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及評析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及評析

第一教時

教師板書課題:

十六年前的回憶

檢查預習(昨天孩子們已經讀過課文了):

讀詞語──書籍 抽屜 嚴峻 散步 勉強 披散 待了一會兒。

再讀課題,你們已經有了哪些瞭解?請聯絡課文下面的批註和課文的第一段,(點明瞭時間,作者是李星華。回憶的是李大釗。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被害了。)

教師:那麼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

1943年。

那麼女兒回憶了父親哪些事情,瀏覽課文,說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學生瀏覽時間40秒。)

學生交流:學生1講了堅持流下來的事情,教師概括這就是講了被捕前的事情。

板書:

被捕前

學生2:講被捕時的事情。

教師:你剛才說這番話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父親被捕時的情形。

板書:

被捕時

學生3:父親視死如歸,說明對黨的信任。

教師引導:這是被捕時還是被捕後的事情?誰來說說被捕後的情形。

學生4:對敵人的不卑不亢,對家人的平靜慈祥。

板書:

被捕後

教師: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時間順序講了一個個故事。這些事情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老師也不例外,所以課前也做了預習,找了資料,播放課件,教師介紹(當時的形式和李大釗受刑時間40多個小時,但是)我像你們這樣大的時候讀過,長大後也多次讀過,但是每一次總是深深地打動我。

教師:請你們默讀課文,李大釗的哪些言行深深地打動了你,做批註。

教師在巡視中發現了典型的批註方法(批註關鍵詞語、關鍵句子,還有寫了讀後感受),以這三位同學為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默讀批註。

教師點評:忠於黨忠於革命,寧死不屈大義凜然 堅貞不屈等等,你們寫的對的,但是李大釗也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也有血有肉,所以,他應該還有更豐富的感情,更真實的感情,請你們繼續批註,寫出真情實感,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不要把所有的話都寫下來。

四人小組暢所欲言,要求先告訴同學找到的是哪幾個段落,然後再說說感受,要言之有據。教師一直躬身其中,在巡視中指導。

集體交流:哪些所說所做打動了你。

學生1:第七自然段事態發展到了白熱化的地步為了黨組織瓦解

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說了兩個意思,那你是從哪裡看出事態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教師:你讀讀2~6段,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學生交流句子:軍閥張作霖燒檔案工友被捕(都說明局勢嚴重)只好燒說明不得已。父親含糊地回答我與前面說的耐心慈祥比較,從中看出事態的嚴重。早出晚歸表面上寫工作忙,那怎麼看出嚴峻?忙的內容不一樣了,他忙的是整理檔案燒檔案。

教師梳理學生的回答──

那麼剛才那位同學,你在體會局勢嚴重的同時,哪些詞語打動你的心呢?

(學生把堅決地常讀重了。)

教師:為什麼?

教師:表面上是說父親離開和留下的事情,其實離開意味著什麼?留下呢?而父親作這份選擇他容易嗎?

指名讀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讀這段──指名朗讀,教師:你在讀多麼重要為什麼這麼讀?教師:這時候父親的朋友、家人最想對他說什麼?而這時候父親是怎麼回答呢?再讀父親的語言。我哪能離開呢?的意思就是說?那乾脆說:我不能離開。你感受到什麼?

再次集體朗讀第七段。

第二教時

教師:那被捕時父親的哪些言行打動了大家呢?

交流:態度嚴峻與態度嚴肅比較。讀讀13自然段,講講當時的情境。

父親面對敵人時的不慌不忙──

在法庭上父親的哪些言行深深打動你?交流:

學生讀27自然段,感受到對孩子的愛。請大家也讀讀,你們是怎麼感受出來的?

學生:頭髮是亂蓬蓬。沒有戴眼鏡,說明受刑了,但是面對親人們的時候卻是平和,說明──

教師:敵人是怎樣折磨李大釗的?

(十指連心剝去指甲。)

指導朗讀19段,學生沒有讀好,教師示範讀。誰有信心讀好?集體讀19段。

學生交流讀22自然段,教師:你們看到了父親當時的表情嗎?

(安定 、沉著。)

集體讀22段,這是最後一次與親人見面,父親沒有對我們說一句話,我們多麼希望父親能說些什麼。聯絡課文19~20段,想象為什麼父親沒有說一句話?

學生1:不想連累我們,不讓我們捲入災難。一切都與他們沒有關係。

(學生聯絡了27段。)

教師:我還想請你們再讀讀27段。

父親還會怎麼想?

學生:想用自己的行為去安慰、感染他的親人。不要緊張,要沉著要穩定。

教師:李星華剛到法庭的時候是怎樣的?(又哭又喊)後來呢?

(父親的平和使我們變得機靈了 。)

教師:再讀讀22段第一句話和27段最後一句話,你發現什麼了?一直在對我們說話。讀懂了嗎?

(眼神。)

在這生死離別時候,父親想對妻子說些什麼?想對孩子說些什麼?

再次自由朗讀27段,讀得能打動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指名讀

教師:對家人明明有著深深的愛,而此時卻只能默默相對,明明眷戀生命,卻只能捨身相棄,李大釗何來這麼大的力量?讀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

教師:指著板書說,當──他──,就因為,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

播放最後的臨刑前的照片,配樂,教師介紹當時情況。

讀最後部分。

(父親被害後。)

教師:4月28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讀讀這兩處,你瞭解到了什麼?

學生:對父親的懷念。

再次集體讀課文的最後三個自然段,你感受到什麼?(傷心過度不捨痛恨敵人)正是因為這樣的刻骨銘心,所以牢牢記住了這一天──4月28日。

讀讀開頭和最後,發現什麼?

(首尾呼應。)

當我們讀到現在,是不是感覺這個日子對我們也已經刻骨銘心。有時候,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表達感情。

教師: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28日,使李大釗逝世80週年,這80年又有多少生命在輪迴,播放媒體,李大釗的塑像,把你此刻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評析】

人教版為什麼要把這樣的'老課文選入其中,賙濟部長說:課本課本一課之本。目的是從人性的角度去解讀文字,讓學生在咀嚼涵詠中感受人性光輝。教學這樣的課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動,然後才是如何讓學生感動。蔣老師做到了。蔣老師的課非常沉著從容,因為她被對教育的愛感動著,被李大釗的人性光輝感動著。她從親情、父親這個角度提醒學生去解讀李大釗,這個定位告訴孩子李大釗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很好地把握了人性的特點。

這是一堂原生態的課。學生批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兩次提醒學生,表面看來是打斷學生的思維,實際上卻表現了教學智慧,因為教師發現學生的批註都是口號式的大話,真正為學生導學導法,引路引法。既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又鼓勵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課文也像跳水一樣有難度係數,此文教學屬於難度係數比較高的。篇幅長、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教學時必須選準著力點,抓住單元的主題和主要訓練點,長文短教。蔣老師選擇的切入點是:哪些言行打動你?在具體交流時尋找相應的聯絡點,輻射點,上掛下聯、有取有舍,重錘敲打的是22和27段,弱處理被捕時段落,目的是把房間開啟,讓孩子們先進去,觸控自己的感受。

長文短教要把握作者情感的凝聚點、表達情感的載體點和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三點統一才是切入點,點與點之間是有聯絡的,現場要作出準確的調控,比如學生會了不要講,教師自己不懂的不要講,講了後學生也聽不懂的不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