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研心理學知識點
心理學在大家的心裡一直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據說,據說,很多人研究心理,都會無法自拔,但是,還是有人鼓起勇氣向心理學走去,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於考研心理學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義記憶組織的模型
1、特徵比較模型
從邏輯上講,語義記憶可以根據一些特徵來組織,特徵比較模型認為,概念按照一些特徵或屬性儲存在記憶中。定義特徵是指那些必要的特徵;特點特徵是指那些僅僅是描述性的、並不必要的特徵。特徵比較模型的證據,主要來自採用句子核證技術所完成的一些實驗。在這類實驗中,被試看一些簡單句,然後根據頭腦中所儲存的語義知識,判斷句子的真假。被試的反應潛伏期被記錄下來。使用這種技術,一個普遍的發現是典型性效應,即當一個專案是某個範疇的典型成員時,被試的判斷更快。然而,特徵比較模型難於解釋同樣是使用句子核證技術,所獲得的另一個普遍的發現,即範疇大小效應。該效應是指,當一個專案所屬範疇的成員數目少時,被試判斷更快。按照特徵比較模型,小范疇定義特徵的數目更多,因此,特徵比較需要花的時間應該更長(不是更短),這顯然同範疇大小效應的實驗發現相矛盾。
2、原型途徑觀點、特點
(1)按照Rosch(1973)的理論,人們根據原型來對範疇進行組織。所謂原型,是指一個範疇的最典型的專案。值得注意的是,範疇的原型,不必真的在現實世界中存在。還指出範疇的各個成員之間,可以在與原型接近的程度上有區別。原型途徑認為,不是範疇的所有成員都平等。相反,一個範疇傾向於具有等級組織的結構。其中,一段是最有代表性的或與原型最接近的成員,另一端是離原型最遠的成員。
(2)簡述原型特點。
原型經常被當作範疇的樣例;
原型能擔任參照點的角色;
啟動之後人們對原型的判斷更快;
在句子中,原型可以替換範疇名稱;
原型具有相似家族範疇的普遍屬性。
啟動效應:如果目標專案出現之前,先出現一個有某種關係的啟動專案,那麼,被試對目標專案的反應快。
3、語義記憶從幾個不同的水平來組織。如"傢俱"、"椅子"和"扶手椅"。同樣一個物體,可以屬於幾個不同的相關的範疇。一種範疇水平叫做上位範疇,如"傢俱";第二種範疇水平叫做基本範疇,如"椅子";第三種範疇水平叫做下位範疇,如"扶手椅"。
4、基本範疇具有特殊的地位:⑴人們用基本範疇名稱來標明物體的身份。當人們想表達一個概念時,基本範疇已經足夠了;⑵基本範疇成員具有普遍屬性;⑶基本範疇名稱產生啟動效應。⑷需要說明的是,儘管基本範疇對於普通人具有特別的價值,但是,對於專家來說,下為範疇可能也有特殊意義。
評估語義記憶的方法
範疇流暢性;語義範疇判斷;圖片分類;對症命名;口頭閱讀;詞圖匹配;口語詞書寫詞匹配;同義判斷;詞語義聯想;根據描述命名;特徵核證;語義相似判斷。
一、負啟動效應
1、Neill創設並比較了兩種條件。一種條件下,當前刺激詞的印刷顏色與先前刺激詞的意義匹配。如被試先看到用紅色墨水印刷的“GREEN”(意義為“綠”),緊接著看到用綠色墨水印刷的“BLUE”(意義為“藍”)。另一種條件下,當前刺激詞的印刷顏色與先前刺激詞的意義,並不匹配。Neill所感興趣的是前一種條件。後一種條件實際上只是充當基線。Neill要求被試命名Stroop刺激詞的印刷顏色。他發現,前一種條件下,被試的顏色命名顯得特別困難。Neill認為,一定是起干擾作用的Stroop刺激詞的意義,如紅色墨水印刷的“GREEN”一詞的意義“綠”,受到了抑制。其邏輯是,如果被抑制的意義(如“綠”)後來恰好變得與任務有關,如後來的刺激“BLUE”正是用綠色墨水印刷的,那麼,被試對後來的刺激詞的印刷顏色進行命名,要相對困難。Tipper將上面這種現象命名為負啟動。
二、負啟動反轉
