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發展和老師的發展,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的教育思想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他認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認為按八德處事為人就是"仁".他的弟子有子曾經這樣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義之本與!","孝弟"這些原則就是"仁"的根本
孔子從"文、行、忠、信"四個方面教導學生不僅要學典籍文獻,進行道德實踐,而且對人要忠誠,辦事要講信用。他認為為人處事、立國都應以誠信為本,民無信不立,並深刻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的不知道他怎麼處理事情,就像牛車沒有、馬車沒有,那車怎麼走呢?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因此可以說以下是他施行教育的宗旨:
一是以人為本。孔子從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上論述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認人的成長,教育起著決定作用。《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後來之所以有較大的差別,是教育和學習的結果。他認為:第一,人的先天素質並無差別,人生來應該是平等的。第二,他也意識到人的個性差異,主要是由於人們的環境習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後天作用於先天的結果,這就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當然,孔子並未完全擺脫先天決定論的羈絆,仍然承認有少數生而知之的聖人和學而不能的下民。
二是道德教育的目標途徑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佔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他認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仁"."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說文》解釋:"仁,親也,從人從二".即"仁"是表示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範疇,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是"相愛",而不是"相賊"、"相害";人與人之間是合作的關係,而不是利害衝突的關係,儒家的德治思想正是以此為出發點。"仁"的內涵非常豐富,但是,它的基本內涵是"愛人".孔子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時,孔子回答說:"愛人。""仁"最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幾乎把一切知識的教育最終都落實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做是最好的學問。
孔子認為仁是核心,禮是標準,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實施仁的原則、方法等等。在孔子的基礎上,孟子又歸納為三套系統:"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後又有"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體系產生。這些體系的形成,說明我國古代道德教育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而成熟,其導源都在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