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分析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途徑論文

分析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途徑論文

受人點滴恩惠,應以湧泉相報。 這句話的生命力頑強的原因,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世人應該有最起碼的品行修養,就是要知道感恩,要知道知恩圖報。 然而,生活中不少缺少感恩的事情,讓我們觸目驚心。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將自己的親生父母隨便遺棄,不孝敬自己的父母的人, 會為社會做貢獻嗎,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嗎? 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是培養小學生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用一顆博愛之心感知社會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用傳統教育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這十二個字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 讓學生懂得感恩是為人之本, 感恩是幸福之源泉,要人人心懷一顆感恩的心, 做到孝親敬長,做到關愛他人。 對孩子的感恩教育應從小開始,越早越好。

一個人對家庭養育之恩的積極回報, 是對社會培育之恩的回報之情,這真是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拳拳的愛國心的源泉和沃土,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基所在。 感恩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感恩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是每一個學生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 社會中的人只要都有一顆善於感恩的心,我們的社會就會進步,生活就會有意義。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體驗感恩,值得我們語文教師思考探究。

一、藉助網路資源和課本資源進行感恩教育

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感恩心理品質,可以藉助網路資源和書籍資料, 尋找有關感恩的內容,在學生面前展示。 學生展示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這些有關感恩的語句, 讓聆聽的學生結合自己的文化知識,展開豐富的聯想,讓感恩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目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茁壯成長。

教師要積極組組織活動的講座,可以藉助開展故事會的形式,在學生之間開展宣講感恩活動,讓學生從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中感知,聯想身邊的人和事對自己的點點滴滴的關愛,由內心深處發出誠摯的感恩,自己與故事中的人和事產生情感的共鳴,感受拳拳的親情和濃濃的友情。在語文課堂中,以文字為載體,充分利用文字進行角色體驗、情感體驗、情境體驗來引導學生知恩、感恩、施恩,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讓感恩的心延續。 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讓學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圖報。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文字特點,引導學生從中篩選資訊,明白對誰感恩,感什麼恩。

如表現大自然知恩的,通常是寫景的記敘文或是說明性質的文章,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文章的時候,讓學生重點品讀描寫“大拐彎”的精彩語段,在一唱三嘆的朗讀中,體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和神奇壯觀,進一步愉悅自己的情感,這些美麗的語段會在幼小的心靈中刻上印記,深深地印在腦海裡,讓學生受益終生。如在學習北師大五年級上冊的課文《我喜歡》的時候,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巧妙地設定了以一個省略號單獨成段的特殊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精彩補白, 讓學生自由言說,補充省略的語段, 學生會依據前後的內容,運用自己的想象思維寫出豐富的有關自然、社會中事物, 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感恩自然,感恩社會。如在學習北師大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刻舟求劍》的時候,讓學生補充結尾,可以引出話題,你怎樣勸說課文中的這個呆板、不知變通的主人公,學生會暢所欲言、大膽思維,使小學生的感恩品質得以昇華。

二、關注成長,體驗成長,進行感恩教育

教師積極開展組織關注成長活動。 培養學生的體驗,讓學生親歷於實踐活動是必須的,體驗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 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點兒體驗,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業,更談不上取得輝煌的成就。 對於小學生來說,如果沒有體驗,就不會對習得的知識記憶深刻,根本就不可能內化習得的知識,只有體驗了知識,才能深刻地感悟知識,最終會形成自我的認識能力。 由於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不一樣,各自的知識水準也千差萬別,有的經過一次體驗,馬上可以形成經驗,有的需要反覆體驗親歷才能形成自己的經驗。 由於小學生的穩定性比較差,所以他們知識的形成過程就是在點點滴滴的親歷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的。 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進行體驗教育。教師積極開展組織交融開放活動。

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的'主體和學習的客體相互交融的過程, 也就是學習的主體小學生和學習的客體知識相互交融的過程, 開展體驗式學習方式, 教師的職責就是將沒有生命的、呆板的教科書的內容啟用。 這就要將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生理特點。 教科書自身具有的功能特點,利用體驗式學習,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 將以上學生和教科書的特點有機整合, 使沒有生命的教科書的內容變成開放的學習內容, 變成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 為了實現這一基本的體驗式教學目標, 教師首先要積極營造民主的氛圍,平等交流的氛圍,和諧的教學氛圍,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 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彰顯體驗式學習的樂趣。

三、在實踐活動中滲透感恩教育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首先要理解我們的學生對感恩的認識基礎,對感恩教育的心理期望值。

為了使感恩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實施感恩教育前要認真分析教育物件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以及認真分析他們的接受能力。根據以上深刻的分析選擇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內容,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時候也選擇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尤其切忌傳統的填鴨式灌輸教育。 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形式和穩固,以及感恩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件長期的教育工程,確實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我們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們要矢志不渝,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付出了,一定會取得成績的。因此,我們要把感恩教育活動融入日常的學科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貫穿到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總之,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經常教育學生時時刻刻都別忘了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充分利用大語文豐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 引導學生感恩、知恩、報恩和施恩,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讓感恩教育代代相傳,綿延永世,讓感恩教育成為人世間永恆的話題。 只要人人感恩,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幸福,只要人人感恩,我們的人生就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