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境生態農業建設論文
一、開展農用殘膜的清理回收工作
2014年我市地膜覆蓋面積大約15萬畝。應用量608.2噸左右,具體的應用作物為露地蔬菜、棚室蔬菜、烤煙、瓜類、棚膜的應用面積為11.9萬畝,其中蔬菜大棚1.3萬畝,水稻大中小棚育苗面積為10.6萬畝。我們積極開展工作,使全市的殘膜回收率達到92%。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組織得力
治理農田“白色汙染”是一件大事,我市一直都將農田廢膜清理工作作為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並納入到年度目標考核內容之內。對各鄉鎮要求要加強對農田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分村進行落實。使農民能結合灌水、犁地、耙地、播種等對農田殘膜進行清理,把促進農民增收與農田環境保護宣傳相結合,確保了及時將殘留地膜進行有效地清理。
2、廣泛宣傳,積極動員
使用地膜在給社會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汙染。殘留在土壤中的農膜,容易影響土壤透氣性,造成土壤板結,阻礙水分流動和作物根系發育,影響農作物收成;還會纏繞農機,影響田間作業,長期下去會影響深層土壤,使土壤環境惡化,進而威脅人類生存。為此我們多次印發了圖文並茂的宣傳材料免費發放到各家各戶,並且我們環保站的工作人員親自到田間地頭,現場講解塑膠地膜的危害以及再回收利用的好處,提高了農民的環保意識。
3、根據生產季節積極開展活動
各鄉鎮在大力引導農民應用地膜科學種田的同時,加大了應用殘膜後的回收和清理力度,建立了回收清理的長效管理機制。各鄉鎮動員廣大農民及學校的師生進行清理農田殘留地膜活動。目前各鄉鎮基本杜絕農田、林帶、渠道和房前屋後廢膜隨處飄飛的現象,清理工作較紮實。4、做好檢查、督促和落實工作我市農委始終把地膜汙染治理工作當作農業生產技術保障措施來抓,高度重視地膜清理工作,專門制發了關於殘膜治理的檔案,對農田殘膜清理的重要性、開展方式、檢查方式、統計方式進行了要求。並安排農業環保站工作人員在春播前對各鄉鎮進行農田殘膜檢查和調查工作。
二、調查治理農業環境汙染事件
隨著標準化農業生產的貫徹落實及農業執法力度的加大,農業環境汙染情況有所改善:一是農藥汙染情況大大降低,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禁止使用,以生物農藥和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為主的防治病蟲草害的手段,保護了農田自然環境,維護了生態平衡。二是土壤結構有所改善,隨著平衡施肥技術的推廣,農民不再盲目施肥,農肥、有機肥、作物專用肥、生物肥及葉面肥的應用面積逐年擴大,基本實現平衡發展。三是對有化肥廠、水泥廠等企業採取重點監測的方法,將汙染事故扼殺在萌發前,全年無農業環境汙染事故投訴。
三、農產品產地安全質量調查
一是開展農產品產地分類劃分,確定大中城市郊區、工礦企業周邊、汙水灌區農產品產地的分佈狀況。二是開展農產品產地周邊重點汙染源調查、登記,掌握產地汙染特徵和明確汙染來源。五、完成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工作根據省、市要求,我站對我市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野生大豆在全市12個鄉鎮均有分佈,鏡泊鄉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幅圓面積大,人口密度小,資源保護的較好,野生大豆資源比較豐富,因此我們重點對鏡泊鄉的復興村、小夾河村、後漁村等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刺五加、五味子等在這幾個村子均有分佈,面積800畝,數量有400多株,有野生大豆資源2萬畝,利完成了此項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