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評價的研究的論文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發展息息相關,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專業化的水平都取決於幼兒教師評價的科學有效,而評價的內容與方法同時也受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制約,不同的專業發展水平其評價的內容與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論文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原則;專業成長內容;專業成長問題
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是指幼兒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和結果,是教師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幼兒教師的專業化評價在實踐中仍存在著較多的誤區,主要體現在評價注重結果忽略過程;沒有將評價與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結合起來;評價的方式更多地以管理者或行政人員的評價為主,教師處於被動評價的地位;評價的內容標準過於統一,沒有考慮到不同教師專業發展層次的需求,缺乏針對性。如何改變以往教師處於被動評價、評價為選拔和管理服務、評價脫離教師的教育實踐等問題,讓教師透過評價更快樂地工作、在自信中成長、在最佳的位置上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使評價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平臺,是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成長的原則
在調查、個案追蹤等行動研究的基礎上,確立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需求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助力性原則、真實性原則、科學發展原則。
1.需求性原則
需求性原則是指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評價的出發點是要了解並滿足教師的評價與成長需求,根據教師不同的成長需求給予教師不同的指導。幼兒教師評價的目的是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而教師的成長具有極強的專業自主性。在問卷調查和座談中我們發現:不論是骨幹教師還是非骨幹教師,都有著同樣的積極成長需求,其中,52的教師想成為專家型教師、28的教師想成為管理型人才。因此,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成長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給予不同發展層次及不同成長追求的教師以同樣的成長動力。
2.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原則是指教師透過科學評價的方式達到理念上的認識,然後再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行為,達到理念和實踐行為統一的過程。教師在其專業發展的道路上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有些教育的理念在觀念中非常清楚,但是在實踐中卻經常出錯,也就是教師的教育行為與教育理念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果無法超越這個差距,那麼就直接影響到教師專業化的可持續性發展,尤其是在教師的評價過程中,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教育能力之間總是有一段成長距離,透過評價會發現一些問題,會明確成長的方向。透過學習與實踐解決教育理念或實踐中的問題,獲得專業上的真正發展。
3.助力性原則
助力性原則是指在教師專業化成長與評價過程中要注重給予教師以成長動力,不論是成績還是問題的提出都必須是教師能夠理解和接受、並能給教師實實在在的成長幫助的。就教師的專業成長而言,僅僅憑藉教師自身內在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師成長調查中,個人努力的因素在專業成長中僅佔19%,園長的支援(佔34%)、教研氛圍(佔26%)、專家指導(佔18%)等在成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因素都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助力因素。作為指導者,應十分強調教師成長與評價過程中助力性原則的體現,堅持正面積極的引導性評價,透過訪談、問題研討、幫助性反思等方式引導教師發現並解決理念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激勵教師儘快成長,幫助教師建立良好的職業感覺。對於新任教師及教育教學技能還不成熟的教師更需要注意助力性原則的運用。
4.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是指在幼兒教師評價與成長過程中要杜絕各種虛假成分和行為,問題的呈現及伴隨解決問題的成長提升過程都應該是真實有效的。從發現教師成長過程中的真實問題出發,給予教師能力可及的成長高度及方式方法。在教師評價與專業化成長中經常會出現主觀論斷式的評價,也就是所謂的“權威式”的評價,這種評價的結果經常會導致被評價的教師更加困惑、不知所措。在教師的個案跟蹤指導與訪談中,我們發現:如果一種評價不能從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出發,或者不符合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律,那麼評價的效果是消極的。
5.科學發展原則
科學發展原則是指要充分研究和尊重教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以發展的視角看待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於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教師要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與方式方法進行評價,注重教師成長與評價的過程,慎重運用教師評價的結果。幼兒教師成長具有一定的規律和週期,教師成長過程有許多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有積極的也會有消極的,因此,在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發展過程中,要科學把握教師成長的規律,充分重視教師成長的各種因素,樹立科學發展的原則,不急於求成,克服主觀傾向的評價,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二、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成長的內容
1.幼兒教師的基本素養與評價
幼兒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教師的專業精神、知識素養、能力素養三個方面。
專業精神。幼兒教師的專業精神主要是教師的職業意識與信念、對兒童和教育工作的熱愛、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以及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和自我發展要求等,它是幼兒教師全面素質養成的根本保證,是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自身不斷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知識素養。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知識技能性的保障。幼兒教師的知識素養應主要包括一般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大類。一般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指基礎的.科學人文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則指所教學科的專門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有關兒童學習發展的心理學知識等。
能力素養。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即教育能力。幼兒教師的能力素養包括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教育活動組織實施能力、教育環境創設能力、養護能力、觀察評價能力、研究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教師教育能力的幾個方面是相互聯絡、支撐和滲透的。當今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教師要勝任工作、承擔好教師角色,特別要強調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高。在教師需要的培訓專案凋查中,由於幼兒教育全領域教育的特點,55%的教師選擇了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高,並遠遠高於單純的知識或者某種技能的培訓。由此可見,綜合性素養的提高是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突出特點。
2.不同成長階段教師的素養與評價
在成長階段調查中,不論是骨幹教師還是非骨幹教師,在其成長過程中都有著成長高原期及專業發展的停滯狀態(見表1)。透過評價可以引導教師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障礙,並幫助教師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真實地跨越這些障礙,獲得專業化程度的不斷髮展。
三、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與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與評價在遵循教師成長評價原則的基礎上,在評價實踐中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明確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發展的方向
方向決定了方法和策略的選擇,沒有明確的評價與專業化成長的方向,就會出現思想的混亂和實踐過程的盲目。經常可見的是在教研活動或教師的教育筆記中無問題的發現與呈現,更沒有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雖然教研活動搞了很多,教育筆記也寫了很多,但是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不大,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明確的幼兒教師評價與專業化成長的方向。
2.以教師自評為主,培養教師自我反思與評價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但是,在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實踐中,更多的是重視園長或專家的評議,很少有教師自己的聲音,這種以他評為主的方式對於培養教師形成自我反思與評價的能力是極其不利的。由原來以他人評價為主到重視自評方法的運用,能夠促進教師自己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同時促進評價雙方的溝通與理解,使被評價者更容易接受評價者的意見和建議,不致產生與評價者的對立情緒。
3.重視定性與定量評價方法的結合
幼兒教師的評價應自然地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進行,並採取現場評議、案例紀實評價、教育經驗評價等多種方法,將日常教育評價與學期的教師成果評價相結合,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教師的評價與專業化成長的全面性與經常性。
4.注重全面評價和分層次評價
根據多元智慧理論,應充分挖掘教師的專業發展潛能,樹立以評價促成長的觀念,從教育信念、教育知識與能力等多方面瞭解教師的發展狀況,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進行全面的分析與客觀的評價。明確教師的成長階段,瞭解教師的發展潛能,確立教師的發展方向,給予教師成長以適宜的評價方式,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在不同成長階段中獲得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