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的課堂教學實錄
(一)讀題思文: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我知道大家都沒有預習過,但這正是考驗閱讀能力的機會,看看我們五(3)班的實力吧。(板題)理想的風箏,讀題思文,你想到了什麼?(激發學生思維)
生1:理想的風箏,寫什麼內容啊?題目為什麼叫“理想的風箏”?
生2:理想和風箏有什麼關係?
生3:理想的風箏是寫什麼人的什麼事?
(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基本上能抓到主要問題)
(二)讀提示,抓問題:
師: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們先看看“閱讀提示”有什麼要求吧。
生1:這兒有個問題。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劉老師?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二者有什麼關係?
(3)如果我們也寫一位自己尊敬的人,從這篇課文可學到哪些表達方法?(讀後歸納)
生2:你還可以自己提問題。
生3:我們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和大家討論。
(三)自讀感悟,彙報交流:
生1:(讀)“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裡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這一段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樣子。
生2:(讀)“他不喜歡筆試,卻喜歡在課堂上當眾提問同學……他便靜靜地佇立在教室一側,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欣賞美妙和樂曲。……”這裡,我看到劉老師是多麼愛學生啊。
師:說的真好,“靜靜地佇立,欣賞一首美妙的樂曲”,學生的朗朗書聲是老師最動聽的音樂。
生3:(讀)“他的課講的極好。祖國的歷史……”說明劉老師知識淵博,又非常愛國,我佩服這樣的老師。
生4:(讀)“他仰望白雲,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風是盤旋,彷彿他的心也一齊飛上藍天。……”這些文字寫的非常美,我好像看到了劉老師在痴痴地看風箏。
師:那你再讀一讀,看能不能讀出劉老師痴迷的樣子?
生4:(再讀,情感投入)……
(四)深讀探究,突破難點:
師:在我們的印象中,殘疾人一般是是怎麼樣的?
生1:在街頭乞討,伸著手,一幅可憐巴巴的樣子。
生2:不能自食其力,要別人幫助。
生3:沒什麼信心一樣,活得很不容易。
生4:髒兮兮的,讓人討厭。
師:文中的劉老師給我們什麼東西樣的印象?
生1:很陽光。
生2:堅強、樂觀、自信心。
生3:對生活充滿信心,不怨天尤人。
生4:你看“劉老師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劉老師是個充滿活力的人。
師:你最欣賞劉老師的哪一點?假如你是劉老師,你會說些什麼?假如你是他的學生,你又會說些什麼?你如果是個毫不相干的旁觀者呢?
(課外片斷練習)
(五)適時點拔,突出重點:
師:現在,你怎麼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生1:名義上是寫風箏,實際上是寫劉老師,他的理想就像天上的風箏自由飛翔。
生2:風箏代表著劉老師的一顆熱愛生活、執著追求的心。
生3:劉老師就像一個自由飛揚在藍天的風箏,高高的,快樂的在飛。
(學生說的非常精彩,讓人意想不到。)
師:你有沒有從中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為什麼作者不以“我尊敬的`劉老師”等為題目?
生1:要是以“我尊敬的劉老師”為題目,太普通了吧?不吸引人。
生2:我想,如果是寫人的文章,不一定那麼直,可以用有代表性的東西做做題目,就像“理想的風箏”。
生3:我們要選取典型事例,像劉老師放風箏一類的,來表現人物特點。
生4:還可以透過景物來襯托,比如《理想的風箏》中,寫春天的美麗景色,作者借春天生機勃勃的景物襯托劉老師樂觀向上的精神。(好,掌聲)
生5:有些小的描寫(師:就是細節描寫)我們也要注意,你看,劉老師板書時“身體急速地一轉”,寫完了,“又以柺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多好啊。
(六)拓展延伸,課外練筆
夾師:假如劉老師也看到學生蘇叔陽在三十年後寫的這篇文章,他會什麼感慨呢?假如你是劉老師,你會說些什麼?假如你是劉老師的學生呢?假如你誰也不是,就是一個旁觀者,你又有什麼話想說呢?
課外練筆,把你的得意之作列印,放入“五(3)作文·風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