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貿易/消費/租賃

淺論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論文

淺論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論文

一、在國貿專業的核心課程中引入情景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就是透過對各種真實金融交易、國際貿易環境的模擬,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增加對金融市場、金融交易、外貿環境的感性認識和領悟能力。目前,許多財經類網站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模擬交易賬戶,學生在這些專業網站註冊後,就能夠運用真實的市場交易環境和行情,以模擬賬戶體驗各種金融交易。如在講授外匯交易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像美國嘉盛集團提供的模擬外匯交易平臺。條件許可的學校還可以成立金融教學綜合模擬實驗室,引進或開發金融教學系統。如外匯交易模擬模擬教學系統就是一套可以模擬全球金融市場的實驗系統,採用寬頻網接收實時的全球同步的24小時外匯行情,進行外匯實盤模擬交易和外匯虛盤模擬交易,最終計算盈虧情況,模擬交易的基本程式;又如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講授時,學校可以透過購買南京世格的貿易實習平臺,讓學生在軟體中虛擬進出口商身份進行合同的磋商、簽訂和履行的全過程。因此,情景模擬教學一是針對教學目的,對相關知識點進行介紹,設計實訓方案。二是呈現情境,學生角色扮演動態模擬,教師給予操作指導。三是學生完成操作報告。四是教師總結歸納,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以模擬、務實為特色的模擬交易所帶來的“實戰”體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和操盤能力,親身體會國際貿易與外匯投資的風險,使其在走向工作崗位時,能夠很快適應環境,有效縮短理論與現實的距離。

二、生動的案例教學,引學生入勝

如《國際金融》課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平時生活中較難接觸到,因此學生很難理解。而將國際金融的原理與當前國際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具體例項結合起來,加大案例教學的比例,使學生透過典型案例的閱讀、分析與討論,既能夠使學生直觀、真實地理解有關國際金融理論,又能夠培養學生用理論觀察政策,用政策驗證理論的思維習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在講述匯率的決定與變動一節時,可以就著名的“廣場協議”,談談日元被迫升值後對日本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從而引發學生對當今人民幣該不該升值,如何升值及升值後會對我國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的思考與討論;在講解貨幣危機與金融危機時,可引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案例,分析這三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有什麼不同,針對根源探討如何防範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在講匯率制度選擇時,可分析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背景、成效及後續改革的方向;在講離岸金融市場時,可引人人民幣NDF交易的案例。這些案例有的可以由教師課堂講解,有的可以讓學生成立案例小組,利用課餘時間完成,並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討論。透過案例教學可以更好地開拓學生的思路,學生透過多方鍛鍊,在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語言表達和團隊協作精神等方面都會有較大的提高。

又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對於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國際貿易術語、國際貨物運輸及貨運保險、國際貿易貨款的結算等基本知識,可以透過典型案例的分析或問題討論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對於報價核算、合同草擬、單證製作等操作技能,可以佈置適當的任務或作業要求學生課後練習和完成,確保學生熟練掌握有關技能;對於貿易合同的履行、貿易風險的防範等綜合性技能和技巧,可以選取一些現實的案例進行專題研討,幫助學生將各業務環節的關鍵點及操作規範聯絡起來,促進專業知識學習的系統化;對於交易磋商、爭議解決等實戰技巧及規則,可以設計相關的情節和場景,由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演練,並由教師進行現場評議和總結。對外貿易的管理和習慣做法進行介紹,將其與國際通行的規則和慣例進行比較分析,以便師生共同開拓視野,更好地認識各國對外貿易具體實踐的差異性。

三、堅持理論聯絡實際,注重社會實踐教學

近幾年來,本專業大學生的就業率持續走低,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很多專業的設定、課程的內容安排等不符合企業的要求。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市場需要之間的脫鉤已成為阻礙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問題。《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般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業務操作程式,如外貿交易實踐操作、外匯風險管理、貿易融資業務的運用等。參加社會實踐是加強學生對相關實務性強的課程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實際應用和具體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社會實踐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如與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及有經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透過這些實踐教學基地,可以帶領學生到有關金融機構、企業開展參觀、經濟調研等。如在講授金融期貨交易的基本知識之後,教師可帶領學生到期貨經紀公司實地參觀和模擬,同學們可以親臨其境,非常直觀地瞭解到期貨交易的運作過程和分析方法,書本上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論都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知識和技能。在參觀和模擬金融期貨交易的過程中,公司投資顧問和業務經理們的指點,更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豁然開朗。在講授外匯風險管理措施時,可深人外貿企業瞭解這些措施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及侷限性。在積極“走出去”的同時也可“請進來”,聘請銀行、證券公司、外貿公司等機構有豐富經驗的主管領導和校友,對相關的業務環節進行專題講授,並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可以彌補任課教師理論功底見長、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

四、順應教育發展的國際化要求

靈活開展雙語教學 《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跟單實務》、《外貿函電》、《報關實務》、《國際商務單證》等課程是與開放經濟密切相關的學科,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這些課程需要利用雙語教學方法。而利用雙語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閱讀相關的英文文獻,也可以為學生今後從事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英語基礎,培養學生熟練應用英語從事涉外經濟活動的能力。但這些課程的雙語教學必須靈活,雙語教學中中英文授課的比重要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而定,要根據課程內容的難度而定。否則會造成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過分注重英語語言本身,而忽略了對基本原理和理論的深人理解,對雙語課程內容的掌握過於淺顯,不利於後續專業課的跟進。

五、提高市場適應性,大力推廣網路教學

網路教學適應了金融和貿易資訊化的市場要求,它的突出優點在於教學容量大、方式靈、資訊快捷、模擬生動。一方面,多媒體網路教學的引入使現代直觀教學法可以透過圖文並茂、聲形併兼的方式來介紹國際貿易和金融知識,增加了授課的生動性、直觀性,加大了授課的資訊量。另一方面,透過向學生推薦有關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的網站,使學生可以更及時、全面地瞭解國際經貿資訊和國內外相關理論的發展動態。如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人民幣匯率、我國的國際收支、外匯儲備、外債等歷史資料和最新資料,還可以提供我國外匯管理方面的最新政策動態。中國銀行網站則能夠反映有關外匯交易、外匯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實務知識。此外,將教案、習題、案例資料製作成網頁,供學生登陸學習,並利用網站論壇、部落格等,對學生進行線上答疑,真正實現教學互動。

六、積極推行合作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合作性學習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教學各動態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資源,以團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活動。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相關核心課程可以試試推行合作教學,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並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在推行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組成各種學習或討論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和角色,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和主動性,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開展合作與競爭;其次,精心設計各種合作學習任務,如問題討論、計算練習、個案剖析、情景模擬等,這些任務僅憑個人力量難以完成,而透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則可以順利完成,從而督促每位成員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緊密合作;再次,出於協助教學的目的,授課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將課堂討論或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總結,分組推選一名學生進行闡述,授課教師現場點評,並結合相關的理論要點進一步分析和講解;最後,教師應注意監控和評估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如是否認真履行職責、是否積極參與討論、能否與組內其他文化背景的成員有效溝通和合作、對團隊任務完成的貢獻等,充分利用評價的導向作用,激發學生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上述教學方法在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尚處於嘗試和探索階段,但就筆者的教學工作體會以及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反饋意見看,教學還是取得了比較明顯的積極效果。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學習主動性增強;透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學生對現實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問題的認識和把握能力得到鍛鍊,描述和解釋現實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外貿業務能力、組織活動能力、調研分析能力也有所提升。當然,在資訊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這些課程的教學方法將會出現更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因此,在總結和完善上述教學改革方法之外,還要不斷推陳出新,探索出新的更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