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學弈》課後反思

《學弈》課後反思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全文講述了圍棋高手弈秋教兩個學生學下圍棋。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個學生雖然聽著,但心裡一直想著有天鵝飛來,用弓箭射它。雖然兩個人一起學習,但後者卻不如前者。透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選編本文一是因為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

這是本冊教材中第三次出現文言文。前兩次分別為:《楊震暮夜卻金》、《寓言二則》(《東施效顰》《楚王好細腰》)。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異較大,對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學習方法已有初步接觸和了解。作為第三次學習文言文,應重在放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藉助釋文,讀懂文言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文中所含的道理,抓住本文的語言特色,理解古文中的6個“之”,尤其是後4個。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琢磨出“讀好文言文”的方法:反覆誦讀、放慢速度、注意停頓、古今聯絡等。

全文註釋詳盡,初步理解文意不是難點,但文中出現6個“之”字,其中前2個為助詞,後4個為代詞,所代的內容不相同。這是本文理解的難點,也是閱讀理解文言文的一種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絡上下文,在反覆誦讀中,明白其意。我們知道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因此在教學中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研讀課文、探究疑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賞能力。以讀為主,讀中感悟,使學生讀懂,讀出滋味來,以讀為本,重在感悟積累教學。閱讀是學生個性行為的表現,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聯絡自身來學習本文。

雖然這節課相對順利地上下來了,但是總體自我感覺有幾點做得不足的是:

1.雖然學生已經學習過文言文,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文言文還是離他們生活很遙遠,因此,在預設時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過於高估。

2.學生課堂上有幾個地方較為精彩的,比如小航同學在開始質疑時提出:為是其智弗若與?為什麼回答:非然也。這是學生初學課文時的正常疑難,但是老師不能及時地引導學生,是呀,為什麼說“非然也”?能不能從文中找到句子來回答呢?然後抓住這個契機,開始學習這前一個人和後一個人學習圍棋的表現呢?老師的教學機智還是不夠。但是當通過後來的學習,這位學生已經找到了為什麼不是後一個人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的答案時,這種學生能大膽質疑,而後又能透過自己的理解感悟來回答自己的問題,這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孩子,我認為在評價學生方面還是做得不夠。

3.教學時間安排不夠緊湊,以致於當學生出現一些突發狀況時,教師不夠機智,不能把它納入有效課堂裡的資源。

一節公開課雖然結束了,但是作為語文老師如何更好地上好文言文,讓學生做好中小銜接,這是我們今後要繼續努力的,我也相信有不足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期待自己的路越走越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