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的報告

關於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的彙總報告

我們學校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正確指導下,堅持“依法治校、以文化人,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略,始終遵循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科研中改革,在改革中提高的辦學理念,把“紮實、特色、發展”作為教科研工作的行動目標,將“以研促教,以研興校”作為學校教育發展的強大支柱,將“教育科研創特色,科研興校創品牌”作為辦學特色,先後啟動和實施了“家校共育工程”、“校際交流工程”、“教育科研工程”,大力推行“一人一課題,一校一品牌”的群眾性科研活動,加強教育科研創新,提升學校辦學品位。透過師資培訓、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師生評價體系的改革,形成了以課程整合為特色的校本教研製度,使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

一、領導重視,責任落實,加強教科研工作管理。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制定了《陳店小學科研興校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及《陳店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等相關的各種制度規章,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教學副校長負責主抓教科研工作,管理機構健全,專人負責職責落實,並能有組織、有計劃、科學規範的實施;形成了以校為本的教科研長效機制,教科研工作做到了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規範化。

二、多途徑、全方位培訓教師,加大校本培訓力度。

學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觀、質量觀、教學觀、人才觀、效益觀,制定了《陳店小學課程改革師資培訓方案》和各年度師資培訓工作計劃,建立了《陳店小學校本培訓制度》,完善了《青年教師培養制度》,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師資培訓工作。學校啟動了“青藍工程”實施計劃和“學校名師工程”計劃,努力做到“兩個工程四級培訓四個提高”。

1、崗前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與方法,分期分批選派教師參加省、地、市級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培訓以及國培計劃和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培訓,聽取有關專家專題講座,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理論水平。

2、校本培訓。以課題組和教研組、備課組為陣地,組織學科教師政治業務學習,觀看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專題講座,優秀教師優質課教學影片,研究新教材,探討新教法;利用每週的例會學習有關素質教育、新課程教育理論和實驗經驗文章,並在教學中實施其思想理論,實踐新的教法,運用新的學習方式組織教學形式,使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深入到廣大教師心中,並在教與學中得以實施。開展了師生誦讀經典讀書節活動,利用課餘時間到閱覽室自學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強化質量意識,明確育人目標,特別注重了課程整合理論的學習,增強了教師與時俱進的步伐,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崗位培訓。(1)立足課堂教學,抓好教師的崗位練兵活動。學校領導定期與不定期的深入課堂指導教學,隨堂聽課,瞭解教師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使素質教育的思想理念在教學中得到落實。(2)大力開展教研活動。堅持每週的教研組活動和學科組教師的集體備課活動,相互探討教法。搞好鎮內校際教學互動,全方位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3)每學期組織學科教師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不少於18節,落實骨幹教師學期初示範課制度,把課內比教學活動常態化,狠抓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提高。

4、教育資訊化培訓。學校抓住教育均衡發展的契機,為教師課堂教學創造較完備的現代化硬體條件。為了充分發揮學校現代資訊科技硬體優勢,對中青年教師定時限期培訓,使全校教師能充分利用班班通裝置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資訊,掌握計算機電子白板基本操作方法,熟練課件製作,研究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理論和方法。提高了教師的教育資訊化水平,培養了一大批學習型、研究型和科研型的教師隊伍,為開展教育科研增強了實力。

三、建立健全教科研機制,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1、嘗試構建了“全員參與,分步實施,共同發展”的“聯動”教研活動模式,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

(1)理論啟動:用例會、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校教師集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和有關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與經驗文章,及時瞭解教育發展動態,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啟動“學科整合”的新思路。

(2)活動規範:教研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有佈置、有檢查、有落實、有實效,形成了學校(教導處)——教研組(課題組)——備課組(學科組)三位一體的教研活動體系。

(3)資訊速遞: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組織教師釋出資訊,建立了“陳店小學中青年教師部落格群”和“陳小工作群”及《陳店小學課題組部落格》,開闢了教育科研交流新平臺。

