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高等農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論文

高等農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論文

一、農業院校物理管理專業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

物流管理專業由物資管理、交通運輸管理以及商業儲運等專業演變而來。早期開設物流管理的院校主要是在研究運輸管理,海運物流,物資配送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體現了較為明顯的流通物流的特點。而農業院校的物流管理的發展則並不具備這些基礎,所以農業院校的物流管理與這些院校的物流管理在人才培養定位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因此一般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並不適合農業院校。但是目前農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還不夠清晰,所培養的人才所具有的行業特色還不夠明顯。農業院校要凸顯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在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上應該強調“農產品以及食品行業的物流配送模式與最佳化”,重視農業物流裝置的科學運用,提高農產品包裝的效率,整合農產品物流網路資源,提升農產品配送的速度和質量。

1.2課程設定需要完善

目前農業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專業課主要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兩大類。其中專業基礎課和其它一般院校開設的課程無明顯差異,這部分課程的設定相對比較固定。而對於專業選修課,這部分課程需要體現培養特點和特色。但是目前國內高校在這部分課程的設定方面隨意性還較大,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模式。很多課程是從農產品貿易、農林經濟管理以及工業企業物流管理等領域借用過來的,如生產管理、採購與供應管理,電子商務等課程,缺少和物流管理相關知識的有效整合。

1.3實踐環節較為薄弱

物流管理是一個實踐性要求非常高的專業,以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物流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但是目前國內農業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環節都非常薄弱,一方面是現在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院校太多,企業難以接納大量的學生實習,另一方面是學校所講授的知識與企業的`實際操作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學校培養的學生到企業實習時往往不能馬上上手。此外,農業院校的學生需要去一些大型的農業龍頭企業實習,這些企業的物流管理相對完善,物流設施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這樣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而如果去一些港口和物流基地實習,又很難體現農產品物流的特點。

二、農業院校建設物流管理專業的對策建議

2.1明確專業發展定位

農業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要反應市場的人才需求,培養具有廣闊的創新視野,同時又具備紮實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農業物流管理人才,引導學生進入和從事現代農業物流的發展道路。現代農業物流包括從農業生產資料的採購、農業生產的組織到農產品加工、儲運、分銷等,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產品流動。現代農業物流管理強調農產品生命週期內的一體化整合管理,能實現物流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網路化、智慧化和資訊化,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增強農業產業鏈整體效益。從而將傳統的農業物流服務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進一步將傳統的粗放式物流管理轉變為現代的精細化物流管理。

2.2最佳化和完善課程體系設定

農業院校需要構建適應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透過實踐教學來促進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在課程設定方面,強調“深基礎+寬口徑+強應用”三位一體的立體課程方案。在課時結構上,降低公共課學時,增大專業課學時,同時對於核心的專業基礎課,進一步增加學時,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透過核心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透過體現農業院校特色的專業選修課,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僅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於農業物流企業,同時也能夠很容易地運用於製造型企業和服務型行業。透過企業運營模擬訓練,讓學生了解企業經營決策的全流程,體會物流活動對於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作用,理解物流運營決策和營銷和財務決策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更深入地瞭解物流活動在支援企業經營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加強教學實踐基地建設

農業企業加強合作,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農業院校和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有著密切的學術聯絡,透過加強與這些企業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實習基地,一方面可以讓身處教學一線的老師能夠近距離地瞭解農業企業物流的運營現狀,可以和企業一起發現和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實現教學和科研共贏;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與企業實踐的平臺,透過實踐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激發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