理層
在基於 BIM 技術的三維模型當中,應用管理層的作用是管理綠色建築材料、施工、設計、綠色建築專案等方面的模型。並且在綠色建築日後的使用和維護當中,管理相應的使用維護資訊和歷史資訊追溯。在整個綠色建築生命週期當中,透過基於 BIM 技術的三維模型,各專案參與方能夠對綠色建築材料的引數資訊進行準確的提取,從而更好的交流和共享資訊,對管理資源進行有效的統一與整合,更好的制定專案管理決策。
3. 1. 2 資料交換層
在整個綠色建築生命週期當中,綠色建築材料透過 BIM 技術實現了協同管理,對網路資訊傳遞平臺和雲服務平臺進行了構建,從而能夠有效的管理和共享資訊。此外,在 BIM 技術資料交換的過程中,手機、膝上型電腦等終端裝置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硬體支援。
3. 1. 3 BIM 模型層
在綠色建築建設施工之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業主等應當提前進行綠色建築材料的選購,同時對不同的竣工模擬模型進行對比,對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制定。所以,在 BIM 模型在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中的應用,對於構建施工技術方案模型、材料三維模型、材料庫等方面更為重視。結合綠色建築材料管理的實際需求,在該模型層當中,對 BIM 核心模型進行了設定,使得在整個綠色建築生命週期當中,都能夠實現完善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
3. 1. 4 基礎資料層
在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過程當中,關係到了綠色建築材料的功能和生產資訊、建築架構設計模型資訊、綠色建築材料評價資訊等。因此在基於 BIM 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構建當中,應當採用 IFC 格式對其中的資料資料進行轉換和儲存,在同一平臺中統一的管理 BIM基礎資料。在工程專案竣工驗收之後,後期的執行和維護需要 BIM 資訊資料庫進行相關資料的提供,以形成迴圈反饋,提供相應的借鑑給其它的建築專案。如此豐富、龐大的 BIM 資料庫,對於國家、行業、企業中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 2 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的實施
3. 2. 1 材料的生產和運輸
RFID 標籤會附著在剛剛出廠的綠色建築材料上,透過讀寫器掃描其中的綠色建築材料資訊,然後上傳到 BIM 當中,實現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這樣,在材料供應商和生產商對於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中,能夠實現零庫存、零缺陷的目的。在材料運輸過程中,以材料的視覺化模型和儲存區域為基礎,對運輸的順序、路線、車次等進行最佳化。
3. 2. 2 材料施工
材料的儲存和吊裝,可以利用 RFID 標籤進行跟蹤監控,管理材料的入場施工。透過雲平臺進行這些資訊的傳輸,能夠避免由於資訊人工錄入而產生的疏忽或錯誤。例如在材料進場檢查的過程中,可以利用 RFID 閱讀器自動進行資料採集,從而管理材料。
3. 2. 3 材料運營
RFID 標籤當中還具有材料維修資訊,據此能夠對材料的位置進行迅速查詢,然後在 RFID 標籤中儲存維修記錄。此外,還能夠在 BIM 物業管理系統當中整合維修資訊,從而更加直觀的對綠色建築材料進行管理和維護。
3. 2. 4 材料拆除
當建築專案達到使用生命週期之後,在進行拆除的時候,對於綠色建築材料能夠進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利用 BIM 資料庫和 RFID 標籤進行判斷。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回收管理綠色建築材料,發揮出節約資源、降低消耗的作用,從而更好的實現建築專案發展的綠色化。
4 結論
在當前社會中,人們對於建築物的綠色環保性越來越重視。綠色建築材料是實現建築專案綠色化的重要條件和基礎。然而,我國當前對於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並不完善,仍然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不足。對此,應當積極構建基於 BIM 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結合綠色建築材料的特性及其與 BIM 技術的關係,從而更好的實現綠色建築材料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汪振雙,王立國,高平,陳小波。 基於 BIM 技術的綠色建築材料管理體系研究[J]. 建築經濟,2015,04∶ 83 -86.
[2]程斯茉。 基於 BIM 技術的綠色建築設計應用研究[D]. 湖南大學,2013.
[3]郭雲鵬。 綠色建築全生命週期中的 BIM 技術應用策略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