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對策論文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對策論文

一、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實用教材少,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因為“物流熱”,市場上物流管理專業書籍種類繁多,水平參差不齊。教材和教輔版本多,內容雷同幾近抄襲,缺少規範性的基礎教材和理論性強的專業教材,部分教材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特別是物流實訓教材異常缺乏,真正符合高職特色與教學要求的物流專業教材較少。同時,現有高職物流教材許多是本科教材的“壓縮餅乾”,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大多和區域經濟、物流行業和職業發展聯絡不緊密,不能適應教學需要。另外,有些教材內容枯燥、陳舊,或是外國教材的原版翻譯,與我國物流行業企業的現實狀況相差甚遠,不但給教師的教學帶來難度,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

(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由於高職學生文化課基礎普遍較差,物流管理專業又是一個跨多學科的融合性專業,因此需要一支既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又具備大量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才能勝任教學工作。因為物流專業歷史短,專職教師中一部分人是由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甚至是計算機等專業經過短期培訓或自主學習後轉行而來的,物流專業知識底蘊不足;一部分人是透過招聘而來,起初是本科生,近年來研究生佔有一定的比例,從學校畢業就走上講臺,既缺乏教學經驗,更缺少企業工作經歷;整個師資隊伍中高職稱的教師少,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教師更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從物流行業企業聘請兼職教師,承擔實習實訓教學工作。但兼職教師隊伍的聘請、管理以及培訓缺乏有效機制保障,一些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缺乏,教學素養不高,從而造成教學效果不佳。

(三)實習實訓條件落後,難以形成操作技能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性較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現代化的物流設施裝置,熟練使用物流資訊科技。為此,既需要有技術含量高、軟硬體條件好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又需要有足夠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需要。許多高職學校囿於師資、資金的約束,校內實習實訓僅是用一些簡單的相關裝置或軟體進行業務模擬操作,實踐教學難以得到保障。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中許多不過僅僅是學校在企業掛牌而已,校外實習實訓更加難以保障。因此,在課程設定上往往忽視實踐教學環節,偏重理論教學,側重知識的系統性,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沒能學到應有的技能,沒能形成實際操作技能。

(四)企業參與不夠,難以深度開展校企合作

在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制下,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無疑會直接增加高職院校的辦學成本,影響其經濟效益和辦學效益。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認為人才培養是學校的義務,不願為人才培養支出成本,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動力不足。儘管高職院校意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由於學校和企業是不同的兩個利益主體,受不同的利益驅使,校企合作不易深入開展,一般比較鬆散。此外,絕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較小,很難批次承擔學生實習實訓,學校文化和企業文化差異較大,客觀上也阻礙了校企之間的有效合作。

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對策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定位專業特色

由於辦學歷史、院系和專業設定、地理位置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不同的高職學校在不同的學科專業、教學設施與裝置、社會資源以及市場對人才需求等方面擁有各自的優勢。在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時,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辦出專業特色。首先,培養目標要明確。物流專業涉及面廣,包含的環節多,高職院校要結合已有的辦學條件和優勢、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佈局和物流資源,主動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和人才需求狀況,進行市場調研和專業細分,確定培養目標,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專業。其次,課程設定體現特色。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狀況及其未來變化設定課程體系,淡化知識的完整性,突出知識的實用性,在技術和方法方面下功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下功夫,在職業標準與崗位要求相對接方面下功夫,在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下功夫。第三,教學內容選擇以崗位要求為重點。分析物流崗位需要的'技能和知識,與崗位技能銜接起來選擇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儘可能貼近工作崗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還要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行業崗位適應和轉換能力。

(二)內部培養與外部聘用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由於開設時間比較遲,師資力量薄弱一直制約著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可以透過多種措施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整個隊伍的教學水平。一是對於從其他專業“半道出家”轉崗而來的教師,可鼓勵其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或優先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或參加科研活動,或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以提高其專業知識素養;二是對於新進教師,可以委派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教師“以老帶新”,帶領和指導新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幫助其成長起來,增強團隊整體素質,助推專業建設和專業發展;三是要積極吸納優秀人才。可以透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吸收適合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優秀人才,也可以透過人才引進的方式引進一些高學歷、高職稱人才,及時新增新鮮血液;四是定期、分批地派遣缺少實踐經歷的教師到企業鍛鍊,在企業一線進行實訓操作,既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形成實踐操作技能,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五是學校要積極主動從物流企業聘用一些具有理論基礎的技術骨幹和技術能手來校擔任實習實訓兼職教師,進行實習實訓教學,改善師資結構,增強實踐教學力量。

(三)自編或選擇實用性教材,提高教材質量

教材建設應本著“理論夠用,注重實踐”的原則,緊跟物流教育和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服務一定的職業崗位(群),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行業企業對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高職教師瞭解學生基礎、高職教學規律,熟悉編寫教材的基本規範,而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熟知行業的新規範、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掌握大量新鮮例項,把兩者結合起來,既反映行業職業的要求,也反映教育教學的要求,有利於教材編寫。可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深入物流行業企業調研,分析專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同行業企業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合作,編寫實踐性較強的具有學校和行業企業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高職院校也可以組織專業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對物流職業崗位能力進行分析,首先編寫講義,形成教材的基本框架結構,在講義使用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和修改,逐步完善,然後形成教材,使學生能學習到最新的、實用的物流專業知識和技術;當然,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專業定位,有目的地選擇具有行業企業特色,體現時效性、實用性、適用性的教材。

(四)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創造更好的實踐教學條件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很強,實踐教學是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理論與實際相聯絡的橋樑。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構建實踐教學平臺,能夠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一是加強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應該透過多種渠道加大資金投入,與專業方向相匹配,擴充校內實習實訓基地規模,新增實習實訓裝置和軟體,增強校內實踐教學條件。二是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高職院校特別是經費比較緊張的高職院校,應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主動聯絡那些規模比較大、技術力量比較強、軟硬體比較好的企業,合作建立適量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外實習實訓機會。三是嘗試與兄弟院校合作。不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特色不同,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上也各有千秋,要積極探索與兄弟院校相互開放實習實訓基地,取長補短,實現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共享,達到共贏。

(五)以利益為驅動,促進校企深層次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市場經濟下,校企合作必須以利益作為驅動。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過硬的軟硬體條件和充足的資金,在校企合作中優勢比較明顯。打鐵還須自身硬,學校必須要能為企業提供技術諮詢、專案攻關、員工培訓等服務,同時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為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才能對企業有吸引力,才能找到和企業的利益結合點,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才能順利開展。因此,學校需要轉變觀念,尊重企業的利益,立足雙方共贏的思路,增強為企業服務和提供人才的能力,和企業積極溝通,才能深化校企合作。

三、結束語

物流業20xx年就已經被列入國家經濟規劃的重點發展專案,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和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社會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高職院校要與時俱進,抓住這個契機,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但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又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程,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要更新觀念,及時調研,認真分析,全面總結,不斷完善專業建設,促進高職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符合行業企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