(4)創優聯動:學校每學期都舉辦“四優”(優質課、優秀教學設計、優秀課件、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為教師提供教科研活動的表現空間,搭建教師成長的展示平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培養了大批學校名師和教學骨幹。

(5)榜樣帶動: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作用,推行“名師工程”。建立了“青藍工程”導師制度,做好骨幹教師的傳、幫、帶工作;透過每學期初的示範課引領和課堂觀摩與專題講座等活動,推廣骨幹教師教研教改經驗,擴大研究成果;組織開展拜師學藝活動,讓每位青年教師在拜師學藝中快速成長,要求他們“一年能上課,三年上好課,五年能出師,七年成骨幹”。

(6)群體互動:定期召開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會,不斷把教研工作推向深入。以點帶面,以強帶弱,用語數課題組的教研優勢帶動其他學科組,建立學科間的整合與聯絡,鼓勵每位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以課題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專題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1)立足課堂教學,以資訊科技教育為基礎,在各科教學中開展課程整合研究,積極探索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學科間的整合,教學內容的整合;將教科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科教學走進生活,讓生活融入課程;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自覺學習探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大教學觀。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關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用“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整合”和“網路環境下學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兩個省市重點課題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學校制定了《陳店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成立了課題研究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教科室、教導處、學科組、備課組為教研活動組織機構,開展課題研究與管理。建立健全了《陳店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實施辦法》,積極探索和實踐兩個立項課題及小課題研究。抓實抓緊課題的申報、立項和課題的過程性指導與研究,注重教研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落實教研成果的申報、評選、宣傳和推廣。每期都開展系列教科研專題會,如召開課題開題報告會、階段性研究成果彙報會、教研成果專題論壇會……把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將老師推上了自覺參與的教研之路。

(3)教學行動和科研活動相結合。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性問題研究、生成性問題研究、師資培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列入教師日常工作管理,透過科研育人,促進教師即研究者的轉變。每學期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研討會、教學經驗交流會、課題研討會,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階段性總結與反思,促進課堂教學的不斷孌革。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廣泛開展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探索和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也確保了陳店小學教育質量大旗永不倒下,並取得了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十一連冠”的可喜成績。

四、注重行動研究,抓實研究過程,促進課堂教學的根本變革。

1、規定每週一和週二文理科半天的教研活動時間,主要開展課題理論培訓、教材教法培訓,研讀新《課標》,收看經典課例,聽取專題講座,交流課改經驗等活動。

2、定期組織集體備課。發揮年級備課組的基礎和核心作用,每學期初制訂集體備課計劃,做到“四定”即定內容、定時間、定主備課人和定中心發言人。教務室專人負責,及時瞭解情況,指導協調和解決集體備課中遇到的困難。

3、定期進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總結,如教改經驗,教學隨筆、課後反思等,搞好教學教研成果展示活動。

4、學校行政領導組成課堂教學督導組,定期與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及時瞭解教學情況,進行交流和指導,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使新理念在教學中不斷得到落實。

5、按學校學期計劃安排每學期都進行的教學研討課、展示課、引路課,把教學研究做實、做細,把課內比教學常態化。

6、聘請專家進行教育教學專題講座,啟用我們的頭腦,啟發我們的思路,幫助我們接受新理論、學習新方法、吸收新經驗。

五、找差距,知不足,堅定信念爭創“科研興校”新局面。

對照上級要求找差距,我們的工作也還存在許多不足。

1、學校科研資料不注意積累,檔案管理還不夠科學規範。

2、教師理論知識儲備不足,研究工作缺乏深入思考,老師們的科研能力還亟待提高。

但我們堅信,學校將以“務本、求實、和諧、創新”為指導,牢固樹立“科研興校”意識,不斷開拓創新,更新辦學理念,提高辦學效益,為開創“科研興校”新局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