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認識相同加數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透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知道如何運用乘法解決問題,並感受相同數連加時,運用乘法的簡便性。
3、情感與態度: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的意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 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談話引入:大家去過遊樂園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遊樂園看一看,請看大螢幕。(多媒體展示教材p44主題圖)
看遊樂園多熱鬧呀,認真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你能根據看到的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嗎?
2、解決問題。
3、遊樂園裡快樂多,智慧也多,就讓我們一起跟“小精靈”去親自感受一下吧。(揭示課題,出示目標)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乘法。
師:你們看小朋友擺了什麼圖形?各擺多少個?每個圖形用了幾跟小棒?(出示例1主題圖)
同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學生彙報。
你們也會像他們一樣擺一組漂亮的圖案嗎?
注意:每個圖形用的小棒同樣多喲!
師:你們擺一組圖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說出相應的算式。
學生說加法算式,根據回答板書:
3+3+3+3+3+3=18(根)
10+10+10=30(根)
5+5+5+5=20(根)
師:觀察比較:這些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
生:幾個加數都相同。
2、形成表象。
指名學生說加數相同的算式。比一比,看誰說的好
觀察各等式,找出共同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3、抽象概括乘法。
師:像這樣2+2+2+2……+2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表示。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如6個3相加,可以在相同加數3和相同加數個數6中間寫上乘號3×6,“×”叫乘號,讀作“乘”。(齊讀兩遍)
師:乘號像什麼?
生:像錯號,
生:像拼音“×”
生:“+”變斜就是乘號(師及時肯定)
師:數學家也這樣寫,乘法是加法改寫的,所以“+”一歪就變乘號。4、教學乘法的讀寫。
師:像3+3+3+3+3+3=18用乘法表示3×6=18讀作3乘6等於18或6×3=18讀作6乘3等於18。
黑板上另外兩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相信你一定會。
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寫後讀兩遍。
三、拓展延伸
(一)、給小動物找朋友(讀算式、說意義。)
4+4+4 4個8相加
8+8+8+8 3個4相加
(二)1、☆☆ ☆☆ ☆☆ ☆☆ ☆☆
( )個(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讀作:
( )×( )=( )讀作:
求( )個( )相加,用( )法比較簡便。
2、7×5 讀作( ),表示( ),還表示( )。
3、3個4是12,寫成加法算式是( ),再加一個4是( ),
寫成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或( )
(三)、我是小小觀察員
回家後,觀察一下家中的物品,看哪些用乘法解決,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對爸爸媽媽好好說一說。