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陳太丘與友期》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課文註解疏通《陳太丘與友期》文意。
2、學習古人守誠信、講禮貌的美德。
二、教學難點
分析、理解《陳太丘與友期》中人物的言行舉止,學習古人守誠信、講禮貌的美德。
三、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藉助課文註解疏通《陳太丘與友期》文意。
2、分析、理解《陳太丘與友期》中人物的言行舉止。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看圖說故事
(圖片展示,請學生看圖說故事)用古代聰明孩子的故事匯入,如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等故事。
2、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聰敏的古代少年—陳元方。那陳元方的聰明才智體現在哪呢?下面,就讓我們透過學習《;l;世說新語;g;兩則》中的《陳太丘與友期》來認識陳元方這個新朋友吧!(板課題)
(二)、朗讀課文—讀準、讀順
1、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一遍,看一看,劃一劃。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詞,劃出來查一查工具書或者向同學請教。(老師巡查,可指導)
2、齊讀,檢驗是否讀準了。
3、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4、再次齊讀,儘量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控制好朗讀節奏。
(三)、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1、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結合課文註解疏通文意。劃出不能解釋的字詞句,與同學討論,嘗試解決,教師巡迴指導。
2、提出仍未能解決的字詞句,由全班同學共同學習解決。教師指導明確。
3、檢驗學習效果(看螢幕,解釋以下文言字詞)
期( )行相委( )而去( )下車引( )之入門不顧( ) 尊君在不()
君( ) 家君( ) 尊君( ) 令堂( ) 令尊( ) 令嬡( )
4、明確已完成一個學習目標,鼓勵學生!
(四)、研讀課文—提問題,探主題
1、概括故事主要情節。
請學生概述這篇文章主要情節。
2、合作朗讀
分角色範讀,其他學生認真欣賞,同時思考問題。
提示問題:你怎樣看待(評價)這兩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結合文字內容來談一談。
3、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談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進入現場辯論:元方入門不顧,有禮還是無禮?
(多媒體板書)小結:
元方:明事理懂禮儀
4、明確主題
透過以上的討論和學習,你獲得了什麼啟示?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做人就要守誠信,講禮貌,否則就會失去朋友的。
5、明確已接近完成第二個目標,鼓勵學生!
(五)、學以致用
1、學以致用
假想活動:家裡來了客人,家長不在,你要怎樣接待客人?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2、朗讀或背誦
(六)、知識拓展(此環節依課堂情況靈活實施)
積累我國古代有關誠信的名言: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積累我國古代有關禮儀的名言: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丘明
(七)、課堂小結
本文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表現出小小的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優秀品質。同時從另一個方面,也告訴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方正,否則喪失朋友。希望同學們透過本課的學習,努力學做一個守誠信,講禮貌的人。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