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論文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論文

一、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情感感受和積極的人格

積極心理學提出,自我決定性、樂觀、主觀滿意程度等積極的人格都能夠藉助積極的感受而持續地累積獲得,在個體經受了社會生活中非常多的積極感受後,就會自動地提升積極感受的基準線指標,就會自覺地提出越來越高的需要,進而推動形成積極的人格。積極的情感感受能夠更加深入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推動大學生可以有效地藉助自身資源使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一方面,應當啟發學生樹立積極的認知態度,加深大學生的主觀幸福體會。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感教育屬於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也是提高大學生社會技能和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關鍵前提,也是激發大學生追求價值目標與增強生活信心的基礎保障。心理學的分析證實,決定個體情感情緒等感受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個體對時間的態度與認知,應當啟發學生透過積極的思想正視問題、困難,有效地化解情感情緒問題,提高積極感知幸福的意識。另一方面,啟發學生掌握積極地調控情感情緒的方式,像是放鬆的方法、轉移的方法、宣洩的方法等等,增強學生自身的調控能力。應當啟發大學生懂得積極地應對以往的得失,增強以往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感受,應對現實且收穫成就感與滿足感,提高對以後生活和學習的期望,敢於挑戰一切事物。積極心理學提出,所有的個體都具備潛力與優勢,只有培育與增強個體本來具備的積極能力,才可以消除個體的消極思想。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透過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生,懂得激發學生的潛能,且進行激勵與引導,如此才可以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體現積極向上的能力。應引導學生全面地評價自己,發現自我的積極潛能與品質,懂得自我控制與調節,確保大學生積極品質的泛化,進而可以在大學生生身上加以固定。積極心理學注重所有人的自我發展要求,且以此當作實施教育的基礎,在營造情境、提供基礎、創設機會的前提條件下,讓人塑造良好的品質、思想,最終推動人的健康發展。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激發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參與性、自主性,體現學生自我服務、管理、教育的功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有效地體現學生的積極品質。

二、懂得給大學生創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積極心理學提倡在社會環境中融入個體的積極品質以及感受且進行考察,明確積極的社會文化、國家制度、學校與家庭教育環境有利於個體積極品質的培養。這在某種意義上類似於馬克思主義提出的社會和個人互相影響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提出,環境跟人都具備能動與受動的方面,從本質上講,它們是相互創造的。換言之,環境創造了,同樣的,人也創造了環境。為此,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給學生創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具體而言,高校需要積極地建設學校文化,創設健康積極的學校環境。學校環境是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場所,並且大學生在發展與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品質以及情緒情感感受也跟學校的環境密切相關。高校需要藉助積極的學校環境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學校內部環境的創設,以使修德、好學、和諧的學校文化形成。可以組織班風大賽,以創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組織宿舍文化節,以創設和諧的宿舍文化;還可以組織多姿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以創設多樣性的社團文化。並且,高校還需要體現輿論宣傳的功能,懂得透過一系列的傳媒在學校宣揚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讓大學生在積極的學校文化中感受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有效地統一社會環境和自身學校環境的創設,進而給大學生開闢更加廣闊的戰場。高校能夠聯合家庭、企業、社群等,建設積極的實習環境,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積極感受,並且強化認知主流意識形態,像是藉助志願者活動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等。

三、結語

總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這種系統是開放性的,為了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適應,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思想,這是一種客觀的需要。作為一項全新教學思想的積極心理學有利於處理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情況,從而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