Neill(1977)在實驗中發現,當使用寬鬆指導語,即指導語不強調準確時,負啟動消失,而出現正啟動,這種現象被稱作負啟動反轉。一種解釋是,過分強調速度,將導致被試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來抑制最初被啟用的無關資訊的表徵。一旦這樣的表徵後來變得與任務有關,正啟動效應就有可能出現,即觀察到反轉。
三、返回抑制
通常,有效提示會促進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後延遲300ms或更長時間,那一位置的目標覺察,不僅沒有受到促進,反而變慢,這種效應稱為返回抑制。研究者認為,這種抑制能夠保證高效的視覺搜尋。具體地說,一旦注意已經指向某一位置,那一位置即被加上標籤,結果無需返回去再次搜尋那一位置。沒有這樣的記錄,搜尋過程將處於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訪問同樣位置的危險之中。
四、腦損傷病人的注意缺陷
1、視覺忽視:視覺忽視病人通常右半球頂葉受到損傷。這種損傷導致他們在簡單的定向任務上存在困難,換句話說,他們不能注意到對側空間。
2、Driver和Halligan設計一個非常巧妙的實驗。在這項實驗中,環境空間和以客體為中心的`空間互相對立。其邏輯是,向視覺忽視病人呈現一幅圖,圖上畫有兩個無意義圖形,要求病人判斷兩個無意義圖形是否相同。當環境軸和客體軸相同時,病人將作出錯誤的判斷,即認為兩個圖形相同。Driver和Halligan想知道,如果畫有無意義圖形的紙旋轉,因此客體的關鍵部分跨環境軸,從被忽視的空間移到非忽視空間。結果顯示,當畫有無意義的紙旋轉之後,病人仍然認為兩個圖形相同。這說明病人忽視的是客體的一側。Driver和Halligan的實驗非常清楚地證明,視覺忽視可以是客體主軸的一側,而不簡單是那個客體所佔據的空間的一側。
3、Hillis,Mordkoff和Caramazza對一名半側空間忽視病人進行研究,該研究為回答注意視窗大小究竟是否可以調整,並進而揭示空間注意機制,提供了非常好的來自病灶性腦損傷病人的證據。病人NG,在臨摹、劃線、閱讀、書寫和其它視覺任務上,表現出嚴重的右半空間忽視。改變或調整NG期待空間的大小,是否會影響在特定位置上所呈現的刺激被忽視一側(右側)的目標覺察成績。刺激為視覺呈現200毫秒的圓環這些圓環或者左邊有缺口,或者右邊有缺口。NG的任務是判斷圓環上是否有缺口。如果認為有,就按一下空格鍵,如果認為沒有,不按任何鍵。
透過在在不同位置上呈現圓環,來改變注意視窗大小。結果發現,當圓環總是出現在螢幕中心,並且缺口在右邊時,NG的漏報率為94%。然而,當圓環隨機地出現在左、右或中心等不同位置時,對出現在螢幕中心且缺口在右邊的圓環,NG的漏報率下降到46%,而出現在螢幕右側且缺口在右邊的圓環,漏報率為88%。顯然,同樣是出現在螢幕中心缺口在右邊的圓環,在不同條件下,漏報率卻發生了很大變化。左、右或中心等不同位置上隨機地呈現圓環,使得右半空間忽視病人NG的漏報率大大下降。這說明NG能夠在期望和任務要求的基礎上,調整注意視窗的大小。
透過變化刺激(圓環)大小改變注意視窗的大小。所有的圓環都呈現在螢幕中心。結果發現,當只出現小圓環且小圓環的缺口朝右時,NG的漏報率為92%。然而,當大、小圓環隨機出現時,同樣是缺口朝右的小圓環,NG的漏報率下降到60%。顯然,出現的大圓環放大了NG的注意視窗,使得這種條件下,缺口朝右的小,圓環上的缺口,遠離注意視窗的邊緣,因此覺察成績有所改善。
上述兩項實驗說明:
⑴半空間忽視並不損傷病人調整注意視窗大小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注意損傷的性質作限制;
⑵非優勢頂葉損傷,能導致半空間忽視這種注意缺陷的梯度變化。注意視窗的中心,忽視現象最輕,腦損傷對側注意視窗的邊緣,忽視現象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