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農業建設論文

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農業建設論文

[引言]: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我國農業生產也是國民建設的支柱性產業,但是根據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業發展與發達國家差距甚遠,其主要體現在投入、產出和汙染等領域,而生態農業的發展正是要堅持:“低投入、高產出、低汙染”,只要這樣才能夠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我國的農業生產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從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家園。

1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的意義

農業是一種自然行為,其與自然環境是融為一體的,農業作為一項古老的生產方式,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傳統農業、石油農業和生態農業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石油農業對農業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可以說石油農業過度的開發了自然界的土地和水資源,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說石油農業的發展加速了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程序。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其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生產方式,生產技術和發展模式上都進行了創新,堅持利用新型的科學技術,在創造經濟效的同時,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而這種發展正是建立在低投入、低汙染、高產出的基礎上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自然資源,協調人類與農業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推動社會的快速進步和持續發展,所以說生態農業的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開闢了新的路徑。

2當前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在現階段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了嚴峻的挑戰,生態被破壞的面積與日俱增。當前,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已經超過了總面積的30%,而全國範圍內每年也有超過150萬平方米的土地趨向沙漠化,這些變化也導致了各種災害頻發。在農業方面,出現了資源利用不合理的情況,儘管我國農業的化肥與農藥使用總量已經達到甚至反超了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在氮素的利用方面卻很低,而應用的很多農藥與化肥都流失,對地表地下水質構成威脅,同時大量使用化肥還使得土壤有機質減少,加速了土地的退化。另外,我國鄉鎮的各種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但同時加劇了外源汙染,“三廢”汙染嚴重,造成的年損失量巨大。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3推動農業迴圈經濟發展的保障對策

3.1加快農業迴圈經濟的立法事項

進入發展的新時期以後,當下的農業迴圈經濟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變革的活動,必須有準確的導向和行為規範準則來推動這一場活動的展開。迴圈經濟無論是經濟理論還是實行中的經濟模式,都需要加以一定的道德規範進行約束,才能確保在執行過程中逐漸深入人心。但對我國當前的發展趨勢而言,在國民的道德水準及知識水平方面均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態,尤其是廣大農村農民的思想與觀念相對保守,這也就要求了農業迴圈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排除種種障礙,以經濟立法和普及教育等形式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2開展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開展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試點,建立高毒農藥追溯系統;種植綠肥、農家肥,增施有機肥技術,切實推進土壤有機質技術;加大農膜、秸稈回收利用。提高農膜回收率,加強農膜應用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農膜回收、加工體系;因地制宜推廣應用秸稈還田、秸稈成型燃料和食用菌生產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實現區域秸稈高效綜合利用,有效解決秸稈環境汙染問題,使秸稈能源化;加強農業面源汙染工程治理。實施農田面源汙染防治工程,推進養殖業面源汙染防治,抓好規模化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提高土地載畜能力,降低環境風險;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汙基本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消納或達標排放;透過生態攔截帶、人工溼地等生態工程淨化水質,有效攔截、淨化種植區汙染物;推進水產養殖汙染減排,升級改造養殖池塘,改擴建工廠化迴圈水產養殖設施。

3.3強化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技術

加強生態環境教育是我國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意識,尤其是廣大農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才能使之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才能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養成良好的`生態意識,要培養人們崇尚自然、熱愛生態的優秀品質。此外,要運用大眾媒體與新媒體廣泛宣傳綠色農業、綠色消費的知識,推廣生態農業技術,做到技術下鄉。政府應鼓勵支援農業專家定期到農村做科學技術指導,將生態理念逐步滲透運用到農業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生態社會主義所倡導的“示範生活”的理念也給與我們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在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選擇一個或幾個村莊作為試點,重點整頓,以作示範,樹立榜樣,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生態文明的穩步發展。

3.4強化公民的綠色生產與消費教育

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宣傳有關農業迴圈經濟的優勢,讓廣大農民認識到迴圈經濟是對傳統經濟的取代,也是能促進農業更好更快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渠道,積極鼓勵社會上各大集團與社會大眾加入到綠色消費的活動當中,團結社會廣大力量,推行迴圈經濟,並保證這一觀念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深入人心,以開發的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建立生態示範園,起到帶動和影響的作用,最終實現少投入、低汙染、高產出的發展型農業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農業生產必須走生態農業道路,透過生態農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在生態農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精準式生產方式的應用,利用生物鏈技術保護自然環境,改善農業生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利影響,同時透過生態旅遊的發展提高國民的環保責任,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燕.論發展生態農業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J].農業經濟,2016(12):68-69.

[2]王婷婷,蔣知棟,楊耀淇,餘洋,喬志勇,林杉.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環境汙染問題與治理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3(10):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